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松原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若知袁之暴戾更甚于清,则又何苦膏血万户,以博一人皇帝之雄哉!所以宁死而不悔者誓与共和相始长耳。今袁背弃前盟,暴行帝制,解散自治会,而闾阎无安民矣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此文一出,爱国豪杰共同奋起,发动了(     

    A.二次革命

    B.北伐战争

    C.辛亥革命

    D.护国战争

  • 2、戊戍变法中创办的近代第一所高等学府是(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太学

    D.儒学

  • 3、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谈判取得的成果是

    A.成立了联合政府

    B.签订了“双十协定”

    C.实现了国内和平

    D.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 4、太平天国建立起与清朝相对峙政权的标志性事件(  )

    A. 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 西征胜利

    C. 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

    D. 北伐胜利

  • 5、《星火燎原》精选本中介绍:“周恩来、贺龙等人领导革命军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开启中国革命新纪元。”第一枪指的是

    A.秋收起义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南昌起义

  • 6、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工业化建设中,44个军工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的达35个,其他106个民用工业企业布置在东北的有50个,中部地区有32个,使我国形成了东北等八个工业基地。这反映出第一个五年计划(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C.改善了工业布局

    D.促进了国防的现代化建设

  • 7、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吃到的玉米.甘薯等粮食作物,最早引进我国种植是在(     

    A.元朝

    B.明朝

    C.唐朝

    D.清朝

  • 8、《人民日报》发表的某篇社论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形成。”“这里”是指(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 9、下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 10、“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两大口号,下列企业体现了洋务派追求“自强”目标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煤矿

    C.湖北织布局

    D.汉阳铁厂

  • 11、当代某位历史学家写道:“它使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12、1989年,邓小平谈到历史上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土地时说:“得利最大的是沙俄,以后延续到苏联。”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共割占中国多少领土(     

    A.54万平方千米

    B.96万平方千米

    C.120万平方千米

    D.150万平方千米

  • 13、“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的生产力……”这段话出处是1950年颁布的文件(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 14、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它的出版社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该出版机构的名称是

    A.三联书店 B.商务印书馆 C.新华出版社 D.外文出版社

  • 15、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著名将领是

    A.关天培 B.李鸿章 C.邓世昌 D.聂士成

  • 16、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中国共产党这样做的根本出发点是

    A.粉碎亲日派的企图

    B.为全民族的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C.力图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加剧国民党内部矛盾

  • 17、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这表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推广

    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为普遍共识

    C.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逐步扩大

    D.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取得新认识

  • 18、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它

    A. 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B.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D.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 19、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是

    A.四一二政变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七七事变

  • 20、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维新变法的是

    A. 曾国藩   B. 康有为   C. 邹容   D. 陈独秀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历史背景:______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 22、中国共产党成立于_____

  • 23、临时大总统: __________

  • 24、根据提示写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名称。

    (1)________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________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________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5、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   》,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 26、中共二大:________年7月在上海召开。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________。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推翻________,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____________。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____________的民主革命纲领。

  • 27、发展:时间:6月初,中心:___________,主力:___________

  • 28、请举出与下列历史战役特点相对应的战役名称或军事行动。

    (1)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2)粉碎日军迅速灭亡中国计划的战役        

    (3)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4)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 29、文革中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革命集团。

  • 30、新文化运动的最为重要阵地是《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创建民主共和,他和他的战友们经历了长期斗争,付出了极大牺牲。

    阅读后结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革命前期,孙中山创建了一个革命团体和一个革命政党,请分别指出。

    (2)革命政党创建后,革命志士相继发动起义。请列举两例。

    (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不少的成果。请列举两个。

    (4)结合教材谈谈你对孙中山的认识。

  • 32、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是什么?新文化运动包括哪些内容?简述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意义。

  • 33、中国近代化是当今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中两位代表人物。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略加深,农民阶级发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请说出这次运动的名称。

    (3)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们进行的运动名称是什么?他们高举的两面旗帜是什么?主要阵地有哪些?

    (4)中国近代社会探索近代化历程:19世纪60至90年代,学习西方技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学习西方制度;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请依次说出中国近代探索学习西方历程中的四次重大历史事件。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和探索史,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同时也书写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和勇于探索的不朽篇章。抚今追昔,能引起我们诸多思考,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材料二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材料三   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他们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请根据材料回答:

    (1)根据材料一所示的四幅图片,简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2)图四是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什么条约?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了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请列举两例有关史实。

    (4)结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有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