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因为( )
①终身学习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④发展教育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这一古语强调的理念是( )
①与民共利②国家繁荣③人民至上④公众参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对下表中“微行为”的“微点评”,你认为正确的有( )
序号 | 微行为 | 微点评 |
① | 王某主动骑摩托车为扑灭重庆山火送物资 | 积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
② | 梁某向人大代表反映“网络恶俗烂梗”问题 | 增强民主意识参与民主生活 |
③ | 某市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名师培养 | 确保人人享有相同的教育资源 |
④ | 九年级学生李某收到贫困生生活补助费 | 当地政府积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4、“汉族、土族群众种的小麦磨成了面粉,藏族、蒙古族群众养的牦牛熬成了鲜汤,撒拉族群众栽的花椒辣椒做成了调料,回族群众用双手拉出了一碗碗致富面、和谐面、幸福面。”在“中国这十年·青海”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的这段话让人感触颇深。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各民族的饮食习惯基本趋于相同
B.体现了我国各民族政治地位平等
C.映照着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写照
D.彰显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
5、北京的一位快递小哥给12345热线打电话反映:“社区太大,楼号不清,送餐时找起来太费劲。”街道办事处迅速响应,征得业主一致同意后为单元楼装上新号牌。近年来,北京市12345“接诉即办”已成为市民反映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主渠道。上述材料说明。( )
①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
②不断规范政府的执政权,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③公民行使民主权利,促进国家机关改进工作
④行政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完善,随着人口发展形势的变化,我国相继推出了“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全面三孩”等政策。这有利于( )
A.正视发展挑战,取消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B.减少我国大量的人口流动,迅速提高人口数量
C.解决老龄化加剧问题,促使经济适应人口发展
D.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7、复习中采用图示法有利于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下列图示表述错误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下列古语名言中,对国家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有警示作用的是
①“独行快,众行远。”
②“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③“致天下之智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④“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9、抚州宜黄县政务服务中心持续推进“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不见面、不求人”,让“数据跑路”代替了“群众跑腿”。这说明( )
A.科技创新扩大政府的行政权
B.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C.关注民生是依法行政的核心
D.广大人民必须对政府负责
10、“十四五”规划纲要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绿色正在充实当代中国人的新梦想。“盼环保”“求生态”的国情依据是( )
①我国把保护环境放在一场工作的首位
②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依然严峻
③人类要完全服从自然界,不应该改造自然
④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②国际社会实现和平与发展的价值导向
③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价值共识④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对此,青少年应该( )
①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基本义务②消除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上的差别
③学习宣传有关民族团结的方针政策④依法制裁一切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中国对外援助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共向16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各类援助,实施了数千个成套和物资援助项目,开展了上万个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培训各类人员40多万人次……中国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助力各国共同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的生动故事。这表明中国( )
A.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解决了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C.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D.是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制定者
14、下列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扩大了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
③坚持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下列语句能够直接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是( )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C.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6、阅读漫画《正向激励》,给你的启示是( )
A.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B.要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C.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D.法定职责必须为,要勇于担当,积极履职
17、据测算,“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20%。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将超过30%。这体现了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的新特点是( )
A.总人口增速趋缓
B.老龄化加剧
C.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D.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18、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解读了“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典故的出处及思想。这启示我们实现中国梦
①既要自信还要以我为尊
②既要理性平和还要好高骛远
③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
④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中国履行《湿地公约》以来,湿地面积达到5635万公顷,初步建立起以国家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为主体的湿地保护体系,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我国( )
①是一个负责任大国②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③生态危机已得到解决④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钱七虎院士,甘愿隐姓埋名六十年,为国铸盾。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这一生没有碌碌无为,没有虚度年华,我一生,活得有价值,为国家、为我们的人民安全,贡献出了自己的心血。下列古语与钱七虎院士表达的情感相契合的有( )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②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④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1、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入驻“天宫”。随后,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四号“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自2003年实施神舟五号载人飞行任务以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工作到太空行走,从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的不断跨越。关于自主创新、突破瓶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说过:“突破科技创新方面的瓶颈,我从不指望国外,要靠自己。”
据此有人认为,重视科技创新势在必行,因此必须依靠科学家。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22、
请对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加以辨析。
23、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件件中国科技“重器”的诞生让世界刮目相看:“中国天眼”建成启用,“悟空”“墨子”卫星发射成功,国产大飞机“上天”,“蛟龙号”入海科考……创新让中国名片更亮丽。
有同学认为:创新只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无关,我们不需要理会。
请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24、怎样理解良法之治?
25、时事点评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
请你点评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的原因。
26、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生态”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之以恒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1)我国当前面临怎样的资源形势和环境形势?
(2)为此,我国应坚持怎样的发展理念和基本国策?
(3)请你拟写两条环保宣传标语。
27、网络技术的普及,为人们言论自由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们可以自由浏览信息,自由发表观点,自由交流思想。但是,在网上转播谣言、散播虚假信息、制作网络病毒、传播垃圾邮件、传播他人隐私、传播色情材料等行为,要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追究。
(1)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对待民主权利的态度。(2分)
(2)我们要如何行使我们的民主权利?(三个角度)(3分)
28、2018年春晚的舞台上,相声《我爱诗词》体现了延续文化血脉的春晚匠心。
♦《我爱诗词》作品也是春晚改革的用心之作,但文化的创新,并不是断线的风筝。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单位、一个人,都需要文化的土壤。审视《我爱诗词》的成功,固然离不开演员的精彩演绎,但从根上看,还是源于深藏其中的文化魅力。
♦一个舞台、一部相声,在人们的欢笑间,别具匠心地延续着中华文化血脉。但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培养塑造,绝非朝夕之功。文化的自信哪里来?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
(1)“《我爱诗词》的成功,固然离不开演员的精彩演绎,但从根上看,还是源于深藏其中的文化魅力。”请写出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