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南京八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从2015年“部长通道”正式成为官方认可的沟通机制,到2017年中共十九大首设“党代表通道“再到2018年全国两会首次开启“代表通道”“委员通道”,中国重大政治会议有了四大“通道”。“通道”的相继搭起(     

    A.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决策

    B.可以更好传递民意民声

    C.保障了全体公民的表达权

    D.消除了百姓和政府的距离

  • 2、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自治区,了解“三北”工程建设情况。“三北”工程,是指在中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西起新疆、东至黑龙江,是一道绵亘万里的绿色长城。习近平强调,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三北”工程建设(     

    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②重视生态安全,贯彻了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

    ③弘扬了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3、据《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2-2023》,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第10位,较2021年提升3位,是唯一进入前15位的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迈进,可见(     

    A.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B.我国科技发展处于世界最先进水平

    C.引进国外技术是发展科技的根本途径

    D.我国己经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 4、互联网时代,谣言通过网络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谢某因对本乡镇干部吴某心存不满,便在微信朋友圈中大肆宣扬吴某收受贿赂,经相关部门调查后证明情况不属实,谢某也因此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启示我们公民参与民主生活(     

    A.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B.要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C.要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

    D.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 5、“我们要传承同舟共济精神,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殖民主义遗毒和各类霸权主义行径,坚定支持彼此维护核心利益,理直气壮坚持发展中国家的正义主张……”2023年8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发表主旨讲话的这一声明体现了中国(     

    ①维护世界安全,主宰国际秩序       ②关心人类命运,决定世界前途

    ③彰显大国担当,站在正义一边       ④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A.增进民生福祉

    B.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C.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 7、新素材2023年4月9日,《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圆满收官。节目挖掘《尚书》《论语》等典籍思想精华,创新采用多个舞台空间的形式,以环幕投屏、AR等新科技手段,展现不同历史时空中发生的故事。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A.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B.中国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D.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和传承

  • 8、小秦围绕“构筑中国价值,我们在行动”整理出如下漫画,其中与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A.

    B.

    C.

    D.

  • 9、截至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已吸引全球超过3/4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这表明(     

    ①我国维护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②国家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

    ③我国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④我国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1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对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阶段安排正确的是(     

    A.从2020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从2020年到2035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 11、

    港澳发展实现新飞跃

    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稳固,创新科技产业迅速兴起,营商环境世界一流,包括普通法在内的原有法律得到保持和发展,连续二十多次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第一位,长期位居世界竞争力排名前列。

    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会展、中医药、特色金融、文创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成效初显,“小而富”“小而劲”“小而康”“小而美”成为魅力名片。

    以上材料说明(       

    ①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壮大中华民族经济

    ②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③香港、澳门保持良好局面,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④“一国两制”是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当今世界,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一些国家的人们依然生活在战争的阴影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非洲地区贫困、粮食危机、人民流离失所等问题日益严重。这表明(     

    ①应当反对全球经济一体化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③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④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从厉行法治角度看,下图启示我们作为公民必须(       

       

    A.强化法治意识,奉行依法执政的基本准则

    B.按照法律要求严格执法,保障法律的实施

    C.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D.在日常生活中与宪法、法律彻底划清界限

  • 14、在“家国一体”的中国古代,人们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即讲究圆满、圆融等,重视家庭团聚、社会和谐、国家统一等),这一思维至今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下列青少年行动符合这一思维的是(     

    ①学习宣传有关国家统一的知识②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③坚决与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④严惩一切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5、以下是某校时事政治社团下发的学习资料,下列时事材料与微点评相一致的是(     

    序号

    时事材料

    微点评

    2023年10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了决定权。

    2023年11月19日,启动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

    引导人们崇德向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汉语桥”中文比赛,激发了各国青年学习中文的积极性,被誉为连接世界的“文化之桥、心灵之桥”。

    有利于让中华文化得到全世界的普遍认同,推动中外文化走向统一。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如井冈山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冬奥精神等。

    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俱进,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2004年,邓小岚从北京来到河北马兰村义务支教,教授音乐课程。18年间,一批批孩子走出大山,站上更大的舞台,而邓老师温暖的目光却始终未曾改变。“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辞:为什么孩子的歌声如此动人?因为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从中看到邓小岚(     

    ①魂系马兰,爱在人间②奉献自我,感恩回馈

    ③歌声乐曲,美妙动听④振兴乡村教育的品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7、2023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浙江要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续写新篇。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能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③是党的奋斗目标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为广大农民群众送来了政策春风和民生礼包。这表明(       

    ①推进乡村振兴就是党的初心和使命          ②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③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不高          ④我国关注民生,不断推动乡村发展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下列对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B.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C.教育是提高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D.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 20、阅读以下数据:

    年份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单位: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单位: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单位:元)

    1978年

    3678.7

    332

    165

    2022年

    1210207

    49283

    20133

    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城乡居民收入两者之间关系看,可以得出结论是(     

    A.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取得了重大成就

    B.现阶段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C.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D.认清现阶段主要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违法行为就是犯罪,犯罪就是违法行为。你认为这说法对吗?为什么?5分

     

  • 22、20211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个人信息保护法》通过明确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禁止大数据杀熟、規定人脸信息等敏感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等,对滋采滥用、非法买卖个人信息、擅自披露个人数据等需解决的社会乱象进行了系统回应。

    《个人信息保护法》开始实施后,有的同学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法治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有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保护,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了。

    请你对该观点进行辨析:

  • 23、材料   在城市、在乡镇,摩托车“炸街”、广场舞过于吵闹、房屋装修扰民、商家大喇叭等噪音引发纠纷的事件早已不是新闻。2022年6月5日,我国正式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为解决这些事端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对此,有同学认为:彻底治理噪声污染问题,必须坚持厉行法治,但这只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与其他单位和个人无关。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2018年6月6日,第十届海峡论坛在厦门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汪洋指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也是我们同台湾当局和各政党进行交往的基础和条件。只要做到这一点,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都不会存在障碍。“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煽动两岸同胞敌意和对立,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必须坚决反对。只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一定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

    (2)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两岸人民应该怎样做?

    (3)实现中国梦与台湾人民有关系吗?并说明理由。

  • 25、心连心 守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近平致力于增强各族人民团结,凝聚中国力量。他一再强调“各民族是一家人,大家要相亲相爱、共同团结进步”,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1)党和国家确立并实施了哪些民族政策?

    (2)为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 26、热议“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十三五规划建议》的关键词是什么?

    (2)“协调、绿色、共享”分别要解决今后发展中的什么问题?

    (答题举例:如,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 27、观察漫画,回答问题8分

    1漫画中政府的帮扶,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4分

    2大学生要顺利创业,需要做好哪些准备?4分

     

  • 28、分析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2014年l1月19日至21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千年古镇浙江鸟镇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是我国迄今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互联网大会,也是世界互联网领域一次盛况空前的高峰会议、: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已拥有6.3亿网民,12亿手机用户,5亿微博、微信用户,每天信息发送量超过200亿条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中国占了4家,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

      材料二: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这成为大会讨论的话题之一,我们在努力:让互联网更加文明诚信,而不能充斥着诽谤和欺诈;让互联网传递正能量,继承和弘扬人类优秀文化;让互联网促

    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因为这关系到人类的未来。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举行的意义。2分

    2请用事实说明互联网可以是阿里巴巴宝库,也可以是潘多拉魔盒4分

    3作为中学生,怎样让互联网成为自己的宝库?3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