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下列实验中,所用实验方法不属于“转换法”的是( )
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
B.在正在发声的扬声器上撒上碎泡沫屑
C.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并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
D.固定在敲响大钟上的铅笔在纸上留下锯齿状曲线
2、一个圆筒状的薄壁瓶子内装满质量为m的某种液体,瓶底面积为S,瓶高为h。从瓶中倒出一部分液体后,情形如图甲所示,此时液面高度为h1;堵住瓶口将瓶子倒置,如图乙所示,此时液面高度为h2。若忽略瓶子的厚度,则瓶内所装液体的密度为( )
A.
B.
C.
D.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情景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图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能直接验证真空不能传声
C.图丙:观察到乒乓球会被发声的音叉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图丁:蝙蝠可以利用次声波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
4、下列关于光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看见地面上的课本
B.手影游戏
C.小孔成像
D.海市蜃楼
5、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数据中合理的是( )
A.步行速度约为1m/s
B.体重约为1000N
C.身高约为160dm
D.1秒脉搏跳动约为5次
6、如图所示是石蜡和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石蜡的熔化曲线,其熔点为48℃
B.甲图段海波的状态是液态:
C.乙图表示非晶体的熔化曲线,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D.甲图是海波熔化曲线,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持续吸热
7、小茗同学对物态变化中四种现象的阐述错误的是( )
A.在长时间戴口罩后,口罩内侧逐渐出现小水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阳好读书”这句诗中的“霜”是凝华形成的
C.夏天吃冰棒时偶尔会有冰棒粘嘴的现象,“粘” 是因为发生了凝固现象
D.舞台上喷洒干冰后雾气飘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雾气属于“升华”现象
8、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B.乙图中两列声波的音色相同
C.丙图中发声的扬声器旁边的蜡烛在摆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中可以通过改变杯中的水量来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9、密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某高铁站候车大厅顶部采用密度更小的膜可减轻质量
B.C919客机采用的新一代结构材料——铝锂合金,具有密度更小、强度更高的特性
C.农业上用合适密度的盐水把饱满结实的种子选出来
D.制作电影中的房屋垮塌特效时,常采用泡沫塑料道具,其密度比砖石的密度大
10、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长度的单位应该是厘米( )
A.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
B.教室的宽度约为60
C.小明的身高约为1.68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11、小孔成像现象最早被《墨经》记载。下列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水中倒影
B.雨后彩虹
C.立竿见影
D.海市蜃楼
12、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
A.与路程成正比
B.与时间成正比
C.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13、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消防安全演练,当听到警报声时,学生会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学过物理的同学都知道,当火灾发生时,之所以捂鼻、弯腰行走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 )
A.温度高,密度小,聚集在房间上方
B.温度低,密度大,聚集在房间下方
C.温度高,密度大,聚集在房间下方
D.温度低,密度小,聚集在房间上方
14、小红在马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小红身边超越的汽车
15、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如图是远处物体在某人眼睛里成像的光路图,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的透镜分别是( )
A.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1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2.5克食盐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此时他应该( )
A.增加砝码
B.减少砝码
C.增加食盐
D.减少食盐
17、太空授课时,王亚平用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做演示,“冰墩墩”从地面被带到太空,它的质量( )
A.变小了
B.变大了
C.变为零
D.不变
18、关于重力和质量的关系,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某位置处,同一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将10kg物体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其质量和重力都要变小
C.天平和测力计在月球上将无法正常使用
D.1kg等于10N,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1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这首诗中蕴含许多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月亮和渔火都是光源
B.诗人是根据音调分辨出钟声和乌啼
C.月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D.钟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钟声主要是通过水传播到客船
20、在学校的元旦文艺晚会上,初一(10)班的同学们用洪亮的歌声演唱歌曲《歌唱祖国》。演唱中涉及下列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优美的歌声是通过大地传播的
B.老师可以通过音色分辨出是哪位同学在唱歌
C.“洪亮的歌声”指的是响度大
D.唱歌时声带振动幅度越大,歌声传播的距离越远
21、如图是某酒店门前的测温机器人,它可以测量面前人体的温度,并能记录人的影像。只有它发出“体温正常”的声音后,人才可以进入酒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线进行测温的
B.机器人记录人的影像和投影仪原理相同
C.听到“体温正常”才可以进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人进入酒店远离时,机器人屏幕上人的影像会变大
22、如图所示,小明查阅了坪山区某日天气预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逐时预报 日出06∶50 日落17∶38
时间 | 8时 | 9时 | 10时 | 11时 | 12时 | 13时 | 14时 | 15时 | 16时 | 17时 | 18时 |
温度 |
A.可用体温计来测量该日的温度大小
B.该日让人体感最舒适的时刻应该是上午8时
C.图中的温度单位符号是错误的
D.该日8时至18时期间,液体的蒸发速度不变
23、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形成了OA、OB和OC三条光线(箭头未画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PQ的下边是玻璃
B.MN的右边是玻璃
C.折射角为38°
D.折射角为30°
24、金秋体育节上,八年级同学接力赛的精彩表现赢得全场的欢呼,跑赛过程中,若说运动员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 )
A.看台上的观众
B.手中的接力棒
C.终点的计时老师
D.比自己快的运动员
25、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条100m宽的林带可降低20-25分贝,从减弱噪声的途径看,这是在________中降低噪声的。
26、如图是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_____(填物态变化).停止加热,并在玻璃片上撒上一些冷水后,发现在干净的玻璃片下表面析出的碘晶体比在容器壁上的碘晶体_____(填“多”或“少”).
27、如图,斜面是一种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的简单机械,沿斜面拉动木块时,为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应尽量使木块做____直线运动。若物重10N,斜面高0.4m,拉力为5N,斜面长1m,则此斜面机械效率为_______。
28、如图,保持入射光方向不变,向水槽中注水,水槽底部O点的光斑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继续沿水槽注水,折射角的大小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9、雨后的天空,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________现象,早在十九世纪,物理学家牛顿就设计了实验研究此现象,只要在太阳光下加一个________镜就能完成.
30、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将300N的重物匀速提升3m,已知动滑轮重3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大小为_______N,绳端移动的速度为_______.
31、一辆质量是2×103kg的汽车不慎陷入泥泞地面,汽车司机组织人们用如图的滑轮组将汽车拖出。已知整个过程中,水平拉力F是600N,汽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3m,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______N,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m。
32、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四个棋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最下面的棋子被尺快速打出时,上面的三个棋子会_______,原因是上面棋子_______,会保持原来的_______状态。
33、填写适当的单位:教室高为350______,头发的直径为70 ______。
34、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
35、同学们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用到的器材如下:酒精灯、铁架台、烧杯、温度计、秒表、硬纸板、石棉网等。
(1)如图甲,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烧杯底部,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为了准确测量水温,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选填“将温度计上移”或“将石棉网下移”);
(2)改正错误后,同学们重新进行实验,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某同学记录的数据如表,请在图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9 | 99 | 99 | 99 |
(3)由画出的图像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沸腾前,水不断吸热,水的温度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沸腾过程中,水不断吸热,水的温度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4)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中使用中心有孔的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_;
(5)实验中,他们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6)水沸腾后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______;
(7)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分别测得水的沸点为99℃、93℃、102℃,有同学猜想可能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验证这种猜想是否正确:______。
36、小明乘汽车去60 km外的杭州.一路上,车上速度计指针从未超过图甲所示的位置.
(1)到达杭州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2)为监控车辆是否超过规定的最高车速,交通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测速原理如图乙所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检测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4 s,第二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 s,两次信号发出时间间隔是1 s,则被测汽车速度是多大?(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且保持不变)
37、冬季来临,武汉市疾控中心向广大市民发出提醒:要提高防病意识,继续保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小红同学的妈妈准备步行去离家1.8km的某大型超市买一些抗疫物品,已知小红妈妈步行的速度约1m/s,买回的物品中有一壶75%、2500mL的酒精消毒液,如图甲所示,产品详情如图乙所示,小红通过查资料知道,“75%”是指酒精体积与酒精消毒液总体积的百分比,已知壶中酒精消毒液的质量为2.12kg(忽略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
(1)小红妈妈从家里步行到该大型超市所需时间约多少min?
(2)这壶酒精消毒液的密度是多少kg/m3?
(3)小红同学阅读乙图标定的产品详情得知:酒精消毒液中的酒精含量应该在75%±5%之间(即其所含酒精的体积应占酒精消毒液总体积的70%~80%),请通过计算说明:小红家买的酒精消毒液中的酒精含量是否与乙图上标定的规格相符?
38、质量为48kg的小华同学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自行车质量为12kg,车胎与地面总的接触面积为40cm2,则
(1)小华和自行车的总重力为多少牛?
(2)小华骑在自行车上时,自行车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少?
39、港口和机场常用传送带运送行李,旅客的行李箱会随着传送带一起斜向上匀速运动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行李箱所受的摩擦力f的示意图。
40、请画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2kg的物体所受到的力。
41、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一盏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请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O为电灯重心)
(2)如图乙所示,画出被拉长的弹簧对手指的弹力的示意图;
(3)如图丙所示,画出木块A沿光滑斜面上滑时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