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古代亚非文明地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四大文明古国。“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出自( )
A.① B.② C.③ D.④
2、有学者写道:“虽然他对国家实行独裁统治,但却有效地统治了国家。他把法律编集成法典,将行政机关置于中央集权制下,组织国民教育体系,建立法兰西银行……这些实在的成就使他受到普遍的欢迎。”他就是( )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罗伯斯庇尔
D.拿破仑
3、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遭到乾隆皇帝拒绝。这反映清朝在对外关系上实行
A.尊王攘夷政策
B.休生养息政策
C.君主专制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
4、在西欧,从10世纪开始,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农奴逃往城市,城市工商业繁荣发展。这些现象( )
A.巩固了庄园制度
B.动摇了教会统治
C.催生了市民阶层
D.实现了城市自治
5、下面小卡片的内容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罗伯斯庇尔
D.拿破仑
6、史料一般分为“史实”与“史论”等类型。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A. 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B.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 华盛顿参与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
D.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7、美国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里的《根》中讲到,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昆塔的悲惨遭遇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A. 工业革命 B. 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C. 新航路开辟 D. 罪恶的“三角贸易”
8、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下列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终结了中国封建制度
C.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D.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9、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他这样评价的主要理由应是( )
A.《民法典》是他亲自审定颁布的
B.《民法典》是有史以来最完整的法律体系
C.《民法典》承认了法国完全改变了的秩序
D.《民法典》将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10、把工业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四大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探究,探究的主线应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扩展
C.世界走向战争
D.和平与发展
11、学者对某历史事件分析指出,由于俄国资本主义的欠发达,工人运动的早熟,所以“一个阶级的任务经由另一个阶级之手去加以解决,这就是落后国家特有的叠合方式之一”。这一历史事件( )
A.推翻了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
B.完成了和平夺权的既定方针
C.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首次实践
D.开辟了俄国社会发展的新道路
12、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仿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施一系列改革,为日本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这次改革是
A. 查理•马特改革
B. 大化改新
C. 明治维新
D. 孝文帝改革
13、1937年12月,国际委员会致日本大使馆公函:“敬启者,军队在难民区内,继续施骚扰,鸡犬不宁,暴行的报告,纷至沓来,昨晚敝委员会委员赴金陵大学宿舍保护逃难人员,但难民区内平民的生命,绝无保障。”该公函反映了( )
A.九一八事变的惨烈
B.日军在南京大屠杀
C.血战台儿庄的场面
D.爱国华侨支援抗战
14、从“征服意大利半岛”、“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凯撒夺取政权”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A.希腊文明的繁荣
B.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15、据统计,“1979年至1982年,深圳工业生产值每年平均递增81%……1983年,深圳全市总产值完成了7.2亿元,比1979年增长了11倍。”导致深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 经济特区的建立
C. “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D. “一国两制”的推行
16、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共和国法律,完善了共和国机构,其中,掌握决策权的是:
A. 执政官 B. 公民大会 C. 元老院 D. 保民官
17、中世纪后期一些富裕的农民通过多种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实行新的生产经营方式,这里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指的是( )
A.亲自耕种土地
B.开设手工工场
C.建立租地农场
D.建立庄园经济
18、下面是1929-1939年美国失业人数、国民生产总值变化表。导致1933-1939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干预经济
B.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
C.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
D.美国实行新经济政策
19、看下图人物,他的一部以现实人物为主题的绘画代表作是( )
A.《蒙娜丽莎》
B.《最后的晚餐》
C.《哈姆雷特》
D.《夜间的咖啡馆》
20、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会改变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下列历史事件中改变了本国的社会性质的有( )
①日本明治维新②俄国彼得一世改革③美国罗斯福新政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⑤苏联解体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21、________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1952年,以________为首的革命者推翻封建王朝,埃及实现独立。
22、东周分为 和 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国家或地区。
(1)金字塔,法老的陵墓,文明的象征——
(2)《汉谟拉比法典》,完整的成文法典——
(3)种姓制度,佛教文明,影响至今——
24、民主与法制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它记录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历程
(1)雅典民主政治达到全盛时期的统治者是________。
(2)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________,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3)查士丁尼命人编纂的法律文献________,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25、大学的课程:
(1)基础课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何、天文和音乐。
(2)专业课程: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课程设置特点:一方面受____________的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和__________的要求。
26、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希腊城邦的居民中,只有___________有参与统治的权利;雅典城邦中,____________是最高的权力机构。
27、北朝贾思勰撰写的《______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明代徐光启编写的《____________》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28、14世纪中叶,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是一场提倡_____________的新文化运动;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_____________革命。
29、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代表性成果“珍妮机”的发明者是_____,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耐用碳丝灯泡,被誉为“将电的福音带到人间的天使”,说的是发明家_____。
30、公元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帝国东部的________设立新都。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
31、租地农场有什么特点?
32、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在生产领域由手工工场向机器大生产转变的一次重大飞跃。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2)这次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
(4)这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方面的成就是发明了火车,火车的发明者是谁?
(5)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33、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必须不断改革,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推动了世界的进步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谁的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了鼎盛时期?雅典人可以通过哪种最高权力机构来行使民主权利?
(2)七世纪时日本仿照哪一个国家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历史上称为什么?
(3)八世纪初,法兰克王国进行了土地分封制的改革,这一改革促进了西欧哪一制度的形成?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
材料三 然而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块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内燃机和原子动力(原子能)代替风和人力来推动船……电使蜡烛黯然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下开关,便可做大量功的动力之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世界近代史上哪一次思想文化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如果让你给材料二中三幅图片归纳一个主题,你会如何归纳?根据材料三概括,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有什么历史意义?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认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哪些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