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悼词(dǎo) 逝世(shì) 空白(kōnɡ) 永垂不朽(xiǔ)
B. 估量(liànɡ) 抹杀(mǒ) 嫉恨(jì) 豁然开朗(huò)
C. 诅咒(zhòu) 给予(jǐ) 肤浅(fū) 纷繁芜杂(wǔ)
D. 诽谤(fěi) 污蔑(miè) 索然(suǒ) 卓有成效(zhuō)
2、与七言古诗相比,七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下面是一位古诗词爱好者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所作的一首七律,请将所给四句诗填写在横线上,使之成为一首完整的七律诗。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每逢佳节更情衷,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政出和谐方大同。
香茗品来夸未尽,家山习习又清风。
①快意常如秋月满 ②心多自信得宽广 ③寒霜不减一旗红 ④小字云笺记岁丰
A.①③④②
B.④②①③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一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宇宙辩证存在的典型表现是不同存在之间的对立统一。这里__________,而是在差别之中的协调运动,是一种存在的存在状况,即此存在与非此存在的相互作用。
①统一不是同一
②而是差别
③不是存在的趋同化
④对立不是对抗
⑤正因为这种差别才使不同的存在表现出自己的属性、特色
A.④③①②⑤ B.④②⑤①③ C.①②⑤④③ D.①④③②⑤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柏拉图的著作几乎都是用对话写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讨论双方集中于一个或几个问题,一问一答,互相辩驳,揭露矛盾,最后得出结论
②他把对话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运用于学术讨论之中,这是一种创举
③但是阅读柏拉图的对话并非易事
④他善于运用幽默和反讽的笔调,随时使用比喻和神话
⑤不管见解是否有理,结论是否正确,其矛盾却暴露得清楚深刻
⑥因此,阅读柏拉图的对话,必须仔细琢磨
A. ②①⑤④③⑥ B. ④⑤③②①⑥ C. ②①⑤③④⑥ D. ④⑤①⑥③②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工信部正式颁发5G商用牌照,人们使用5G手机指日可待。
B.这个问题我久思不得其解,在老师的点拨下,我豁然开朗。
C.年轻人想有大作为,需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锱铢必较。
D.端午文化影响深远,包粽子、赛龙舟等习俗早已家喻户晓。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湿漉漉的孤独
陈应松
①大九湖的山各有雄姿。从水中看,似乎是从云上蹿出的鹿,正在草场上欢跃。而在湖的对岸,一些牛在深沉的雾气中哞叫,吃草,纯银样的波光围绕着它们。挂甲峰的影子是无比美丽的,这是我唯一能辨识的山峰,其他不知名的山峰有着不知名的美。雾气不仅在水面上,也在山间蒸腾,这让山冈浸润在了水之上,浮着一般,摇晃着,沉入我们的冥想。山与水生成的雾气往往是蓝色的,你会很爱这种蓝,是一种混合的蓝,混合了天空、山冈、树木、湖水、水草和水汽的蓝。它太浓酽,村庄、田垄会洇成这种蓝色,象是一下子跌入染红,小路、沼泽、奔走的牛群,全都掉入这种比梦游更不可思议的蓝色。这里是神话中蓝衣人的出没之地。天空从远处的村子上撕开了一条缝,就像破晓。永远,这片地方,都在薄雾中破晓。它是永远的早晨。
②大九湖的晨雾大约是最美的,轻柔得像紫玉,云影和山影一旦明亮就会蹒跚坠入湖中,仿佛宿酒未醒。或者,干脆它们就是一整夜在水里浸泡着。一两株树很好奇,它们走近湖边,窥探这些山影的命运。结果它们探出头看时,发现了自己曾有多么自恋。这个早晨多美啊!
③当太阳从山顶出来时,那些雾,就像一层乳液,给草场和牛羊们抹上一层柔软的奶白。雾是大九湖的魂,是这块湖水的精魂,是它点化这湖泊之美的神奇手印,是它袖筒里扬起的魔术的烟雾。雾使山冈、湖沼和树林的层次,在那薄薄的雾缕中被分割,被突出。水把山拉成一片一片的,就像那些会使各种皴法①的中国画画师。有一些岸渚,恰到好处地伸进浅沼,把一簇簇棠棣、椴木、红桦、虎皮楠推到那儿,而这时,树和紧挨着它们的村庄无一例外地发白,像是被寒冷所照亮。那种光芒,带着纯粹的沉静,藏在山脚下,和雾一起浮起,一起盘旋上升,撑开雾,像是一场冬雪的传说。水与山的蓝色在这里总是饱满的,一致的,像是一个基因,一种遗传。
④那些倒影,还是那些倒影,我不能绕过它们,我不能不与它们共恍惚,同沉浮。除了雾,大九湖的倒影是很值得留恋的。如果你恍惚,它会让你从沉沦中拔起;如果你凝神,它们会展翅飞腾,像诡谲的精灵。但是我们不可能没有这样一个易逝的和揉碎的世界,让水来处理这比现实更迷人的空间,深入到水的深处,稀释我们心中的沉重的阴影。山的纹理,树的繁复,层次和节奏恰到好处,色块明朗,光线阴阳的切割顺着山的走向。这一切,水把它们接纳以后,成为另一个山与树的世界,在水的世界中,它们深情纠缠,融为一体,轻与重,妖与朴,真与幻,共同参与创作了一幅旷世的云水图景,也让山和树有了低头一笑,临风惊鸿的妩媚。
⑤最喜欢它的夜色,仿佛等待一个人终于尘埃落定。在天光的覆盖下,树和山的影子呈放射状,那些裂开的纹路千丝万缕,全顺着湖面游荡散发,像无数条游蛇钻进夜的睡巢,像天空中树状的闪电凝固在某个瞬间。
⑥大九湖的星空因为水而气象浩荡,水天一体,遥相呼应。四围的群山似乎为星空腾出了一个位置,就在大九湖的头顶。这片天空的星星,正被群峰挺举着,拱卫着,敬奉着。无数双宽厚的手掌,伸向天穹。那些星光,宛如从群山的峡谷间射出的神秘光束,在天空中漫舞。我曾在一个夜晚遥望过大九湖的星空,眼里不由自主地潮湿。我们遭受过什么样的狙击、混乱和惊吓,挣脱出来,赶在一个万籁俱静的时刻与它们相遇?我们的内心有多么惶恐和不安,而星星压下了我们的心悸。与你离得如此之近的水晶天穹,天上星光如絮,水中银河倒悬。我坐在湖边,沉默如亲人的星空就像母亲在村庄擎起的灯,守望着我,引领着我,安慰着我。它们近在咫尺,有着巨大的瀑布般倾泻的温情。在这样壮阔飞腾的夜空,生命有一种青葱生长的力量,有穿行天地,阅尽风霜的惆怅与悲壮。在最黑暗孤独的寂静的地方,会有那么多闪烁的东西。哦,黑暗如此富有,如此奢华,这是你亲眼所见吗?夜空的鲜蓝色,是论语在擦拭它,搁在我们头顶亿万年了,依然没有一点陈旧感,这是何等高贵优秀的品质?
⑦月亮突然间升起来了,碾盘似的,光滑,厚重,立体,大九湖遽然间变成了一块大浮冰,像是从大水深处冲上来的。尔后,它荡漾起来,细细的波纹,有头古朴的激情和敦厚的举止。那些荡过来的波浪,从四面八方赶来,从山谷里游来,神秘的水,像是大山聚集起舞的精灵,是野兽、草木、石头和雾岚的魅影。星星在向上腾起,水花在迸射,就像一万个女妖在夜晚的山谷里蹈浪沐浴。这也是山与水悄然融合的时刻,星与浪缱绻的地方,每天夜晚,它们的故事都在这片湖泽上演着。
⑧不知怎么,我会忽然想到它的秋天。我在雾霾的城市写着大九湖时,我对它的秋天有一种高朗的信任和寄托。如果我不歌颂秋天,我的内心就会开始寒冷,笔会凝滞抽筋。我写过《神农架之秋》,我的热烈的文字足以抵挡一个又一个寒冬的欺凌。到了秋天,水是一如既往地清澈澄净,像一位道行极深的高人谨慎地碧蓝着。群山之间,红叶泛滥,红色的火泼泻到湖面上,久不能熄。湖上的红叶不知是论语抛洒的,竟覆盖了所有的水,遮蔽了天空,让天空在缝隙中穿梭,支离破碎。辽阔的草甸上,喧闹的夏日已经结束,细长柔软的芦苇,像深山中修炼过的女妖,白着它们的头颅,撑着纤弱的躯干张望着,也绝望着。
⑨“湿漉漉的孤独”,这是法国诗人克洛代尔使用一个词。因为大九湖柔和的抚摸,那些钻出水面的浅绿色的蒲芯和芦芽,和从山坡上滑下来的春风,那样清澈潮润,沁入灵肉。一个远行人和独行者,我一直追寻并热爱着这“湿漉漉的孤独”,我此时想起在早晨的薄雾中,湖边那个熠熠闪光的几户人家的村子,它的上空飘浮着漫长的烟霭。哦,山与湖的乐趣让人生情,这是上苍的慈悲。我渴望着有一天能够在这里傍水而居,在傍晚与那些消失的野鹿之魂相遇。躺在满天星空下,手中握着一颗捡拾的陈年橡果。
(有删改)
注:[1]皴法:中国画技法名。是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脉络纹理的画法。
【1】第②段中,加点词“蹒跚”“自恋”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3】分析第⑧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结合全文,探究“湿漉漉的孤独”中“孤独”的深刻意蕴。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出诗人“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后谏往追来的感悟。
(2)《石钟山记》中苏轼夜探石钟山,质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体现出了可贵的怀疑和实证的精神。
(3)诗词中诗人自问自答,有助于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引发读者思考。如“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补出下面空缺处。
(1)李白《蜀道难》一诗想象奇特,其中“①_____,②_____”两句写出了连峰之高、绝壁之险,衬托出蜀道之艰难。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③_____,④_____”两句采用虚实结合手法,表达了词人渴望保家卫国的心理。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⑤_____,⑥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与神仙相交、与明月永存的理想。
9、⑴___________,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⑵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____________。(李清照《一剪梅》)
⑶是处红衰翠减,____________。(柳永《八声甘州》)
⑷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⑸_____________,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⑹_____________,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⑺人事有代谢,___________。(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⑻__________,则无不治。是以圣人终不为大。(老子《道德经》)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仰之弥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焉在后。(《论语》)
(2)长桥卧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3)关山难越,________________;萍水相逢,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4)故余与同社诸君子,________________,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5)三五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成分。
(1)《逍遥游》中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设问句式和借景抒情手法,自叙谪居卧病的境况,流露出迁谪之意。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借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报国情怀,“__________”则又直接抒发了作者和戍边士兵们想家却又难回的矛盾心理。
12、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凉思
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①兼春②远,南陵③寓使④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注】①北斗:北斗星,这里指皇帝驻居的京城长安。②兼春:兼年,两年。③南陵:今安徽省南陵县,唐时属宣州。④寓使:托去传信的使者。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凉思》诗写了诗人初秋夜晚的一段愁思,前两句主要写“凉”,后六句主要写“思”。
B.《凉思》诗中后四句,描写了诗人进退两难的境地和对友人的猜疑,情思悲愁抑郁。
C.《锦瑟》诗中诗人以“无端”描述锦瑟的五十弦,流露出自己虚度时光的愧悔之情。
D.《锦瑟》全诗情感复杂而难以言说,诗中庄周梦蝶的典故具有缥缈、迷离、恍惚的特点。
【2】请比较赏析两首诗表现手法的异同。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材料二: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丁父忧,未终丧,复以吏部尚书召,力辞不起。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五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张养浩传》)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上依次写出句读处的字母。
其A为B气C也D至E大F至G刚H以I直J养K而L无M害N则O塞P于Q天R地S之T间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敢,与《灿之武退秦师》中“敢以烦执事”的“敢”一样,都是古汉语中的谦词。
B.方,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方六七十”的“方”意思不相同。
C.朔望,指朔日和望日,分别指旧历每月初一和十五,有时也指每逄朔望朝谒之礼。
D.疏,古籍注释体例之一,类似体例还有传、注、笺、正义、诠、义疏、义训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年纪还小的时候,从早上到晚上不停地读书,父母曾经担心他过于用功而制止他。
B.英宗想在宫内的整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
C.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还保证了粟米的供给。
D.张养浩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问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丁父忧,未终丧,复以吏部尚书召,力辞不起。
(2)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
【5】古人“名”与“字”多可互训,吴师道在《归田类稿序》中说:“故滨国文忠张公,名养浩,字希孟,庶儿学孟子者?”请结合材料概括吴师道这样说的原因。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舒适圈一词,形容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圈子里,在圈内有自己熟悉的环境,与认识的人相处,所有的一切都是可掌控的,生活在这个圈中,人就感到轻松自在。
如果你的舒适圈小,你只有小自在。如果你的舒适圈大一点,你就有大一点的自在。
舒适圈并不会永远舒适。走出舒适圈意味着打破习惯,扩大行为范围和适应范围,在更大的范围内感到自在。离开舒适圈,习惯了不舒适就会重新舒适,舒适圈也就更大。
你对这段话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