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指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的“更多的好处”指的是
A.巨额赔款
B.协定关税
C.开埠通商
D.割占领土
2、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的战略布局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全面深化改革③全面依法治国④全面从严治党⑤全面改革开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哪项内容最能体现英国这一意图?
A.赔款2100万银元 B.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C.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4、中国近代史上,湖南人的血性驰名中外,其中,“抬棺入疆”击败沙俄支持下的叛军、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的湖湘子弟是( )
A.魏源
B.李鸿章
C.曾国藩
D.左宗棠
5、“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了(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皖南事变
6、如果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比作一场化学反应,用S+O2SO2表示。方程式中的“点燃”指的是( )
A.德军突袭波兰
B.凡尔登战役
C.萨拉热窝事件
D.诺曼底登陆
7、1912年发生在中国的历史事件是 ( )
①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②宣统帝下诏退位 ③以中华民国纪元 ④武昌起义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1953年4月,毛泽东在中南海专门接见了一位来自四川农村的老母亲邓芳芝,因为她和毛泽东一样,儿子也牺牲在了朝鲜。她的儿子,就是用自己的胸膛去堵住敌人机枪口的(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彭德怀
D.毛岸英
9、如下图反映了近代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侵华战争,列强发动这次战争的借口是( )
A.“亚罗号事件”
B.虎门销烟
C.修约受阻
D.《望厦条约》签订
10、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罗马文明等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千年之间,它让瓷器和茶叶成为了永久的中国名片。这段材料强调的“它”的作用是
A.促进了文明间的交流 B.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
C.世界的观念确立起来 D.使中国经济永久领先
11、蒋廷黻认为:“‘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自强’、‘变法’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材料中“拳匪运动”的救国救民方案是指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C.扶清灭洋 D.废除二十一条
12、“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丰碑”。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结束了封建帝制
D.实现了革命目标
13、它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它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1787年宪法》
14、鸦片战争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是( )
A. 中国 B. 英国 C. 俄国 D. 日本
15、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
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
C.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实现共同抗日
D.粉碎日本想引起中国内战而趁机扩大侵略的企图
16、他是一介农夫,一生扎根农村,他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西方世界称其是解决21世纪世界温饱问题的重要法宝。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文中的“他”是( )
A.雷锋
B.钱学森
C.邓稼先
D.袁隆平
17、林则徐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受到中国人民永远的尊敬。这主要是因为他( )
A.指挥督战吴淞,抵抗英军进攻
B.领导禁烟运动,维护了民族尊
C.编著《海国图志》,挑战传统观念
D.率军收复新疆,捍卫了祖国领土
18、五四运动在我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导致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
C.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D.辛亥革命的失败
19、1945年重庆《大公报》:“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了!”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重庆谈判
D.北平和谈
20、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这是他的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位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而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是
A.钱学森
B.邓稼先
C.李四光
D.袁隆平
21、兴中会成立的时间是 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_,创立者是____________。
2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条约名称。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____________。
(2)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____________。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的条约是____________。
(4)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条约是____________。
(5)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____________。
23、1884年,清政府在____ 设立行省;1885年,又在____设立行省。
24、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
25、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规定割______给英国;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______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6、(1)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3)汉武帝派 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4)汉武帝建立 制度,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5)下图是汉代农民使用的一种播种工具,它的名称是 。
27、一座老城,一段旧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内容。
(1)在这里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开放了近代史上第一批通商口岸,这里是指 ______ 。
(2)在这里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诞生了。这里是指 ______ 。
(3)英国第一次侵华战争首先从这里开始。这里是指 ______ 。
(4)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指 ______ 。
28、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 ________,后期的口号是________。
29、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按下列提示探究问题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往)
(1)中国近代史上台湾问题的有关史实回顾:
1895年《( )》签订,台湾割让给( );1945年( )战争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年,( )(原因),造成台湾与大陆分离现状。
(2)两岸关系发展历程:
①改革开放后,形成了对台基本方针是( )。
②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 );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实行“( )” ;同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
③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④1990-1991年,两岸分别成立“( )”和“( )”(民间组织)负责两岸经济型、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⑤1992年,两会各自以口头的方式达成了共识,称为“( )”。
⑥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 )。
⑦2005年,( )访问大陆。
⑧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加坡与( )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综上所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风愿,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3)1984年12月,中英两国签署( ),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详细时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 );经过( )两国共同努力,于( )(详细时间),澳门顺利回归祖国。
(4)请你至少从两个方面阐述港澳能够顺利回归的原因?
(5)概述港澳回归的重大意义?
30、识图《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
(1)写出洪秀全开始发动起义的地点。
(2)写出太平天国的都城。
31、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日的是什么?简述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意义。
32、回答下列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问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2)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谁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3、材料一: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的新中国并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20世纪中国社会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变。--《中国共产党简史》材料二: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在20世纪实现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了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
解说词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别写出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时间和标志性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一年召开的哪次重大会议作出的决策而开始的?这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这次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国人“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3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建国之梦)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的标志事件?
材料二:新中国建立了一个集中统一、比较高效的中央政府,并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具有很强的组织动员能力;有苏联对我国的“一五”计划建设提供全面的经济技术援助,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过的。“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旧中国的10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有所提高。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列举在此期间工业领域的成就两例。
(强国之梦)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7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3)材料三中“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作出的历史性决策?
材料四: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及特点?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四个地区被设为经济特区?被称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是指哪里?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