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盐城八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根据这份意见,对于故意高空抛物的,根据具体情形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特定情形要从重处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②加大对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

    ③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下列同学分析合理的是(     

    ①小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小萱: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③小苏: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小华: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3、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捷报频传,祖国面貌日新月异。欣逢盛世的你感受至深至切。以下最能表达你心声的是(     

    A.回望复兴路,铭记党恩勇担新使命

    B.走中国道路,基本国情已经改变

    C.治国先治党,反腐倡廉才能促发展

    D.开启新征程,脱贫攻坚任重道远

  • 4、2022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为《复兴文库》作序言时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因为(     

    ①文化是国家兴旺与发达的不竭源泉   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③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最持久的力量   ④文化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是(     

    A.尊重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B.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荣辱与共

    C.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 6、在江西南昌城区,有一家包子店,店长敖亮为周边居住的老人、环卫工人免费发放包子,四年来累计送出了61万个包子,店长也被人亲切地称为“包子哥”。敖亮说,如果是作秀,秀一两个月、一年两年不算什么,要“秀”就秀一辈子。敖亮“秀”出了 的优秀品质(     

    ①与人为善,善待他人       ②无私奉献,帮助他人

    ③爱岗敬业,任劳任怨       ④关爱他人,忧国忧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2023年9月23日,我国迎来了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习近平主席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他强调,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     

    基、治国之要。国家“重农固本”是因为

    A.党和政府坚持以农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B.重视发展农业有利于我国实现同步富裕

    C.有利于引领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D.解决三农问题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 8、天津自2010年开始对口支援新疆和田,近年来从民生援疆、智力援疆、产业援疆、就业援疆、文化润疆等方面加大支援力度,将援疆工作打造成为推动发展的工程、民族团结的工程、凝聚人心的工程。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     

    A.睦邻友好平等自治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共同发展繁荣富强

    D.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2】天津援疆工作的开展(     

    A.彰显各民族一律平等

    B.消除了民族发展差别

    C.有助于推动各民族实现同时富裕

    D.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9、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报送备案的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加强合宪性审查和监督,依法纠正违反宪法精神的规定。对此做法理解正确的是(     

    A.纠正公民的违宪行为

    B.提高行政法规的地位

    C.审查公职人员违宪行为

    D.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

  • 10、2023年2月6日,吉林省公布2023年重点实施的50项民生实事,既涵益社保、救助、医疗等基本民生保障事项,又包括交通出行、文体服务等多层次多样化的民生需求。这表明我省(     

    A.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引领人民朝同步富裕的方向前行

    D.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中心工作

  • 11、人民日报《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走深走实》的报道中指出:重庆中越跨境班列、中老铁路班列大大缩短了重庆到越南、老挝等地的时间,提升了货物跨境运输效率,为中越老经济注入新活力。班列成功抵达的背后,是无数劳动者在岗位上的进取、探索与创新。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①需要重庆人民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②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是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动实践

    ④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2、2023年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文件强调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这些举措(     

    A.表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强国之路

    B.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C.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D.说明“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 13、2023年4月26日,中国将1500余名同胞安全撤出战火纷飞的苏丹,演绎了一场现实版的“万里归途”。这主要得益于我国(     

    A.已成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

    B.共同富裕的目标已经实现

    C.已成功进入民主型国家行列

    D.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

  • 14、2023年5月1日,国网浙江电力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杭州亚运村主干网的全息数字化呈现,这在国际大型赛事的电网保障上是首次应用(     

    A.理论创新

    B.技术创新

    C.制度创新

    D.文化创新

  • 15、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国务院听取意见形成草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表决通过,最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签署并公布,这就是我国法律的制定过程。这充分体现了(     

    A.我国的法治不仅需要良法之治,更加需要善治

    B.依法治国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C.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D.国务院由全国人大产生并且监督全国人大工作

  • 16、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表述正确的是(     

    A.到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17、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必须(     

    ①转变发展方式②优化经济结构③转换增长动力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8、希望有更好的教育、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与更优美的自然环境。这些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人民的切身利益。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     

    A.奋斗目标

    B.初心与使命

    C.根本宗旨

    D.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 19、2023年8月7日晚,15岁的女孩常某和朋友在太原一家水果捞店购买水果捞,因为不满价格和重量,拒绝付款,结果遭到店主刘某及亲属阻拦。常某的父亲赶到现场后,双方发生激烈言语冲突,并相互吐口水。该事件在网络曝光后,引发网友的强烈关注和愤慨,部分网友甚至采取了过激行为。案件发生后,太原警方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分别对刘某的极端粗俗辱骂语言伤及未成年人的行为,处以拘留五日处罚,对常某父亲首先辱骂对方作出罚款五百元的处罚。以下对本案的评析错误的是(     

    A.商家应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经营

    B.消费者在遇到纠纷时,应当运用法律维权

    C.警方各打五十大板的处理结果违背公平正义

    D.网络舆论应理性客观地关注事件本身,避免侵权

  • 20、从人民大会堂内人大代表的认真审议,到在家门口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再到网上公开征集法律草案意见建议……我国的每一部法律都满载民意。这说明(     

    A.扩大基层群众自我管理的权利

    B.公民履行义务,参与民主管理

    C.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D.公民当家作主,推进科学立法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近年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但是有人却说:“尽管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但城乡的差距仍然很大,共同富裕的目标不可能实现”

  • 22、   文明进餐,分餐进食”“低碳生活,绿色出行”“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在广泛征集民意的基础上,《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经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作为河南省第一部以“文明”为名的促进文明行为养成的综合性法规,该条例顺应时代需求,深化新时德治与法治关系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规范之中,是河南省推进文明中原、出彩河南建设的一座法治里程碑。

    不文明行为败坏风气,科学立法汇集民意。

    良法善治紧密一体,法德并举共促治理。

    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

  • 23、礼貌待人是人际交往的最起码的要求。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关注民主生活

    (1)漫画中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分别是   ,  

    (2)从政府依法行政角度,说说这样做的意义。

  • 25、6[防微杜渐,健康成长]

    材料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调查表

    材料二新闻回放

    近期,昆明市个别学校发生了严重伤害学生人身安全的校园暴力事件,给广大师生的身心造成很大伤害,并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昆明市公安局、教育局联合召开昆明市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会,并下发了《关于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的通知趴今后,凡是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等八类学生将被送交工读学校进行为期1015天的法制教育。

    1材料一中的调查表说明了什么?2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为打造平安校园,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谈谈你的建议。4 

     

  • 26、根据漫画回答问题。

    (1)上面漫画《破坏生态,终身追责》说明了什么?

    (2)请写出《破坏生态,终身追责》依据的基本法律名称。

  • 27、观察下列漫画,回答问题。

     

    1从责任角度,说说两幅漫画间的内在联系。

    2做负责任公民要从小做起。请说说你生活中的几点做法。(不得重复漫画内容)

     

  • 28、   近年来,我国在政权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精神文明、宗教信仰和民族团结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法规,国家承担的各项职责就难以实施,社会也 就会陷入混乱。

    (1)上述材料说明了党和人民治理国家正在实施什么基本方略?

    (2)为什么要实行法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