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有20%,20世纪6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仅剩9%。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大改造的影响 B.盲目垦荒和商业性的采伐
C.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环
2、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和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意味着
A.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D.西藏摆脱了殖民统治
3、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下图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A.近代中国大门开始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4、下表是台湾媒体整理的大陆领事馆近期救助台湾同胞的案例,这些案例( )
时间 | 事故 | 大陆大使馆做法 |
2018年9月 | 因台风台湾同胞被困日本关西机场 | 积极协助台湾同胞撤离 |
2018年8月 | 一名台湾女青年赴阿富汗旅行,因受骗流浪街头 | 及时对该青年提供救助 |
2017年9月 | 墨西哥发生强震,5名台胞被困 | 迅速赶到现场救援 |
2017年1月 | 巴塞隆纳发生恐怖袭击,2名台湾游客受伤 | 派员探望 |
A.反映了出国旅游的台胞人数越来越多
B.促进了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
C.说明我国政府坚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D.显示了国家维护主权的决心
5、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指出:“它雄辩的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此材料最能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
A.捍卫了亚洲地区的和平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相对和平的环境
D.提高了我国的军事实力
6、对京汉铁路个人罢工进行镇压并酿成惨案的军阀是( )
A. 张作霖 B. 吴佩孚 C. 段祺瑞 D. 冯国璋
7、中国近代文艺作品成就突出。下列文学作品与其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阿Q正传》 B.茅盾—《太阳照在桑干河山》
C.老舍一《骆驼祥子》 D.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8、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侵华日军在这里对中国人民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暴行。“这里”是指
A.北京 B.南京 C.武汉 D.南昌
9、在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4月在日本中国同日本签订了( )
A. 《马关条约》 B. 《南京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10、1919年,有这样的一群学生,痛殴卖国贼,除奸不惜死,来把国家救。用满腔的热血与辛勤的汗水,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11、下列企业属于洋务派后期创办的有
①福州船政局
②轮船招商局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湖北织布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2、签订《南京条约》
A.毁坏了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D.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1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 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B. 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D. 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14、《戊戌政变记》记载“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哺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上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戊戌变法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C.裁撤政府冗官冗员
D.广育人才,讲求时务
1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放火烧了圆明园的是_______侵略者
A.英国 B.英法
C.俄国 D.英法俄美
16、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
A.推翻清政府
B.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C.建立共和国
D.挽救民族危亡
17、某班拟举办“辛亥革命”主题纪念活动。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18、选取关键信息是识记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下列信息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的是( )
A.金田起义
B.洪秀全
C.“自强”“求富”
D.《天朝田亩制度》
19、以下学习主题归类不当的是( )
A.澳门回归庆~一国两制首次成功实践
B.“魔稻”袁隆平~首次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C.太空《东方红》~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D.戈壁蘑菇云~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
20、唐烨同学今年(2020年)清明节在爷爷的墓碑上看到“生于民国十八年…,殁于公元2020年…”的字样。已读大学的姐姐突然想考这个弟弟:“你说说爷爷一生共活了多少岁?”。唐烨告诉姐姐是
A.81岁
B.78岁
C.87岁
D.91岁
21、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________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________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22、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____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23、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一一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标志一一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一一
24、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________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5、1949年1月,______(战役)胜利结束,这场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1949年初,______(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26、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________ 、 ______和______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展开决战。
27、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_______宣告成立。《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8、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
(1)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__________。
(2)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3)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京剧《__________》。
29、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的皇家园林__________,被侵略军劫掠并烧毁。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贡献。1894年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__壮烈殉国。
30、________(会议)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________(会议)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1、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文艺复兴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2)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潮是什么?
(3)文艺复兴运动有何影响?
3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请回答:
(1)清朝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
(2)洗劫圆明园的是哪两个国家?
(3)《南京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分别带来什么影响?
(4)请写出在中华民族奋起抗争中的一位爱国人士和与他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5)面对列强的侵略和清朝的腐败,假如你是当时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33、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历经沧桑巨变。今天,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大国,航天科技取得了辉煌成就。
材料一:
(1)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两弹一星”是指什么?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一图C、图D人物分别在哪一领域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哪些精神?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对科技创新投入快速增长(见下图),总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3)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及表现。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你认为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的创新精神?
34、歌声歌颂共产党。
材料一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叫,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江西民歌《十送红军》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红军为什么要战略转移?这次转移历史上称之为什么?
(2)在材料一中的这次转移中,召开了哪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全力纠正了军事上组织上犯的什么错误?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中国共产党有何重大意义。
(3)这次战略转移的胜利,对中国革命来说,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二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黄河大合唱》
(4)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起点是哪一次事变?在这次事变后,牺牲在白山黑水间游击战争中的共产党员是谁?这次事变使中国丢掉了哪一片领土?
(5)材料二反映的这场战争全面爆发于什么事变?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哪次战役?这场大捷的指挥官是谁?这场大捷粉碎了一个什么神话?
材料三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呀呼嗨嗨。
——河北民歌《解放区的天》
(6)材料三中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感觉民主政府“爱人民”,党的“恩情深”,主要是因为1947年以后中共在解放区开展什么运动,这一运动对解放战争有何作用。
(7)在人民的支持下,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获得了哪三场战略决战的胜利,其中和平解放了哪一座城市?1949年4月,人民军队横渡长江,解放了哪座城市,这座城市的解放有何直接影响。
(8)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体会,你认为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是怎样的关系。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