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中的“公”指的是
A.谭嗣同
B.宋教仁
C.蔡锷
D.梁启超
2、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国本乃可益固。”以下措施中与李鸿章这一认识相关的是( )
A.引进武器装备
B.创办民用工业
C.建立近代海军
D.建立新式学堂
3、《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 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 B. 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C. 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D. 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4、2019年12月17日下午,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以科技创新引领海洋强国建设,近代我国进行大规模海防建设开始于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黄海海战
D.百团大战
5、下图反映了1978年-1982年我国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国有企业改革的开展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
6、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下列发生在南京的重大历史事件有:
①《南京条约》的签订
②中华民国的成立
③日寇制造的最大的一次集体屠杀
④《双十协定》签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大跃进运动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
8、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归于尽。”有此场景的史实是
A. 丰岛海战
B. 威海卫战役
C. 黄海海战
D. 虎门销烟
9、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概括为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10、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刊发厂长、经理的呼吁《请给我们“松绑”》:“现有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手脚,企业处在只有压力,没有动力,也谈不上活力的境遇……”从此,经济领域开始( )
A.试点包产到户
B.国有企业的改革
C.建设市场经济
D.设立自由贸易区
11、《南京条约》将中国的哪个岛屿割让给英国?
A.台湾岛 B.香港岛 C.海南岛 D.澳门岛
1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献身变法,临刑时激昂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近代维新志士是( )
A.林旭
B.康广仁
C.谭嗣同
D.杨光第
13、“它的诞生,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它的诞生”指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
D.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4、与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最主要的贡献是
A.确定了党的名称 B.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C.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D.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15、中国历史上年号纪年法和纪元方式的变化往往与统治者的变化、政权的交替有关,某学生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查到(如图)一份日历。请问日历上这一天发生了什么大事( )
A.北平和平解放
B.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的协定
C.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D.中共七大召开
16、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战争是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鸦片战争
17、翻开南京的近代史,一道道疤痕让人触目惊心……有人说:“近代史开始于南京,结束于南京。”其中“开始于南京”指的是(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太平天国定都于此
C. 中华民国的建立 D.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8、下图是国民党在广州创办的某军校的图片。孙中山创办该校的主要目的是
A.进行北伐战争 B.培养爱国精神
C.挽救中国的危亡 D.打倒列强除军阀
19、某同学分类梳理了中国近代历史人物,其中_______处应填写的是
A.邓世昌 B.严复 C.秋瑾 D.黎元洪
20、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提出了科学的革命纲领或者口号
B.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并建立了政权
C.提出了学习西方改革内政的主张
D.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21、_______ 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 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_______在延安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
22、拉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是______,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是______。
2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由此拉开了序幕。
24、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1954年,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__________
(2)1978年中共十三大会议期间,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__________
(3)1997年7月1日,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首次成功实践。__________
(4)1964年,我国成功引爆了第一颗氢弹,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__________
25、探究题:
中国近代史交织着两条主线: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抗争、探索。根据你所学知识,按照序号将下表补充完整。
侵华战争 | 签订条约 | 中国人民抗争 | 中国人民探索 |
鸦片战争 | ② | 三元里人民抗英 | 魏源《海国图志》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天津条约》等 | 太平天国运动 | ④ |
① | 《马关条约》 | 黄海海战 | 戊戌变法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辛丑条约》 | ③ | 辛亥革命 |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26、抗击八国联军:义和团在________一带阻击敌人,八国联军撤回天津。同时,各国联合舰队攻占大沽炮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________对外宣战。在北京,义和团围攻____________和________使馆区。天津的义和团在________火车站与侵略军展开激战,并炮轰紫竹林租界。在天津保卫战中,________壮烈殉国。
义和团运动结果:1900年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________西逃,途中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27、在戊戌变法中,矢志为变法献身,并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人物是________。
28、1951年,以______为首席代表的西藏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促成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1976年,叶剑英、华国锋一举粉碎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十年文革浩劫。
29、“___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_____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30、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1923年2月,___________,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教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31、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2)材料二中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条款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
32、同盟会的纲领?
33、列举解放战争期间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所取得的成果。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自杨国宇主编《近代中国海军》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北洋水师这艘军舰的英勇事迹。
材料二 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17日下午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交接入列仪式,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为“17”。
——新华社三亚2019年12月17日电(记者李宣良、黎云)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现代海军的发展情况。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