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荆门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在雅安市雨城区南郊乡的深山密林中,隐藏着一座千年古寺。这座古寺修建于南北朝宋元嘉年间,距今约1500年,它原名“佛会寺”,明朝时,经过改建,更名为“石梯庵”。历经1000多年的风风雨雨, __________,使得寺庙充满了古朴神秘的气息。

    A. 古寺浑身氤满岁月沧桑、周围古木参天,再加上墙院青苔丛生、环境幽暗

    B. 古寺浑身氤满岁月沧桑、墙院青苔丛生,再加上环境幽暗、周围古木参天

    C. 古寺墙院青苔丛生、环境幽暗,再加上周围古木参天、浑身氤满岁月沧桑

    D. 古寺墙院青苔丛生、浑身氤满岁月沧桑,再加上周围古木参天、环境幽暗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背:背弃

    B.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婴:被……缠着

    C. 先妣抚之甚厚 抚:对待

    D. 一日,大母过余曰 过:经过

  • 3、下列对“中国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理解不恰当的的一项是

    A.标志由“energy(能源)”的第一个字母“e”构成圆形图案,缺口的外圆可看作“CHINA”的第一字母“C”。

    B.标志中,“节”的上半部简化成一段古长城的形状,与下半部构成一个烽火台的图案一起,象征着中国。

    C.标志中间包含了一个变形的汉字“节”,寓意为节约——节能、节水等,呼吁全社会增强节约能源的意识。

    D.标志中“节”的下半部是“能”的汉语拼音第一字母“n”。整个图案中包含了中英文,以利于国际接轨。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连通西安和成都的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以来,旅客发送量节节攀升,开通首月共发道旅客达93万人次,致使靠高铁车票洛阳纸贵

    ②无论正史还是野史,甚至武侠小说,他都浏览涉猎,有的还进行精读。博学多闻让他的课堂自然而然地生动起来,说起历史故事如数家珍

    ③学者宋恪震的《唐宋词名篇精赏》是近年新成果的结晶,与他的《唐诗名篇精赏》适巧成为配套,可谓珠联壁合的姊妹篇。

    ④他的笔下有历史,有中国哲学的智慧,他谈论的是历史上的人与事,但常常枝蔓开去,或联想,或抒情,或状物,天马行空

    ⑤邵飘萍先生不畏国民党言论钳制,在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发表了许多揭露黑幕、针砭时弊的新闻和社评,显示出国人的勇气和操守。

    ⑥这部抗战题材的电影表达了对抗日英雄的敬仰,充满了正能量,以喜剧的形式带领观众回忆抗战年代的蹉跎岁月,提醒观众不忘历史。

    A. ①③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 5、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首词,词的词牌名是:(     

    A.《满江红》

    B.《浣溪沙》

    C.《蝶恋花》

    D.《临江仙》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表现出来的感觉不同于科学家的感觉。科学家的感觉是冷静、客观的,追求的是普遍的共同性,艺术家则恰恰相反。艺术感觉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是经过艺术家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的“歪曲”,这种表面上看来是表层的感觉成了深层情感乃至情结的一种可靠索引。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好在什么地方?它并没有明确的感知变异,它的变异在它的情感逻辑之中。在白居易看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是绝对的,在诗的浪漫逻辑中,爱情是无条件的,甚至可以超越主体的生死界限。这种逻辑的特点是绝对化的,是一种情感逻辑。它不合客观的理性,却恰恰充分符合人的情感激动的特点,清代诗话家吴乔把这叫做“无理而妙”

    ③情感逻辑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不像理性逻辑那样统一,它可以自相矛盾。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神化诸葛亮不满,而对关云长的形象特别称赞,这是因为,关云长在理智上不是那么强大,时常感情用事。他的理智时时与感情矛盾,而且经常被感情所败。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经特别引用关公在华容道释放曹操那一段。

    ④本来,从理性逻辑来说,放走了曹操(刘备的主要政治、军事敌手),是不忠于刘备事业的表现,其后果是危及事业和自身的生命。因为在这以前,他在诸葛亮面前签下了“军令状”,完不成任务是要掉脑袋的;而俘虏了曹操则是忠于刘备事业的表现,肯定能得到升迁和厚赏。然而按关公的情感逻辑,曹操当年俘虏了他,不但不杀他,反而抬举他,还请傀儡皇帝汉献帝封他为“寿亭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确于他有厚恩。关公此人十分重视“有恩必报”的原则。曹操很懂得关公的这种感情用事的性格,就提起往事,要关公放自己过关以报当年的厚恩。关公按自己的情感逻辑思忖,感到自己的确还欠着曹操的一份恩情,只好今天放过曹操的残兵败将求得恩义的平衡了。

    ⑤关公的这种行为,并不是没有逻辑,只是不是军事斗争中你死我活的理性逻辑,而是他独特的情感逻辑。这种逻辑明明是违反理性逻辑的,仍然要贯彻到底,哪怕个人、事业受到严重的危害,也要“恩怨分明”以求得“信义素著”之名。如果罗贯中的笔下,关公的“义”的逻辑遇到理性逻辑就不中用了,那么关公的性格就显得软弱而苍白了。关公的形象之所以动人,就在于这种奇怪的不合理性的情感逻辑一贯到底。

    ⑥情感逻辑达到这样的一贯性和彻底性,人物性格就达到了一定的饱和度

    ⑦然而让人物进入一种自己也无可奈何的情感逻辑,是使人物获得自己的生命的关键。有时,这种逻辑并非像关公不顾一切放走曹操那样直接,而是相当曲折的。

    ⑧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最危险的事情就是以理性逻辑去代替情感逻辑。而对于我们来说,由于理性逻辑在日常实用和科学研究中,占着天然的优势,因而一个人的社会经验越丰富,文化教育的水平越高,理性逻辑的优势就越强,以理性逻辑代替人物的情感逻辑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也就意味着概念化的危险越大。倒是在小孩子、文化水平不高的原始民族那里,情感逻辑往往具有相对的优势。

    ⑨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接受理性教育时,要特别留意保持情感的活跃,不让它被优势强大的理性逻辑所吞没。同时,除了自我保护、自我体验以外,还要认真关注不同人物情感的特殊性,这不仅是作家的职业训练,而且是青少年的基本修养,文学作品的阅读正是提高这种修养的最有效途径。

    1第⑥段加点词“饱和度”在文章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一下第②段中白居易诗句所体现的“无理之妙”。

    3请结合第⑤段,分析作者是如何得出“关公形象动人”这一结论的。

    4请梳理一下本文的行文思路。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按要求填空。

    (1)明道德之广崇,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杜甫的律诗《____》中“___________”两句称颂了诸葛亮的才干和德行。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定风波》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借此表现不惧风雨,悠然前行的情态。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盘庚的行事准则及原因,也是王安石刚决精神的体现。

    (2)《论语·泰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士”应当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肩负使命,路途遥远。

    (3)澄江,即清澈的江水,古诗词中常用来形容景象廓大、气象恢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

    (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4)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_____。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5)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赤壁赋》结尾处主客的精神达到了本质的飞跃:“____________________”——忘记了空间,“____________________”——忘记了时间,主客进入了“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豁达超然之境。

    (2)《荀子·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些至理名言表现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情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早春南征①寄洛中诸友

    (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②。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③。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注释)①离开洛阳去远方  ②赊,遥远。  ③槎(chá),木筏。

    1这首诗共有几联对仗,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联

    B.两联

    C.三联

    D.四联

    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

    A.含蓄委婉

    B.沉郁顿挫

    C.高亢豪放

    D.平淡质朴

    3结合全诗从内容和形式角度赏析“春入河边草 ,花开水上槎”两句。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及长,气质淳厚。汉乾祐中,为成德军牙将。节帅武行德见其端怒,指谓左右曰:“此远大器,非常流也。”开宝七年,将伐江南,十月,诏以彬为升州西南路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分兵由荆南顺流而东。十二月,大破其军于白鹭洲。八年二月,师进次秦淮,江南水陆十余万陈于城下,大败之,金陵受围,频经败衄,李煜危甚。彬性仁敬和厚,长围中,每缓师,冀煜归服。十一月,彬又使人谕之曰:“事势如此,所惜者一城生聚,若能归命,策之上也。”城陷,煜与其臣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煜之君臣,卒赖保全。自出师至凯旋,士众畏服,无轻肆者。及入见,刺称“奉敕江南干事回”,其不伐如此。太宗即位,加同平章事。议征太原,召彬问曰:“周世宗及太祖皆亲征,何以不能克?”彬曰世宗时史彦超败于石岭关人情惊扰故班师太祖顿兵甘草地会岁暑雨军士多疾因是中止 太宗曰:“今吾欲北征,卿以为何如?”彬曰:“以国家兵甲精锐,剪太原之孤垒,如摧枯拉朽尔,何为而不可?”太宗意速决。雍熙三年,诏彬与潘美等北伐,分路进讨。三月,败契丹于固安,破涿州,戎人来援,大破之于城南。四月,又与米信破契丹于新城,斩首二百级。五月,战于岐沟关,诸军败绩,退屯易州。上闻,追诸将归。威平二年,被疾。上趣驾临问,手为和药,仍赐白金万两。问以后事,对曰:“臣无事可言。”六月薨,年六十九。上临哭之恸。八月,诏彬与赵普配飧太祖庙庭。

    (节选自《宋史•曹彬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彬曰/世宗时/史彦超败于石岭关/人情惊扰/故班师/太祖顿兵甘草地/会岁暑雨/军士多疾/因是中止/

    B.彬曰/世宗时/史彦超败于石岭关/人情惊扰/故班师/太祖顿兵/甘草地会岁暑雨/军士多疾/因是中止/

    C.彬日/世宗时/史彦超败/于石岭关人情惊扰/故班师/太祖顿兵/甘草地会岁暑雨/军士多疾/因是中止/

    D.彬曰/世宗时/史彦超败/于石岭关人情惊扰/故班师/太祖顿兵甘草地/会岁暑雨/军士多疾/因是中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煜,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史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B.同平章事,宋初,宰相官衔沿用唐制,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为同平章事。

    C.阙,原指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左右各--的高台,台上起楼观。文中代指皇宫。

    D.配飨,亦作“配享”,意思是古代贤人或有功于国家的人,附祀于朝,同受祭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彬自幼不凡,颇受时人瞩目。曹彬周岁抓周时只抓干戈和大印,时人感到奇异;长大后,他气质淳厚,节帅武行德认为他不同寻常。

    B.曹彬仁敬和厚,善待南唐俘虏。曹彬率军攻打南唐时常常缓攻,希望李煜能顾惜一城百姓而归降;李煜兵败请罪,曹彬待之以礼。

    C.曹彬善于分析,能够审时度势。在征讨太原问题上,曹彬分析前两次北征失败的原因,正确认识当下形势,坚定了太宗攻打太原的决心。

    D.曹彬战功卓著,屡次击败契丹。皇上诏令曹彬和潘美分兵北伐,先后在固安、涿州、新城、岐沟关等地击败契丹,然后班师回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出师至凯旋,士众畏服,无轻肆者。及人见,刺称“奉救江南干事回”,其不伐如此。

    (2)上趣驾临问,手为和药,仍赐白金万两。问以后事,对日:“臣无事可言。”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祝勇从静默的文物中,品味着器物之美,精神之美,文明之美,感受到许许多多曾与人们生命紧密相连的内蕴。

    美,是多种多样的。美景,美食,美事,美人,美文……但无论哪一种美,都必定与生活相关,与情感相连。

    美,不是孤悬于生活、生命之外的事物。

    回顾你的生活,请以“与美相遇”为题,写一篇文章,说一说经历,谈一谈感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