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武威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讲到: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推翻帝制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民族、民权、民生

    D.领导工人运动

  • 2、按照“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实行(  )

    A.资本主义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封建主义制度

    D.新民主主义制度

  • 3、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七七事变

    B.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C.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

    D.德国突袭苏联

  • 4、“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国不发愁。”与这首歌曲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

  • 5、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固本乃可益国.”以下哪一洋务活动符合上述思想( )

    A.创办轮船招商局

    B.创办小型兵工厂

    C.成立三支海军

    D.创设京师同文馆

  • 6、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会议,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有关相关会议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中共一大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B.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中共三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

    D.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 7、阅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闭关锁国政策

    B.鸦片输入的激增

    C.《南京条约》的签订

    D.自然经济解体

  • 8、一位外国领导人在评价新中国的某项政策时说:“中国经过长期的流血革命,现在创造出了一条不流血而和平改造资本家的经验,这是有世界意义的。”他高度评价的是哪一项政策(  )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C.没收资本家企业

    D.推行公司制、股份制

  • 9、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

    A.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D.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 10、他的行动是中国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起点,是八闽大地的骄傲,也是国际禁毒史上堪称人类典范的第一座精神丰碑。“他”的事迹是

    A.收复台湾 B.虎门销烟 C.誓沉黄海 D.马尾造船

  • 11、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一场 ( )

    A.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B.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 反帝爱国运动   D. 思想解放运动

  • 12、以下条约中同时有割地、赔款、增开通商口岸三项内容的是(     

    ①《南京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辛丑条约》 ④《天津条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3、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由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组成的八国联军,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这一年”是指(

    A. 1840   B. 1900   C. 1894   D. 1856

     

  • 14、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本乃可益围”,其实践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A.创办福州船政局

    B.创办轮船招商局

    C.创办汉阳铁厂

    D.筹建新式海军

  • 15、“1860年,有两个强盗闯进了这里,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升腾的浓烟弥漫在北京上空,遮天蔽日,久久不散。”文中的强盗指的是

    A.日本侵略军

    B.英法联军

    C.俄国侵略军

    D.八国联军

  • 16、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历史。下面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侵占我国领土的情况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 17、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这里的“思想”是指(     

    A.封建主义思想

    B.自由主义思想

    C.资产阶级思想

    D.无产阶级思想

  • 18、在探究性学习中,某同学查阅了“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资料,他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19、为宣传维新变法,在上海创办了( 

    A.《时务报》 B.《民报》 C.《每周评论》 D.《新青年》

  • 20、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_____;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 22、____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________年开始执行。

  • 23、__________发动了西安事变。

  • 24、______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将台湾割让给它。

  •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3)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 26、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__建立;2015年。我国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

  • 27、公元前1500年,______人入侵并征服古印度,建立了_______制度。古代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____教的发祥地,创立时间为______

  • 28、请列举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割据时期主要的军阀派系和代表人物

  • 29、_______________提出了三民主义,_______________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

  • 30、_____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____年,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 32、2014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某校做了一期“聚焦中美35年”专题图片展,在文字说明部分,有这样的叙述: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33、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异同?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请你运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研学旅行——不忘党的初心)

    1)某班准备开展走访革命胜地,不忘党的初心的研学活动请你写出中共初心的起点(序号即可),介绍该起点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意义。

    (任务二歌声传颂激活红色基因)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

    ——长征组歌(节选)

    2)《长征组歌》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他们在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长征的胜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遗产?

    (任务三书信诵读感悟家国情怀)

    我虽一时不能回家,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卢沟桥事件后,今已两个多月了……我将以游击运动战的姿势,出动于敌人之前后左右各个方面,配合友军粉碎日敌的进攻……

    ——1937年左权写给叔父的家书

    3)概括上面左权家书中所体现的精神内涵。联系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配合友军粉碎日敌进攻的战役名称。

    (任务四数据分析——彰显群众力量)

    4)结合上面数据材料,简述人民群众为解放战争胜利所作的贡献,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任务五撰写短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5)根据上面材料信息,结合相关史实,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撰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至少能联系三个左右的史实,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