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菏泽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和失败的标志是

    A.永安建制、安庆陷落 B.金田起义、天京陷落

    C.“拜上帝会”创立、洪秀全病逝 D.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 2、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毛泽东创造性的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这里中国革命道路是(

    A. 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道路   B.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C.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 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 3、它被称为金字塔的国度,曾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孕育这一文明的母亲河是(   )。

    A. 黄河   B.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C. 尼罗河   D. 印度河

     

  • 4、某农民运动以“废弃偶像,崇拜上帝;诛灭妖朝,创建新朝”为目标。这次运动(       

    A.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B.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

    C.彻底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

    D.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5、从下边柱状图中的年份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B.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多快好省”总路线的提出

    D.“文化大革命”造成经济下滑

  • 6、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向中国驻军发起进攻,制造了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 7、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的输入 ②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③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     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两则材料都是( )

    A. 赞扬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   B. 盛赞同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C. 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   D. 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

  • 9、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国情出发,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其中,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九大

    C.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九大

  • 10、下列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

     

  • 11、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的地位及关系表现为

    A.正面战场居主导,敌后战场积极协同正面战场作战

    B.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共产党退让,力图维护统一战线

    C.敌后战场是中流砥柱,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

    D.国民党领导发动人民进行抗战,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予以积极配合

  • 12、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 C.天京事变 D.定都天京

  • 13、1907年因安庆起义失败而死难的是

    A.黄兴

    B.赵声

    C.陆皓东

    D.徐锡麟

  • 14、某地拟建一座革命纪念馆,以纪念1895年由孙中山、陆皓东等领导的一次反清武装起义。这一地点应该是(  )

    A. 广州   B. 南京   C. 武昌   D. 日本东京

  • 15、作为资产阶级性质的“百日维新”,颁布了许多新政策。其中,具有民主色彩的是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鼓励私人兴办工商企业

    C.废八股取士,办新式学堂

    D.训练新式军队

  • 16、五四运动后,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其中,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介绍的是

    A.鲁迅

    B.陈独秀

    C.辜鸿铭

    D.李大钊

  • 17、有人曾言:“欲自强,必先裕饷(有资金),欲浚(疏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俾外洋损一分之利,即中国益一分之利。”为此,洋务派创办了(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C.轮船招商局

    D.福州船政局

  • 18、……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此乃天父上主皇上帝特命太平真主救世旨意也。……上述这段材料出自哪部文献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民报》

  • 19、义和团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在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过程中提出的口号是(     

    A.师夷长技

    B.自强求富

    C.扶清灭洋

    D.民主共和

  • 20、1972年10月日本首相( )访华。

    A. 伊藤博文   B. 福田鸠夫   C. 安倍晋三   D. 田中角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_____》;冼星海被周恩来誉为“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其代表作是《_____》。

  • 2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_____,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 治制度。

  • 23、指导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我国实现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4)我国在港澳特别行政区实行的社会制度是——

  • 25、督办新疆军务的钦差大臣 ______(人物)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状元实业家______(人物)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获利颇丰。

  • 26、长征中标志着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

  • 27、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并于1941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_________”

  • 28、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其中__________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_________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

  • 29、兴起:1895年,________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 30、“……后来的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在这份宣言中以浓缩的形式出现。”这份宣言是发表于1848年的《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赴后继,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1)简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2)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列举人民解放战争中战略大决战的三大战役。

  • 32、习总书记曾赞扬某位英雄模范人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这位英雄模范人物是?

  •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近现代中国百年历史发展轨迹分析,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最大的创新者。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 所在就是持续的创新力,概括地讲,制度创新、道路创新、理论创新、改革创新,构成了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中国创新集成”。

    依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从不同角度各选一例史实对中国共产党的创新加以论述,并谈谈你从中获 得的启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200字左右)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在近现代历史上中日之间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2条中国把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之权及该地城垒、兵器制造所及国有物永远让予日本。第4条中国支付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第6条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二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松花江上》

    材料三   时间轴将历史的瞬间定格为永恒,让我们沿着这条时间轴,重温抗战岁月。

    (1)依据材料一判断“耻辱之约”的具体名称?结合所学分析此条约的签订对当时的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影响?

    (3)将时间轴空缺历史事件补充完整。

    (4)请你从以下事件中,任选两项,论证“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要求:运用史实,论证观点,条理清晰)

    西安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