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海西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一部西藏当代史,就是一部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史;一部西藏当代史,更是一部政治制度、社会发展、经济民生实现历史性跨越的跨越史。那么西藏发展的起点是(       

    A.西部大开发

    B.新中国成立

    C.一五计划实施

    D.西藏和平解放

  • 2、有一首歌中唱道:“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歌词颂扬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 3、“一九四九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不仅是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而且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文中评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中华民国成立

    B.抗日战争胜利

    C.解放战争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 4、1954年,我国著名中药店“同仁堂”响应党的号召,成为首批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示范企业。该店完成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是(     

    A.公私合营

    B.实行合并

    C.参加生产合作社

    D.建立互助组

  • 5、2021年9月30日是我国第八个烈士纪念日,崇尚英雄、纪念英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抗日战争时期,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英勇作战的是(       

    A.杨靖宇

    B.赵登禹

    C.张自忠

    D.左权

  • 6、近代化的起步始于洋务运动,你知道洋务派兴办洋务的目的吗?

    A.发展军事,维护“闭关自守”的政策 B.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C.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抵制外国侵略 D.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 7、下图所示是西藏农奴获得解放后烧毁原农奴主剥削文契的照片。这张照片可能拍摄于

    A.19世纪三四十年代

    B.20世纪五六十年代

    C.19世纪七八十年代

    D.20世纪九十年代末

  • 8、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织出版社创作了大量连环画,涵盖了抗美援朝、工人生活、农民翻身、战斗事迹、英雄劳动、思想改造、破除迷信、科学知识、婚姻问题、儿童故事等方面。这一做法

    A.有利于教育民众

    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落实了双百方针

    D.为了开展扫盲教育

  • 9、下面两幅图说明我国(  

    A.参与国际事务的突破

    B.与美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C.主动开展全方位外交

    D.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 10、2019年11月27日,面对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流传的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存废”的争议,习近平秉持优秀政治家对问题本质的清醒判断和精准把握一锤定音:“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种说法可以休矣!”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是在(  

    A.筹建新中国时

    B.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时

    C.土地改革完成后

    D.改革开放后

  • 11、“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这段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体现在

    A.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 没有涉及政治改革

    C. 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程

    D. 创办一系列军事和民用企业

  • 12、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D.中国近代化探索层层递进、急遽深入的过程

  • 13、某校围绕“毛泽东开辟中国革命正确道路”主题开展实地研学旅行活动应该去

    A.井冈山

    B.上海

    C.延安

    D.南昌

  • 14、《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 15、1958年一位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他可能看到和碰到的情况是(     

    ①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②我国农村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③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④报纸上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 16、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多次国际盛会,如2008年在北京举行奥运会,2010年在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2014年在浙江乌镇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等。一系列国际盛会的成功举办的根本原因是

    A.统一大业的推动

    B.国防实力的增强

    C.对外交往的加强

    D.综合国力的提高

  • 17、王进喜、雷锋、焦裕禄、邓稼先等先进人物的共同之处是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巨大贡献.

    C.弘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

    D.推进了祖国统一

  • 18、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面史料反映了(     

    A.鸦片战争后中国领土被割占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领土被割占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 19、从1921年到2021年,100年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下面示意图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A.生死攸关

    B.开天辟地

    C.胜利曙光

    D.当家作主

  • 20、某校有几位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观点错误的是

    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C.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D.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1956年),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 22、请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与之对应的朝代后:

    (1)澶渊之盟

    (2)行省制度

    (3)郑成功收复台湾

    (4)《清明上河图》

    (5)《尼布楚条约》

    (6)交子

    (7)赵州桥 

    (8)马可波罗来华

    隋朝

    北宋

    元朝

    清朝

     

  •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了变法的重要性的维新志士是____

    (2)著有《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这一积极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作品的是____

    (3)在淞沪会战中率全营战士死守卫宝山的是____

  • 24、下列言语出自哪位历史人物之口。

    (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2)事已至此,义不独生,誓与全舰将士共存亡!  

    (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4)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5)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 25、1985年,我国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开辟为______区;2001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______的成员,开辟了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途径。

  • 26、下图人物是_________。他阐发的“______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 27、背景: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________,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________走私,发动侵华战争。________年6月,________战争爆发。

  • 28、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___________》。

  • 29、1860年10月,____对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

  • 30、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______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周恩来,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其卓著功勋彪炳千古,其崇高风范铭刻人心。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1927年)8月1日晚,周恩来主持参谋团委员会议,讨论南下行军路线问题。写出这一事件是什么?简述其历史意义。

    (2)周恩来同张学良、杨虎城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使团结抗日的局面在中国出现。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共为什么要提出这一方案?

    (3)根据近代史上的相关知识,周恩来的行动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的哪些内涵?你认为弘扬民族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

  • 32、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历经沧桑巨变。今天,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大国,航天科技取得了辉煌成就。

    材料一:

    (1)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两弹一星”是指什么?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一图C、图D人物分别在哪一领域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哪些精神?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对科技创新投入快速增长(见下图),总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3)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及表现。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你认为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的创新精神?

  • 3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列举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标志。

    (2)请从国内、国际两方面来说说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学习完中国近代史之后,应该有很多感悟,请你谈谈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该如何去做?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摘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材料二

    材料三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抗战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思想,总结了在统一战线方面的经验教训,并将我党的工作重点放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解放战争时期,在武装斗争的问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使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仅经过3年多的英勇奋战,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摘编自《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史实,说明1921年被看作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概括从“南昌”到“井冈山”,这一过程中国革命重心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