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日本
C. 美国
D. 法国
2、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在上海江苏、广东、浙江均是空白,反而形成了以沈阳、鞍山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区,以京津、唐为中心的华北工业区,以太原为中心的山西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工业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工业区,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工业区,以兰州为中心的甘肃工业区,以重庆为中心的川南工业区等。据此可知,一五计划
A.旨在促进中西部工业发展
B.实现了工业中心向西转移
C.推动了工业布局趋向合理
D.以重工业建设为主要目标
3、1985年3月11日的《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临汝县农村于1984年办起了股份式合作经济。“股份式合作经济,现已成为临汝农村经济的支柱。去年,全县各类股份式合作企业所创价值达到13000多万元。”由此可知( )
A.生产经营方式革新助推经济发展
B.经济体制改革由城市转向农村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不断调整
D.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体制确立
4、这所学校是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的,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这所学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这所学校”创办于( )
A.广州
B.上海
C.武汉
D.南京
5、朝鲜战争最惨烈的战役是( )
A.平型关战役
B.上甘岭战役
C.武汉会战
D.辽沈战役
6、某剧组拍摄《马关条约》签订后的中国社会场景你认为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
A.割占香港岛 B.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D.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地区
7、观察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 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8、下列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中国人为挽救国家颓势而进行的一场现代化的探索运动。这场运动追求的目标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
9、下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一军徽,那么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始于哪次历史事件?()
A. 辛亥革命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10、下图是1958年8月1日《人民日报》第1版刊登的一篇通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传统农耕技术的创新
C.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D.“左”的错误在全国泛滥
11、针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革新运动。这场运动提倡(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12、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近代史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之一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 D.蒋家王朝覆灭
13、如下图年代尺中,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 )
A. 开国大典 B. 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C. 西藏和平解放 D.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14、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B.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C.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D.1864年天京陷落
15、“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
A.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6、欣赏中国古代钱币也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观察下列钱币图,哪一项是秦朝统一为全国通行的货币
A.
B.
C.
D.
17、“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忽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1918年)诗人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其中的“新潮”指的是( )
A.实业救国
B.三民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民权与进化
18、下列历史事件与其发生时间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英国强占香港岛——1841年
B.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
C.《马关条约》签订——1901年
D.辛亥革命——1911年
19、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材料反映出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A.村民选举“海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20、“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同时又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材料描述的军事行动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挺进大别山 D.南京解放
21、鸦片战争后,英、_____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_____次鸦片战争。
22、为镇压________运动,帝国列强发动了侵华战争,后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________》。
23、新文化运动提倡“______”和“______”,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还形象地称它们为“德先生”和“赛先生”。
24、“南美解放者”------
25、20世纪60年代中期,______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6、背景: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________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27、中国人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______;二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______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4)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5)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人物。
(1)北伐期间,他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_______。
(2)面对西北边疆危机,他力主收复新疆,“尺寸不可让”_______。
(3)以“实业救国”为已任的“状元实业家”_______。
30、内容:大会总结了中共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________;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________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大会确立__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1、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走上了民族独立的和平发展道路,这一过程充满艰辛;中华民族独立后,在民族复兴大道路上相继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尊重。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70年代末,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实现富国梦的道路,“伟大的历史转折”指的是什么?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木路线”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3)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面对侵略的抗争和探索史。而近代化的发展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近代化的发展与救亡图存始终交织在一起。《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什么运动?后来支持维新变法的清朝皇帝是谁?
(3)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作出重大贡献,它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体现的是中国思想近代化,请回答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
3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近代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李大钊较为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文章
(4)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34、根据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以上四幅图片反映当时在农村实行的农业政策分别是什么?
(2)忽视了当时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的是哪幅图片所反映的农业政策?
(3)结合所学知识,给这四幅图片确定一个恰当的学习主题。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