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德宏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报纸杂志可以承载历史沧桑。下列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报刊的是(     

    A.

    B.

    C.

    D.

  •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首要任务是

    A.制定共和国宪法

    B.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C.确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D.推行“一国两制”政策

  • 3、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是在(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人民公社化

  • 4、抗日战争中,中国独立抗击了100多万日军,到抗战胜利时,日本230万海外派遣军中有120万被牵制在中国,中国战场消耗了日本全部战争开支340亿美元中的120亿,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9万多人。这说明抗日战争

    A. 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C. 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D.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 5、电影《八佰》的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役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这场战役

    A.开始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打破日本三个月亡中国的迷梦

    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6、下图五四青年节的诞生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共二大召开 D.黄埔军校建立

  • 7、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演”、“淘汰”、“物尽”、“天择”等术语铺天盖地出现在当时的报刊杂志中,激励了许多中国人。最早将这些术语介绍到中国的人物是

    A.张謇

    B.康有为

    C.严复

    D.魏源

  • 8、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西北边疆、沿海地区受到列强的窥视,形势严峻。清政府为解决海防危机采取的措施包括(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建立新疆行省

    C.开办湖北织布局

    D.建立台湾行省

  • 9、小芳去承德围场旅游,当地导游介绍围场全称是“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这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体现。这一政治制度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D. 党代表制度

     

  • 10、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引发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

    ①虎门销烟 ②“亚罗号事件” ③换约受阻 ④“马神甫事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1、“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如图为新发展理念示意图,空白处应该是(     

    A.发展、共享

    B.环保、发展

    C.绿色、共享

    D.绿色、平衡

  • 1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农民战争,它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起义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其“新”体现在

    A.统治集团内部腐败、不团结

    B.大量提拔青年将领

    C.遭到清政府和列强的合力镇压

    D.借用宗教来维护统治

  • 13、报刊、图片、历史文献等都是历史的见证。如图所示的这些图文资料共同见证的历史是(     

    A.国共合作,打倒军阀

    B.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C.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D.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 14、关于下列企业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皆由洋务派官员创办

    B.都一定程度上抵制外来侵略

    C.均体现轻工业的发展

    D.都在“自强”的口号下兴办

  • 15、“从1974~1976年,全国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财政收入四百亿元……”。这则材料反映出文革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 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B.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 教育事业不够先进   D. 科学文化事业遭到摧残

     

  • 16、下列太平天国的各项活动中,主张学习西方、改革内政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C.严惩外国侵略者

    D.反对封建统治

  • 17、为了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顽强的救国探索。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技救国:詹天佑 B.实业救国:张謇

    C.文学救国:李鸿章 D.革命救国:孙中山

  • 18、张謇说:“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而后商贾有懋迁(即买卖货物)之资,有倍蓰(即数倍)之利。”这反映出他主张(        )

    A.民主共和

    B.师夷长技

    C.维新变法

    D.实业救国

  • 19、在一座城市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它是  

    A. 深圳 B. 上海   C珠海     D厦门

     

  • 20、下列有关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义和团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_______爱国运动,曾提出“_______”口号。

  • 22、1955年,周恩来参加(     )会议,在会上提出(“     ”)的方针,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 23、大跃进运动的主要表现是农业上的__________,和工业上的______________

     

  • 24、把法国大革命中的时间前的序号填在事件前的括号里。

    1789   制宪会议制定了宪法

    1791 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1793 巴黎人民攻占巴土底狱

  • 25、1905年成立的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险级革命政党。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政治纲领闹发为“民族””____”“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 2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_______。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_____________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的新时期。

  • 27、匹配题,将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A.南昌起义_____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八七会议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三湾改编_____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D.秋收起义_____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E.古田会议_____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F.国民党一大_____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

  • 28、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______》。1885年清政府成立______统一协调指挥各支近代化海军。

  • 29、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为克服1959-1961年的困难局面,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 30、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_____”;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____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什么?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结束的时间是?(具体到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 32、你能说说五四运动的性质吗?

     

  • 33、

    (1)请写出上图的名称。图片正中讲话的人是谁?

    (2)这个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

    材料一:1952年2月,河北保定市举行了全国瞩目的公审大会,宣判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死刑,立即执行。 刘青山、张子善都是老共产党员、党的高级干部,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为革命作出过一定贡献。革命胜利以后,他们在担任领导干部职务期间,却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挪用公款约200亿元,堕落成人民的罪人。案发后,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经过慎重考虑, 认为他们的腐败行为已经构成了重罪,情节恶劣、影响极坏。不处决不足以平民愤,同意判处死刑。

    材料二:1962年,他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当时的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为了摸清灾情,改变兰考面貌,他以身作则,亲自带队到灾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为抗灾防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刘青山、张子善被判处死刑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当时党和国家面临的内外困难。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根据材料二,概括“他”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继承和学习?

    (3)报据材料一、二中对以上历史人物的评价,你认为他们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