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观念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元素观: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分类观:烧碱和纯碱都属于碱类物质
C.能量观: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能量变化
D.微粒观: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B.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炭黑常温下性质稳定,可用作书写用的墨汁
D.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电光源
3、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空气成分模型
B.灭火原理模型
C.物质组成及构成模型
D.溶液的性质模型
4、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
B.Zn
C.N2
D.CO
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D.稀有气体含量少,没有利用价值
6、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溶液的是
A.干冰、稀盐酸
B.澄清石灰水、二氧化锰
C.蒸馏水、冰水共存物
D.C60、过氧化氢溶液
7、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点火烧水
B.撬开茶饼
C.过滤茶汤
D.闻香品茶
8、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
B.比较纯金属和合金的硬度
C.稀释氯化钠溶液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9、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证明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氢气 |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
B | 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 分别加入等量的硫酸铜溶液 |
C |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 点燃气体 |
D | 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 分别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
A.A
B.B
C.C
D.D
10、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加油站、面粉厂要严禁烟火,油罐着火时可用水喷淋降温
C.用湿抹布盖灭在桌面燃烧的酒精,是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D.夜间发现厨房煤气泄漏,应立刻开窗通风
1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C60 ②CO2 ③Fe2+ ④Fe ⑤ ⑥
A.①表示60个碳原子
B.②和④均可表示某种物质
C.③和⑥均表示阳离子
D.⑤和⑥表示的元素在同一周期
12、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并放出热量
13、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食物腐烂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厨房内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检查
D.经自来水厂处理后的生活用水是纯净物
14、田径比赛时,发令枪响时会产生白烟,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P2O3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物KC1O3和P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6
D.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变为-1价
15、把盛满气体X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现象,对气体X的分析正确的是
A.气体X难溶于水
B.气体X微粒间隙变小
C.气体X一定是
D.气体X不宜用排水法收集
16、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根据下列事实,运用化学知识推理不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推理 |
A |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水 |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B | 动植物体的腐烂 | 发生了缓慢氧化 |
C | 100g水受热变成100g水蒸气 | 分子体积变大 |
D | 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 | 原子之间有间隔 |
A.A
B.B
C.C
D.D
17、富氢水指溶有极少量氢分子的水。下列有关富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纯净物
B.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C.所含氢分子静止不动
D.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18、利用如图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当温度升高至60℃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高至260℃过程中,又仅③开始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③可作对比实验,可以说明红磷着火点更高
B.②③可作对比实验,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C.由实验可知可以用沙子为③灭火
D.继续升高温度无烟煤也不可能燃烧
19、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下列古诗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0、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障实验安全和成功的前提。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塞橡胶塞
C.过滤液体
D.称量固体
21、下列物质,氧气(O2),水(H2O)二氧化碳(CO2).硫酸(H2SO4)中都含有( )
A.氧元素
B.氧分子
C.氧离子
D.氧气
2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5g高锰酸钾固体时,先放药品,后放砝码
B.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排水法收集气体前,先把导管伸入集气瓶,再点燃酒精灯
D.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先撒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2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活污水可以直接排放到大海里,工业污水必须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汽车尾气的排放也是污染空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C.我们把河水进行过滤、吸附、消毒、煮沸就变成纯净物了
D.低碳生活是当今一个时髦的话题,低碳就是少用煤炭或不用煤炭
24、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A.H2S
B.P2O5
C.KNO3
D.H2O
25、2022年12月1日《重庆市城市供水节水条例》正式实施。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
A.选用节水龙头
B.用淘米水浇花
C.洗手打香皂时不关水龙头
D.及时维修漏水管道
26、“水循环”、“氧循环”、“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维持生命活动
B.太阳为水分子提供了能量,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和相互间间隔没有发生改变
C.为节约资源,大力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D.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倡“绿色出行”,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主
27、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铂______。
(2)磁铁矿的主要成分______。
(3)硝酸根______。
(4)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单质______。
28、用以下物质完成下列各空:
①活性炭 ②石墨 ③稀有气体 ④氧气 ⑤氮气
(1)可用来冰箱除异味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2)食品包装中常充的是_____;
(3)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电光源的是_____。
29、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t1℃时,将30克A物质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t2℃时,把A、B、C三种固体物质各40g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溶剂质量最多的是________。
30、KNO3与NH4Cl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请回答:
(1)t1℃时,将25gKNO3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
(2)含有少量氯化铵的硝酸钾样品,要除去氯化铵固体,具体操作是______(填字母)。
A.溶解、蒸发结晶、过滤、冷水洗涤、干燥
B.溶解、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冷水洗涤、干燥
C.溶解、升高温度、过滤、热水洗涤、干燥
(3)t2℃时,将KNO3和NH4Cl的饱和溶液降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析出晶体的质量分别为a,b)______(填字母)
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
(4)一木块漂浮于t1℃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如图a所示,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发生如图b所示的变化,则当时温度变化是______(填“升温”或“降温”),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31、2005年3月,国家质检局查出一些辣椒酱、番茄酱等食品中含有工业染色剂“苏丹红一号”,人食用后可能致癌。“苏丹红一号”的化学式为C16H12N2O。从“苏丹红一号”的化学式C16H12N2O中,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即该化学式的涵义),要求至少写出三条。
(1)_____;
(2)_____;
(3)_____。
32、从N、C、H、Fe、S、O、Ba七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属于人体中含有的微量元素是_________。
(2)带正电荷的原子团____________。
(3)标出氨水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4)有黑色物质生成的置换反应__________。
33、请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反应,并回答有关问题(例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H2+O2H2O).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实验前要预先在集气瓶中放_____.
(2)加热高锰酸钾固体: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反应.
(3)长久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会形成一层白膜是:____,可用_____除去白膜.
34、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 2个钾原子________
(2) 3个铝离子__________
(3) 氦气____________
(4) 氧化镁__________
(5) 碳酸钠______
(6) 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
(7)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
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______g,水______g;
(2)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填序号);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用量筒量取水时,视线若俯视凹液面最低处,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溶解:
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
(4)把配置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瓶盖并贴上标签,放入试剂柜中。
36、新能源汽车可使中国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转变。氢氧化镍是某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的一种材料。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氢氧化镍中镍元素显+2价,它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硫与氧属于同一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三周期,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
37、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_,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______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 。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至少答两点):
①______;
②______。
(5)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______;______。
38、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 。
(2)以上装置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______(填字母)。反应方程式_________,实验室若用C装置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请你写出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组合还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制取该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检验是否收满的方法是:_________。
(5)装置B、C都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__________。
(6)有一名同学欲用G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_________通入。
39、“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1)煤燃烧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SO2),它遇雨水后能够形成酸雨,酸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请你举出酸雨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两个实例:①_____;②_____。
(2)写出汽车尾气中的两种主要污染物_____、_____。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请你提一点建议:_____。_____
(3)世博会的举办,让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
A 节约使用天然气 B 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C 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D 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少开车
40、宏观辨析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研究氢气燃烧实验时,发现纯净的氢气点燃能安静的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很快出现水雾;不纯的氢气点燃会发生爆炸。
(1)纯净的氢气和不纯的氢气燃烧发生相同的化学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不纯的氢气比纯净的氢气燃烧更急剧的原因是什么_____?为保证实验安全,在点燃氢气前必须做的实验是什么_____?
(3)从微观角度分析,纯净的氢气燃烧,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很快出现水雾的原因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