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5年12月,蔡锷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伐袁世凯,发起护国运动,护国运动发生的原因是( )
A.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B.袁世凯公开践踏民主共和制,宋教仁遇刺
C.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袁世凯复辟帝制
2、下列条约中,清政府赔款数目最多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为了满足军士的贪婪,各国将领允许士兵在北京城无所顾忌地烧杀抢掠三日,古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蹂躏和摧残,地安门至西安门的房屋被焚毁殆尽,前门至东四牌楼也是满目荒凉……”材料描述的是( )
A. 八国联军的暴行
B. 英法联军的暴行
C. 沙俄的侵华行径
D. 日军旅顺大屠杀
4、“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这里的“它”是指
A.开国大典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制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万隆会议
5、史料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下图是川军战士王建堂在出川抗战前由其父王者诚赠送的“死”字旗,这份史料属于( )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
A.口述史料
B.实物史料
C.文献史料
D.影像史料
6、从《金刚川》《长津湖》到如今的《水门桥》,一个个有关抗美援朝的经典战役搬到了荧幕上。抗美援朝战争“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也付出巨大牺牲,这场战争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是( )
①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 ②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 ③大大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⑤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⑤
7、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如图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企业是
A. B.
C. D.
8、《武汉赋》这样描述一桩历史事件:“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了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幢历史事件是( )
A. 张之洞参与的洋务运动 B. 康有为发动的戊戌变法
C.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D. 陈独秀发起的新文化运动
9、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党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 )
A. 五四运动 武昌起义 B. 新文化运动 武昌起义
C. 中共一大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中共一大
10、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规定将中国哪一块领土割给英国
A.九龙司
B.新界
C.香港岛
D.澳门
11、胡夫金字塔修建时至少有10万人参加,花费了20年时间,意味着要对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和调用。这说明古埃及( )
A.文明走向衰落
B.成为强大封建帝国
C.外族入侵严重
D.法老权力至高无上
12、有人将1895年春一群举人的行动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这次行动是
A.成立强学会
B.创办《万国公报》
C.公车上书
D.戊戌政变
13、鸦片战争前,中国史没有国旗的。在中外交涉中,清政府见列强侵华战舰上均悬挂本国国旗,1866年,确定了大清黄龙旗为中国第一面国旗。这说明,列强的侵略( )
A.带给中华民族予深重的灾难 B.推动中国产生近代国家意识
C.促使国人探索救国救民真理 D.启发国人学习西方生活方式
14、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当年访华时,专门向长征英雄致敬,认为这是一次“人类意志极限挑战”的行动。下列属于长征精神的是
①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②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③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④不怕艰险、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的勃兴使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做社会调查,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这说明五四运动
A.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B.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
C.激发了民众的责任感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16、邓世昌是哪一次战争中牺牲的中华民族的英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7、“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该挽联反映的是
A.绍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南昌起义
18、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俄国
19、《日落紫禁城》中写道:“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一一变亦变,不变亦变,中国需变法图强。”这里的“几个读书人”中应该包括( )
A.梁启超
B.李鸿章
C.林则徐
D.陈独秀
20、如果把“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A.走进近代社会
B.揭开殖民帷幕
C.开启民主进程
D.构建文化殿堂
21、近代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世纪70年代,__________率清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地区;为实现国家统一,__________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率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实践,使祖国统一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
22、秦朝修筑了西起__________,东到_________的城防,蜿蜒万余里,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23、下图人物是____________,他的“____________”重要思想在中共十六大列入党章。
24、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自治区;2006年,( )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5、公元7世纪,______________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
26、______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______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7、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________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8、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_____。
30、中国各阶层民众抗战的主要情况。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表格里
代表人物
| 主要代表作
| 作用
|
冼星海
|
|
|
徐悲鸿
|
| |
| 发明联合制碱法
|
31、中国近代史上有许多转折性历史事件。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请谈谈你对此观点 的认识。《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的侵华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说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32、19世纪中后期,为挽救民族危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先后进行了不同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材料三:康有为虽然能把皇帝拉拢过来作为权力的法律来源,但他忽略了国家的真正权力是在太后手里这一明显的事实。他急于求成,毫不考虑变法对其他人的影响,他天真地相信在皇帝的支持下,能克服一切困难。他意识不到激进的变法实际上是对整个儒家统治的国家和社会的一场战争,最终只会激起来自多方面的强烈反对。
——摘自(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他们(维新派)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赫德
(1)结合材料一,请列举出这一历史事件中的的一位中央代表人物和一位地方代表人物。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场“自强运动”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的自强运动的特点。
33、实现中国梦,我们“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哪条正确道路?
(2)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哪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哪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3)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哪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哪一文件的通过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这一政治制度?哪一制度是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
(4)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其中,王进喜和焦裕禄分别有着怎样的美誉?他们身上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什么?
3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学生围绕“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三次巨变”这一主题展开了探究:
第一次巨变:社会形态的改变一一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开辟了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第二次巨变:政治形态的改变一一各族人民在事实上获得政治上的平等。
第三次巨变:经济形态的改变一一1978年改革开放,经过30年的努力,各族人民在经济上普获实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第一次巨变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名民族地区发生第二次巨变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为推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第三次巨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请列举其中两项举措。
(4)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和各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分析以上三次巨变,从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