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临沧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国家旅游局将采取强化组织保障、强化资金支持、强化考核督导、强化宣传引导,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向纵深发展。

    B. 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激起更大范围贸易战的趋势,无论世贸组织和一些国家的领导人都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避免事态升级。

    C. 蔡英文在民进党实现全面执政后,借口支持转型正义、清算不当党产的名义,对国民党的党产全面开铡,大开杀戒。

    D. 年均贡献率超过30%、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贡献者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 2、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吹捧他人就会失去自尊,屈膝于地

    B.高高在上,得意忘形,是危险的

    C.不论何时,人都应有自知之明

    D.才干不能靠自居和他人的吹捧

  • 3、说到国学,我们常常提到“四书五经”,下列选项中属于“五经”的是?( )

    A.《大学》 B.《诗经》 C.《周易》 D.《尚书》 E.《春秋》

  • 4、下面关于“三星堆”的报道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

    最近,关于“三星堆新发现”的讨论不绝如缕,已经处于霸屏状态。从黄金面具残片、龙形器到牙雕、玉琮,这些栩栩如生的出土宝藏成了当红流量,人们关注“三星堆”不是附庸风雅,而是源自对中华文明历史故事的好奇,如外形似火锅的“陶三足炊器”,让人不禁遥想三千年前古蜀人尝鼎一脔的惬意生活。

    A.不绝如缕

    B.栩栩如生

    C.附庸风雅

    D.尝鼎一脔

  • 5、下列各项能够完全构成反义词的一项是(     

    A.近况——远景       潦草——完整       强壮——瘦弱

    B.空虚——充实       领先——落后       俭省——华丽

    C.灵活——延迟       埋没——发现       温饱——饥寒

    D.廉价——昂贵       浓郁——清淡       萧索——繁华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名医

    袁炳发

    梅子涵是苇子沟的名医,这是苇子沟的人公认的。

    梅家是鼎鼎有名的中医世家。关于梅家的来历有很多版本,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是,梅子涵的祖父梅春鹤早年是宫里医术高深的御医,后来因为无意被牵扯进宫里的一个事件,不仅丢了差使,还险些丢了性命,就一狠心跑到了东北的苇子沟。

    许多年下来,梅家在当地已是屈指可属的殷实人家了。

    梅子涵自幼聪颖,勤奋好学,白天从塾师攻读经书,晚上随祖父、父亲学医。他对医学有着特 殊的爱好,在弱冠时就已通读了《本草纲目》《千金方》《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这便为日后行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祖父的教导下,梅子涵的医术日臻成熟,各科兼能,得到远近推重。祖父过世后,梅子涵独挑大旗,继续光大着梅家祖传的医德医道。凡是来他医室治病者,不待启口言明病情,他已在视行、听声、切脉、望色中,即能揭示是何病症,言之确凿,就似见到病人体内的五脏六腑一般。对于疑难杂症,有的就在患者平日不良嗜好中找到得救之法;有的并不示方,只告患者谨慎起居饮食,化病于不药之中。

    大凡别人医不好的病,到最后就只能求到梅子涵的门下。如果梅子涵再治不好,这个人恐怕就时日不多了。今天来的病人是这样的,家里已经为他备好了入殓的棺木和寿衣,来这里是因为仰慕梅子涵的大名,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情来此一试。

    梅子涵一边细听家人讲述病人的病史,一边走上前为病人细细切脉,回头开出一个方子,而这方子外人是难得一见的,只留作自家的医案。随后,梅子涵又亲自到后院自家药房配药,梅家的这一规矩始自于梅春鹤。待药配好后,梅子涵又亲自将药煎好,要病人立时服下。他嘱咐病人的家人:“如果此人能在子夜时分醒来,说明还有存活希望,不然就真的无药可救啦! ”

    说来也奇,这位病人在服下药不多时,便有了动静,不到子夜时分,只见他已能微张双眼。此后数日,几副药服毕,病人的状况竟一天好似一天,最后竟能自己起身了。病人的家人为此感激不尽,特地将一面写有:“妙手神医起死回生”八个烫金大字的匾额送到了梅子涵的府上。

    梅子涵治病救人的奇事轶闻,在苇子沟几乎是妇孺皆知,人们都尊称他为神医,称他的医术为仙术。经他手医好的病人到底有多少,就连梅子涵自己也记不清了。

    多年行医下来,有一件事一直深深困扰着梅子涵。这就是他始终没有找到可以传承他医术的合适人选,梅子涵膝下有一儿一女,但这一儿一女对祖传的医术竟都毫无兴趣,谁也不肯去接续梅子涵的衣钵。 

    岁月如驷之过隙,转眼梅子涵已年届花甲,眼看着祖传的医术就要在他这一代失传,梅子涵心急如焚。无奈之下,他只好登出启示,招徒传艺。最终从应招者中挑选了两个人跟自己学医。这时的梅子涵恨不能在一日里,就把自己的所知所学都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徒弟,但他又深知欲速则不达这个理,这最是急不得的事,只能慢慢来。

    不料,天有不测,三年之后,梅子涵突然患病,他自己给自己配了一副药,服下却未见好转。不久,病情竟日益加重。两徒弟见状痛心不已,于是各自小心翼翼为师父切脉、诊病,并各自开出了一个方子,可踌躇半晌,竟都不敢轻易给师父下药,都怕自己药方不当,而延误了师父的病。

    几日后,梅子涵病势加重,两徒弟只得跟梅子涵的家人商量,把师父送进省城的一家中医院。一名年轻的中医在诊过梅子涵的病后,马上开出了方子,谁料,不等药煎好,梅子涵就断气了。

    师父突然撒手人寰,两徒弟心存疑惑,便追问那位年轻的医生,问自己的师父究竟患的是什么病,竟会这么快就走了!那位医生告诉他们,其实也不是什么大病难病,只是一般普通的肺热,但因医治不及时,虚火上升转而成了急症,如果当初医治及时是不致搭上性命的。

    两徒弟听后立时都红了脸,愧疚地低下头。

    后来,当省城的那位年轻的医生得知被自己诊治的人,就是苇子沟大名鼎鼎的梅子涵时,禁不住大惊,继而摇头叹息:“想不到救人于起死回生的一代名医,自己竟然死于轻如鸿毛的小病之上,可悲呀!”

    (选自《小说月刊》2008年 12期)

    1下列对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交待“梅子涵是苇子沟的名医”,开门见山,既点明标题,也引出下文,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B. 小说介绍梅子涵的家世,意在说明梅子涵的艺术来自家传,没有祖父的悉心教导,他就不会成为一代名医。

    C. 小说的语言平实朴素,在疾徐有度的叙述中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具有讽刺意味,同时也令人唏嘘的故事。

    D. 在梅子涵救活垂危病人的情节中,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梅子涵的艺术高超,不负“名医”盛名。

    2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创设“省城年轻医生”这一人物有何作用。

    3小说以“想不到救人于起死回生的一代名医,自己竟然死于轻如鸿毛的小病之上,可悲呀!”一句结尾,请结合文本说明造成这可悲结局的原因。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写上天从生活、思想、行为上给予将承担大任之人,_____,磨难,其目的是____

    (2)《蜀道难》中“____”写出了行人攀至高山之顶后,坐下来长吁短叹的情形;“____”写出了攀越蜀道之难,使听到的人脸色改变的情景。

    (3)《离骚》中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后悔自己没有看清道路,犹豫徘徊,想要退隐的两句是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 9、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本诗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白居易《琵琶行》也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其诗云:“_______________。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②本诗写送别,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到了自己与家人团聚的场景:“乃瞻衡宇,_______,僮仆欢迎, ________。”

    ③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送别之作,王诗云:“城阙辅三秦,________。与君离别意,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这首词中描摹了洞庭月色,并抒发了自己的怀抱,他“________”的胸怀,与洞庭月下“________”的气象融合,超越了世俗的宠辱得失,体现出词人高洁的人格。

    (2)《史记》记载,荆轲刺秦王未成,秦王大怒,发兵灭燕。苏洵在《六国论》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对这一史实进行了概括。

    (3)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祥瑞动物,相传能飞行,擅变化,会呼风唤雨,常常被古代诗人写入诗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句子。

    赤壁赋(苏轼)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音袅袅,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______,郁乎苍苍。

    (5)舳舻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后湖晚坐

    陈师道

    水净偏明眼,城荒可当山。

    青林无限意,白鸟有余闲。

    身致江湖上,名成伯季间。

    目随归雁尽,坐待暮鸦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承诗题,写晚坐后湖所见所感,将自得自适之情寄寓景语之中。

    B.明写青林“无限意”,暗写诗人在后湖边上坐观时间之长,兴致之高。

    C.明写“白鸟有余闲”,暗写自己“有余闲”,含蓄表现其遁世的逍遥。

    D.颈联是对诗人自得之情的深化,表现其内心宁静,自信能以诗文立名。

    【2】清人纪昀评该诗说:“颓然自放,傲然自负,觉眼前无可语者,惟看雁去鸦还耳。”结合相关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士隆,字仲修,安阳人。弘治八年举乡试,入太学。与同县崔铣及寇天叙、马卿、吕柟辈相砥砺,以学行闻。十八年成进士,授广信推官。正德六年,入为御史。巡盐河东,劾去贪污运使刘愉,建正学书院,兴起文教。九年,乾清宫灾,上疏曰:“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致民困盗起,财尽兵疲。祸机潜蓄,恐大命难保。”不报。出按凤阳。织造中官史宣列黄梃二于驺前,号为“赐棍”,每以抶人,有至死者,自都御史以下莫敢问,士隆劾奏之。又劾锦衣千户廖铠奸利事,且曰:“铠虐陕西,即其父鹏虐河南故习也。河南以鹏故召乱,铠又欲乱陕西。乞置铠父子于法,并召还廖銮,以释陕人之愤。”銮,铠所从镇陕西者也。钱宁素昵铠,见疏大恨,遂因士隆按薛凤鸣狱以陷之。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幸,尤善宁。从弟凤翔有隙,嗾缉事者发其私,下吏论死。刑部疑有冤,并捕鞫凤鸣。凤鸣惧,使其妾诉枉,自刭长安门外,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按治,复捕凤鸣对簿,释在还职。宁怒,令凤鸣女告士隆、完治狱偏枉。遂下诏狱,谪士隆晋州判官。久之,擢知州。世宗立,诏复故官,出为陕西副使。汉中贼王大等匿豪家,结回回为乱。士隆下令,匿贼者罪及妻孥无赦。贼无所容,遂就擒灭。筑堰溉田千顷,民利之。卒于官。

    (节选自《明史·张士隆传》)

    【注】①梃:棍棒。②驺:骑马驾车的随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B. 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C. 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D. 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 乡试亦称“秋闱”,是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和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之为“会元”。

    B. 文中“正德”为年号。中国古代往往采用帝王年号纪年。明清以前,一位帝王往往有多个年号,更换新的年号纪年称为“改元”;明清时期,一般为一帝一元。

    C. “锦衣”即“锦衣卫”,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设置,原为皇帝亲军,明成祖为加强专制统治,特令兼管巡察、缉捕和刑狱。明代中叶后,与东厂、西厂并列,成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

    D. “从弟”即“堂弟”。唐以前,往往以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比自己年幼的同辈男性为从弟;唐宋以后,则以同祖父不同父亲而比自己年幼的同辈男性为从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张士隆弘治八年乡试中举,和崔铣、寇天叙、马卿、吕柟等人交往,以学问和品行闻名,弘治十八年考中进士。

    B. 张士隆性情耿直不阿,多次弹劾不法官吏,河东盐运使刘愉贪污、织造宦官史宣滥杀无辜、锦衣卫千户廖铠非法牟利,都因张士隆的弹劾上奏而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C. 因弹劾廖铠一事,张士隆得罪了钱宁,钱宁趁着张士隆调查薛凤鸣案的机会,让薛凤鸣的女儿状告张士隆审案不公,张士隆被下诏狱并贬官。

    D. 世宗即位后,张士隆官复原职,并出任陕西副使,做了一些有利百姓的实事,如肃清盗匪、修筑堤堰灌溉田地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幸,尤善宁。

    (2)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线面材料,写一篇文章。

    人们对待生活总有不同的观点和立场,有人相信理越辩越明,可以通过辩论统一认识;

    也有人认为即使你再有说服力也难以改变对方立场,不如选择沉默。

    面对不同观点立场,我们应该展开辩论还是保持沅默?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