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年来,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通过大数据等手段,为贫困学生发放餐补,无需学生申请,不公布名单,而是偷偷打进他们的饭卡里。高校隐性资助贫困生,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物质帮助比精神关怀更重要
B.关爱他人时,要讲究策略
C.关爱他人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D.要相互关爱,传递正能量
2、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其和国知识产权法》
3、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段话说明( )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投身于社会才能走向成熟
C.人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
D.个人力量渺小对社会发展影响甚微
4、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武汉市民携手相助,同舟共济。大年三十,志愿者服务车队成立,免费接送医护人员;正月初二,一批农民工火速抵达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日夜奋战……这些善举传递的正能量有( )
①关爱他人、传递温暖
②心存善意、与人为善
③勇担责任、无私奉献
④诚信友善、以礼待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2年11月13日在韩国举行的亚洲七人制橄榄球系列赛中国香港对韩国的比赛前,本来是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环节,主办方却错播了其他歌曲,对此,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霍启刚表示奏国歌和升国旗是严肃神圣的事,在任何场合都不容有失,主办方必须严正检讨过失,向中国人民致歉。由此可见,公民应该( )
A.直接参与国家管理,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B.自觉履行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基本权利
C.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D.重视国家安全教育,构建国家安全体系
6、外交部新任发言人王超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再次郑重声明:“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容损害”。这里的“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 )
①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②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
③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
④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下列能体现此观点的有( )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社会发展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中确立的 ④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公布,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对此,同学们纷纷发表评论。以下评论不正确的是( )
①小敏:“网络打开新的交往通道,我们可以和任何人网上交往。”
②小林:“虚拟世界的交往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危害。”
③小聪:“网络交往有陷阱,未成年人的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
④小雅:“互联网无所不能的,现代人的网络素养都非常的高。”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9、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这启示我们( )
A.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B.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衣着整洁、举止端庄
C.文明有礼有利于个人立身处世、促进社会和谐
D.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10、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告诉我们创造财富的源泉是( )
A.劳动
B.科技
C.尊重
D.智慧
11、下列说法能正确体现自主与自立关系的是( )
A.自立是自主的前提,只有自立才能自主
B.自立是自主的前提,自主是自立的表现
C.自主与自立无关,两者不能同日而语
D.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
1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 )
①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②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③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④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道德与法治课上的时政播报环节,同学们分享了以下案例:
2023年8月15日,贵州省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陈某胜等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系列案进行二审公开宣判。法院依法对该集团40余人分别判处十九年至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对犯罪集团首要分子及主犯分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对各被告人并处罚金共计人民币500万余元,责令各被告人退赔各被害人经济损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陈某胜等人的行为触犯了刑法
②罚金500万余元属于行政处罚
③法院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作出宣判
④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九年属于主刑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为了保护旅客合法权益,维护铁路旅客运输正常秩序,《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于2023年1月1日正式施行,改变以往儿童票以身高划分的规定,实行“双轨制”即按年龄或身高标准进行售票,这说明( )
A.规则的完善要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要求
B.改进规则是因为原有规则一开始就存在错误
C.遵守规则只能靠个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醒
D.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废除全部原有规则
15、在2023年的央视3·15晚会上,又见“香精大米”。安徽寿县的某米业通过违规添加香精等方式来加工大米,赫然印着“泰子王”二代泰国香米等字样,但与泰国毫无关系。某米业的行为( )
①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 ②违背了诚信经营的生存之道
③没有做到运用诚信智慧 ④不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下列诗句中,要求我们关注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古往今来,这些洋溢着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名句启示我们( )
A.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
B.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
C.国家利益至上,要为祖国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
D.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18、为营造文明旅游新风尚,某市文化和旅游局开展文明旅游志愿者服务活动,弘扬志愿者服务精神,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由一线导游组成志愿者队伍,向市民、游客提供专题义务讲解,并通过咨询和帮助等多种形式倡导文明出行,宣传文明旅游理念。广大市民对志愿者的行为纷纷投去赞许的目光。志愿者的行为告诉我们( )
①服务社会体现一个人的人生价值
②积极为社会做贡献,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
③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
④只有参加志愿者活动,才能够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9、2023年2月9日,四川金堂县人民法院作出一个审判决,被告人吴某为多人破解无人机禁飞程序牟利,后果严重,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这告诉我们( )
A.刑法是我们应对侵害最权威的手段
B.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C.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D.一切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20、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下列名言与实干精神相一致的是( )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C.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莫道今年春不归,来年春色倍还人
21、关于自由的真谛,有下面两种理解,请你进行辨析。
22、 在学道德与法治救材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时,同学们知道了法律也属于规则的一部分,我们应遵守规则。但是小红与小华对这个问题产生不同看法。
小红认为:不管是法律还是其他规则,我们都应该遵守。
小华认为:不遵守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载,所以我们只用遵守法律就可以了。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两个观点进行辨析。
23、初中生小虎说:“我爸是某私营老板,家有存款数千万,为什么还要上学?不如回家享清闲。”
判断:
理由:
24、某校八年级(1)班的思想品德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围绕“分清是非”的主题开展活动。下面是活动的三个场景,请你运用思想品德所学的知识,参与探究。
情景一:2016年1月7日,石家庄市快递员刘东辉从当地环卫工人朱伟旗手中接过一整箱苹果6S手机。刘东辉紧握朱伟旗的手连声道谢并且得知眼前这位好心的环卫工人是来自江苏盐城时,他拜托当地《燕赵晚报》的记者,想请盐城媒体报道一下此事,“告诉更多盐城人,盐城环卫工人是好样的!”朱伟旗说:“从江苏盐城来石家庄28年,从没有做过昧良心的事,石家庄人淳朴热情,待我很好,没把我当外地人,我这么做是应该的。”在现场,快递员刘东辉拿出1000元现金酬谢,被朱伟旗婉拒了。现场目睹这一幕的当地市民被感动了,不少人把照片发到朋友圈里,引来一片点赞。
【能量点赞】
(1)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盐城环卫工人的行为给我们传递了哪些正能量。
情景二:放学途中,“我”看到有一辆私家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影响了交通秩序,“我”用手机拍摄后准备曝光,遭到私家车上3女一男的集体“围攻”,被骂“读书读傻了”。有网友发帖指出,这样的“傻气”有助于维护正义,文明社会就需要这样的“傻气’!
【行为分析】
(2)请运用维护正义的有关知识,谈谈对这里的“傻气”的理解。
情景三:毒品是全球公害之一,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继李代沫、宁财神、高虎、房祖名等人之后,2015年1月7日,歌手尹相杰以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被批准逮捕。2015年3月9日,影视明星张博因吸毒被抓。
【落实行动】
(3)上述事件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哪些启示?
25、请简述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6、【维护国家安全】
【相关链接】
201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下简称国家安全法)正式施行,国家安全法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2年4月15日是我国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陕西省各地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家安全教育活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要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学习思考】
今天,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
(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①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 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 ,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 为依托,走出一条 国家安全道路。
②今年爆发的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警示我们要重视国家安全体系中的 安全。
【落实行动】
(3)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我们青少年如何助力维护国家安全?
27、2022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成就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国家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额度增加 4 000元,惠及500多万在校生。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优抚标准……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成功举办多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
【问题篇】,目前,局部疫情时有发生。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政府工作存在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然突出,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现象屡有发生,有的在政策执行中采取“一刀切”、运动式做法。
【奋进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1)根据【成就篇】,说明我国取得了哪些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2)根据【问题篇】,概括我国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奋进篇】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对国家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28、 2020年10月25日上午,2020东风悦达起亚盐城马拉松在城南体育中心鸣枪开跑,本届赛事为疫情以来国内举办的首场万人马拉松赛事,共吸引全国各地近万名跑友齐聚盐城,他们用脚步丈量盐城生态魅力,用内心感受体育运动精彩。据统计,本届盐马志愿者共1743名。“他们的全情投入、无私奉献,保障了赛事顺利进行,也向参赛选手展现了盐马的全新风貌。”主办方给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点赞。
(1)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志愿者们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培养该行为有什么意义?
(2)请你谈谈中学生应该如何养成这种行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