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下图是一位北京老人在展示自己从1953年起几十年收藏的历届选民证。一张张选民证见证了( )
A.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B.社会主义宪法得以实施
C.社会主义制度得到确立
D.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完善
2、漫画是历史真实的艺术表现。如图漫画所表达出来的信息是( )
1939年 《这一槌的滋味如何》
A.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宣告失败
B.打击中国正规军是日军进攻的唯一目标
C.日本侵略者实行“囚笼政策”
D.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打击日军
3、1956年是创造了许多共和国“第一”的年份。这一年,长春制造了新中国( )
A.第一块国产手表
B.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
C.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D.第一根无缝钢管
4、“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恨,全变则强,小变则亡”这是哪一派别的观点( )
A. 地主阶级顽固派 B. 洋务派
C.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5、《天朝田亩制度》是天朝领袖们富有创意的伟大作品,最能反映农民阶级的大同思想。下列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代表了底层民众最迫切的生存要求
B.这种理想社会在当时是可以实现的
C.描绘了“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蓝图
D.这种理想本身充满空想,脱离实际
6、洋务派认为“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他们最早的“徐图自强”的措施是( )
A.效仿西方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C.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D.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7、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出王进喜、雷锋、焦裕禄、邓稼先等英雄模范人物,抒写了无数改天换地的壮丽诗篇,形成了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时代精神。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
A.同仇敌忾、国际主义
B.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C.崇尚民主健全法制
D.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8、下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时局图》,它反映了( )
A.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B.中国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C.日本独霸中国局面的形成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实行公私合营
B.开展合作化运动
C.组织生产合作社
D.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10、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推翻军阀反动统治。军阀不包括
A.孙传芳 B.吴佩孚 C.蒋介石 D.张作霖
11、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为争取民族独立所做的抗争是( )
A.发动百团大战
B.发动淞沪会战
C.发动豫湘桂战役
D.发动长沙会战
12、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于1992年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两会会谈协议
D.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13、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的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
A.胡适
B.陈独秀
C.鲁迅
D.李大钊
14、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认为应该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两岸和平相处的共同政治基础是( )
A.一国两制
B.平等团结原则
C.政治协商原则
D.一个中国原则
1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各族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了主人。体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重要内容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6、历时4个多月,彻底破灭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17、《武汉赋》这样描述一桩历史事件:“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了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幢历史事件是( )
A. 张之洞参与的洋务运动 B. 康有为发动的戊戌变法
C.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D. 陈独秀发起的新文化运动
18、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19、1950年10月4日,《洛杉矶时报》报道:“美国今天承认,8月27日在朝鲜的联合国空军的两架美国F51歼击轰炸机因失误轰炸了中共靠近安东的简易机场。”可见中国抗美援朝的正义性是( )
A.维护国家安全,反侵略
B.援助朝鲜
C.发扬国际主义精神
D.保障东亚和平
20、毛主席写道:“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华人民共和国把“天堑”变成“通途”的建设成就是( )
A.宝成铁路
B.包兰铁路
C.青藏公路
D.武汉长江大桥
21、1895年4月_________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________》
22、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标志着______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党中央一举粉碎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国务院总理的是_________。
(2)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_________。
(3)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的是_________。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__。
24、1927年 12 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确立了“______、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5、1955年,全国掀起______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②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它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26、读图
(1)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在①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此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上图中①所代表的地名________。
(2)图中④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④为甘肃的________。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3)上图是两个历史人物合影的照片,该照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________
(4)照片中“下面人物”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国民政府陪都谈判。““下面人物” 是________。
27、1927年4月,_______________成立,它代表____________的利益。
28、请举出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涌现的代表我国思想潮流的刊物各一例。
(1)体现维新变法思想的刊物——
(2)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刊物——
(3)以“民主”“科学”为核心思想的刊物——
29、图A中①处河流的名称是______;图B所示人物在图A中②处壮烈牺牲,②处的地名是______。
图A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 图B 黄继光
30、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1947年刘邓大军______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31、古代世界人类文明的交流主要有哪两种方式?并各自举出两种方式的代表性事件。
方式一: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性事件:__________________
方式二: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性事件:__________________
32、写出与中国近代化探索相关的事件名称
(1)自强求富,开近代探索之先:
(2)变法维新,圆救亡图存之梦:
(3)三民主义,创民主共和之国:
(4)民主科学,启思想解放之门:
33、阅读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 屈辱的侵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
(1)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割让了哪个地区给英国?
(2)19世纪60年的一场大火让宏伟华丽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造成这次浩劫的侵略者是哪两个国家?
探究二 艰难的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革命最最终取得了胜利。
(3)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4)1924年,国民党召开一大,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请说出国共第一次合作中创办了什么学校?
(5)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为中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探究三 历史感悟:
(6)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怎样做?
34、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某校九年(1)班以“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28年的光辉历程”为主题进行探究学,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回望奋斗征程】
(1)请将时间轴中①、②、③处补充完整。
(2)中共一大开幕的地点在哪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意义?
任务二【取得民族独立】
材料一 抗战期间,中国以伤亡3500多万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寇150余万,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中国战场还牵制了日军近80%的兵力,对日寇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军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行了十四年奋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团结全国军民共同抗战,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对敌作战12.5万次,歼灭日军52万余人,歼灭大部分伪军。
——危兆盖《论抗战精神》
(3)材料一中“十四年奋战”的起点是什么事件?“敌后战场”的指挥中枢在哪里?中国人民能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一写出中国抗日战争在国际上的意义?
任务三【实现人民解放】
材料二 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变化情况(部分)
(5)观察材料二,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人数变化呈现什么特点?1946年一1948年,人民解放军人数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任务四【感悟艰辛历程】
(6)通过以上探究学习,谈谈你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感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