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中山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哪些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

    ①康有为 ②陈独秀 ③李大钊 ④孙中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以阶级斗争为纲”是下列哪一时期的口号(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3、历史上,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于(  )

    A. 中共一大   B. 国民党一大   C. 西安事变   D. 重庆谈判

  • 4、孙中山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三民主义是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对民族主义的正确理解是

    A.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B.推翻满清贵族统治,解除民族压迫

    C.各民族团结平等,和睦相处 D.反对满族,振兴汉民族

  • 5、辽宁省鞍山市马驿屯的白大娘在新中国成立前出生,一直没有名字,结婚前人们叫她刘姑娘,结婚后人们叫她白大娘。为参加1953年的普选,70岁的她让家人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刘文明”,郑重地写在了选民证上。这反映了(     

    A.土地改革激发生产积极性

    B.“一五”计划提升了白大娘的文化素养

    C.妇女积极参加基层的普选

    D.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保障人民权利

  • 6、1853年,太平天国为了巩固政权,建立一个理想的地上“天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颁布

    A.《天朝田亩制度》

    B.《海国图志》

    C.《北京市民宣言》

    D.《变法通议》

  • 7、“三大件”是指完成某事的三种重要物品,如:结婚三大件等。下表展示了我国不同年代的人们对“三大件”的表达,这一变迁反映了我国

    时间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三大件”

    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手机、空调、汽车

    A.经济快速发展

    B.文化教育进步

    C.社会保障提高

    D.饮食结构优化

  • 8、“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颂扬的历史伟人是(  )

    A. 周恩来 毛泽东   B. 毛泽东 邓小平

    C. 邓小平 江泽民   D. 江泽民 胡锦涛

  • 9、“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的问题是

    A.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B.美国不承认其他各国在中国的既得特权,妄图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

    C.美国承认其他各国在中国的既得特权,努力援助清政府抗击侵略势力

    D.美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1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要实现这一“伟大的梦想”,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指(     

    A.坚持扩大改革开放道路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11、习近平同志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60多年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12、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们的生活中逐渐出现了KentuckyFriedChicken(KFC)、Inter-net、High-Speed-Railway(高速铁路)等新词汇,出现这些新词汇的背景是

    A.“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

    B.改革开放的实行

    C.“一国两制”的推行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3、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武昌起义的战斗情景

    B.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C.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D.皖南事变的战斗情景

     

  • 14、有人认为,“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做是黄海海战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其中在“黄海海面炮声”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是(  )

    A.戚继光抗击倭寇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邓世昌等官兵英勇战斗

  • 15、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后,蒋介石发来贺电说: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忠勇之气,益寒敌胆。蒋介石如此评价平型关战役,主要是因为(     

    A.它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

    B.它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C.它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D.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 16、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告独立,发动护国战争,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讨袁”的原因是

    A.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 B.袁世凯接受就任临时大总统

    C.袁世凯指使亲信刺杀宋教仁 D.袁世凯复辟帝制

  • 17、1978年《光明日报》掀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A.促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B.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C.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D.解放了人们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

  • 18、“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在读书人的呼吁下,皇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实行变法,其具体措施有

    A.废除科举制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颁布剪辫法令

  • 19、1981年6月6日,国家科委、农委在北京联合召开授奖大会,授予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等人特等发明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颁发的第一个特等发明奖。“□□□”应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

  • 20、某文献记载:“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该文献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海国图志》 D.《天演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百多万斤鸦片的是________________年6月,英国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

  • 2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________

  • 23、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 ______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______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 24、主张“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_______;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_______

  • 25、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扬了“螺丝钉”精神的人是______

  • 26、对号入座,勿张冠李戴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

    2)开创了用条约形式使列强掠夺、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的条约_____________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序幕的历史事件____________

    5)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7、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镇压________运动。

  • 28、前不久,中国海军舰队访问英国。有英国网友感慨道:“巨大的军舰……真遗憾,这是中国军舰,不是英国的。记得我们国家曾经侵略过中国”。近代史上,英国发动或参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29、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 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一五”期间,川藏公路、______、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 30、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1956年,在   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建成投产

    (2)1980年,我国设立   经济特区,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3)1988年,我国决定设立   经济特区,成为我国最大经济特区。

    (4)1978年,在安徽   县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拉开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探究题。纵观国共关系的发展史(1924—1949年),国共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某历史兴趣小组从以下角度对这段历史展开了探究:

    (两次合作)

    (1)从1924年到1949年,国共两党有过两次合作,请分别指出两次合作各取得什么成果?

    (两次分裂)

    (2)两次合作破裂的标志都是蒋介石发起的军事行动,请问第二次合作破裂的标志是什么?这次合作破裂,带来了什么后果?(从祖国统一角度作答)

    (新的合作)

    (3)你认为国共两党在21世纪应该怎样开展新的“国共合作”?

  • 3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血泪史,也是一部不屈的抗争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写出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及标志着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

    (2)北京作为清朝的都城,但却被两次攻占,写出相关的侵华战争

    (3)19世纪末,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的农民运动名称及相关战役

    (4)结合以上探究,谈谈你的感受

  • 33、回答下列解放战争和民族工业的有关问题。

    (1)抗战胜利后,国共进行了什么谈判?这次谈判签订了什么文件?

    (2)大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

    (3)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运动?状元实业家是谁?

    (4)近代国家举办的最高学府,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6月3日,北洋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口号分别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其主要影响。

    (2)五四运动爆发在何地?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6月3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一、二之间的关系。

    (4)综合所述,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