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总理毕生的目标。这句话启示我们青少年应当( )
A.勤于学习,实现个人理想
B.勇担使命,实现民族复兴
C.敢于创新,弘扬时代精神
D.直面困难,敢于艰苦创业
2、刘某因制售盗版北京冬奥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玩偶,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处罚金2万元。这起侵犯知识产权的刑事案件警示我们( )
A.保护知识产权,与青少年无关
B.知识产权,不容非法侵犯
C.刘某制售盗版冬奥吉祥物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D.严惩制售冰墩墩、雪容融可杜绝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3、2021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某校师生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以期盼和喜悦的心情观看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聆听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学习需要劳逸结合
B.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C.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D.要关心国家与社会发展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管两岸同胞经历过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这是因为( )
①我们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③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④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列能够体现黑龙江省努力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是( )
A.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黑龙江省开展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B.与群众生活和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100多个‘跨省通办’事项在黑龙江省先后落地
C.中国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D.2022年黑龙江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比全国平均水平少了2.58万元
6、2022年以来,巴中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聚焦企业和群众需求,加快建设“巴事办”APP,着力打造一站式“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市民和企业办事“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这有利于( )
①推动机构改革,扩大政府权力②促进政府与人民群众良性互动
③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④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习近平总书记说:“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应对风险挑战冲击。”之所以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是因为( )
A.改革开放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改革开放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D.改革开放使我国由高质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8、“《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开征求意见,12390位公众提出了28406条意见。我与爸爸也结合身边电信网络诈骗问题提交了我们的意见。我感觉到自己也参与到国家大事中,非常自豪!” 以上是中学生小明在课堂上的一段分享,从中可以看出( )
①公民有序参与立法,旨在提升其法律专业素养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保证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③畅通民意反映渠道,让每一项立法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
④开门立法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公民对法治的拥护和尊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因为( )
①我国经济已由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②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③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④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伟大的时代在召唤,伟大的征程在召唤,伟大的目标在召唤。从2020年到2035年,再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按照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下列目标按照实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现代化--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富裕--基本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富裕
11、杨叔子院士讲过一句话: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由此可知中华民族精神( )
A.有凝聚力和生命力
B.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C.以团结统一为核心
D.是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
12、为了更好地倾听民意,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西安市莲湖区环西街道西仪社区针对辖区老旧小区治理难题,在小区内常态化开展“我的小院我做主”民意征集会。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是( )
A.民主选举
B.民主协商
C.协商民主
D.民主监督
13、2023年中国科技有很多新突破:“奋斗者”号完成国际首次载人深潜科考航;中国人造太阳实验创造世界纪录;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次商飞……这些成就充分说明( )
A.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B.我国已经建成创新型强国
C.创新是发展的唯一动力
D.我国已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14、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下列活动能体现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生活的有( )
①小刚利用假期在社区做垃圾分类志愿指导员
②李老师作为市民代表参加地铁价格调整听证会
③大三学生小明参加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
④小亮上网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将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和江新林顺利送入太空,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正值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之际,20年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任务实现30战30捷。针对此事件,下面哪个选项最符合此事件的新闻标题( )
A.核心技术已突破,科技创新领潮流
B.神舟十七刺苍穹,载人航天谱新篇
C.20载春华秋实,30捷飞天圆梦
D.综合国力大发展,共同富裕结硕果
16、我国新时代的发展成就显著,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空间站全面建成;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福建号”航母下水;自主设计的“华龙一号”核电工程全面投入运行⋯⋯对这些内容的主题概括,最恰当的是( )
A.大国重器,自主创新
B.中国科技,世界领先
C.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D.改革开放,强国富民
17、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的实践和发展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可持续发展道路
C.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道路
D.改革开放的道路
18、第18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文章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是因为( )
A.教育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B.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是发展教育
C.教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D.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19、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具有制度保障。下列对“制度保障”的理解,正确的是( )
| 政治制度 | 理解 |
①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
②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
③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根本政治制度 |
④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出台开启了我国法治新时代,为人民生产生活筑牢了良法之基,为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提供了良法之基,为维护经济社会秩序营造了良法之治。下列对“良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要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B.应当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
C.应该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保障人权
D.可以凌驾于现行宪法之上,与时俱进
21、有人认为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随意地发表言论。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22、2022年是邓小平同志逝世25周年、南方谈话30周年。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作出了历史性贡献。30年前的1992年,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沿途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要害是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这些充满前瞻性的论断,为接下来30年的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有同学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开放应该歇一歇再出发。请你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23、2021 年,外贸首破 6 万亿美元、GDP 突破 114 万亿元、人均 GDP 超世界人均水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达到 25%左右......面对疫情、水灾等各种风险考验,中国经济交出亮眼答卷,持续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信心与动力。有的同学认为:“后疫情时代,中国发展好自身,就是承担了对世界的责任”。
阅读材料,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同学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4、 材料一:某市委、市政府召开机关作风建设大会,通报了市级机关“万人评议”的结果。在回收的10312分评议表中,尽管满意率达99.3%,但群众也提出了6948条批评和建议。
(1)说说市级机关为什么要举办“万人评议”活动?
材料二:某市针对定海总府路步行街越来越堵的现象,该市电视台就“定海总府路步行街”是否需要改造规范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改造方案,还组织了市人大代表、这些政协委员、交警、市民代表等参与的道路改造项目方案意见征求会。2018年4月,改造工程正式开工。
(2)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人民民主真谛的?
25、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原因 | 重要性 |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 |
现状 | 成就 | 目前,我国在___________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___________,在一些___________走在世界前列 | |
问题 | 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___________、科技发展水平总体___________、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__________、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 ||
结论 |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___________。 |
26、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3位航天员在天和核心舱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期间将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位、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进一步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这将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创新驱动取得新成就,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我国在创新国家建设中还取得哪些重大科技成就?(请举两例)
27、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典从提出到最终确立经历了较长的过程。
(l)该法典的修订过程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哪些道理?
(2)新的《民法典》对高空抛物承担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有同学认为:“有了民法典,就能守护头顶的安全。”请运用厉行法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28、40年风雷激荡,40年岁月更迭。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每一次重大改革都给党和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事业前进增添强大动力。改革开放走过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改革进行到底”凝聚起社会共识,激励着奋斗精神,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
(1)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2)改革的作用体现哪些方面?
(3)“将改革进行到底” 为什么会凝聚起社会共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