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随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是签订某条约的相关史实,“某条约”应是

    A.《瑷珲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 2、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 国有企业改革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民主与法制建设

    D. 土地改革

  • 3、为争取全国抗战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准备了条件的大会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 4、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建设有了巨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综合国力的提高

    B.政府的重视

    C.广大官兵的努力

    D.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 5、“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与张少帅(即张学良)有关的历史事件足(   )

    A. 九一八事变   B. 台儿庄战役   C. 重庆谈判   D. 西安事变

  • 6、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毛泽东谈论的是(  )

    A. 井冈山会师   B. 西安事变

    C. 中共七大   D. 重庆谈判

  • 7、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诗人、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京大学任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字专指代第三人称女性,并得到了鲁迅等人的大力赞扬。从此,“她”字和“他”字开始并用。此事表明新文化运动

    A.提倡男女平等

    B.主张文学革命

    C.提倡科学精神

    D.宣扬法治观念

  • 8、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频繁遭受列强的侵略掠夺,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清政府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 9、“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段经典之词出自于

    A.毛泽东

    B.朱德

    C.陈毅

    D.周恩来

  • 10、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这里”是(  )

    A. 南昌 B. 南京 C. 井冈山 D. 延安

  • 1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历史事件与孙中山有直接关系的是(       

    ①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建议     ②成立兴中会     ③直接指挥武昌起义     ④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2、赫德:“皇帝方向是正确的,但他的顾问们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该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广泛群众基础

    B.经验不足急于求成

    C.顽固守旧势力强大

    D.将希望寄托于光绪

  • 13、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主要方式是

    A.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B. 在南京国民政府内合作

    C. 国民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共产党

    D. 在中华苏维埃政府内合作

  • 14、中国近代史上,列强通过下列哪一条约强迫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天津条约》

  • 15、十九世纪中后期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沙俄

    C.日本

    D.德国

  • 16、2016年,面对新形势,中国人民解放军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成立了(     

    A.五大战区

    B.八大军区

    C.陆海空三军

    D.导弹部队

  • 17、“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一伙殖民强盗攻陷北京,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这伙殖民强盗是  (  )

    A. 英国军队   B. 法国军队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 18、《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所提出的主张都没实现,其根本原因是

    A.无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太平天国政权不稳定

    C.太平天国“内乱”

    D.脱离中国当时的实际

  • 19、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大会召开的时间是1922年7月②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③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④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南京静海寺安置着一尊高1.842米的警世钟,钟身铸有“前师不忘,后事之师”八个大字。该钟警世的“前事”是指(  )

    A.《南京条约》签订

    B.洋务运动失败

    C.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D.国民政府垮台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下图是经济特区示意图,在图中相应方框内填入下列城市对应的字母代码。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 22、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____领导科研团队在极其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由于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她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23、1935年在北平爆发的“______”,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 24、首都: __________

  • 25、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这个条约对中国的最大影响不是赔款,不是割让香港(岛),而是五口通商。”“这个条约”是

    (2)近代史上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3)在中国近代史上,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极大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的条约是

    (4)在中国开设使馆界的不平等条约是

  • 26、

    此人是   创办《   》,掀起 运动。

     

  • 27、1946年,____(人物)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1948年,_________(战役)在林彪、罗荣桓的指挥下,成功解放东北全境。

  • 28、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在方面交通方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______路。

  • 29、同仇敌忾,全民族抗战是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1)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________

    (3)冼星海作曲的《________》,气势磅礴,体现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 30、在大庆石油大会战中,________发扬了艰苦创业、不怕困难的精神,被誉为“铁人”。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科技发展与创新改革推动时代的进步,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中国古代文明科技)

    材料一:“司南”最早出现在战国末期《韩非子》中,有一句“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意思很明确,国君是靠司南定方位的。怎么定呢?东汉王充《论衡》有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这句话,学界可没少花气力,文字学、训诂学、版本学、模拟复原试验等等,近几年终于有了比较大的突破。

    (1)材料一中的发明,在我国什么时期开始应用于航海?在探寻新航路时期,它被应用于远洋航海后,它叫作什么?

    材料二: 在明朝时期,宋应星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工业技术等创作的著作,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材料二中,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西方近代文明科技)

    材料三: 这次革命率先开始于棉纺织工业,确立了现代工厂制度,使用了新的动力,出现了新的交通工具。这次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创新。

    (3)材料三中的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在这次革命后让人们步入什么时代?

    材料四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成为这个时期最显著的成就。在同时期,各国科学家都发明了与电力有关的发明,人们开始步入“电气时代。”

    (4)使人们步入“电气时代”是哪次革命?请列举一例这时期发明的跟电有关的发明。

    (5)在这次革命中出现了新的应用动力技术是?

    材料五: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标志着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

    (6)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7)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下如何理解“科技是把双刃剑”这句话?

  • 32、材料一: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的新中国并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20世纪中国社会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变。--《中国共产党简史》材料二: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在20世纪实现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了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

    解说词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别写出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时间和标志性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一年召开的哪次重大会议作出的决策而开始的?这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这次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国人“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 33、概述戊戌变法对我国近代思想领域的影响,分析其失败的原因以及得到的启示。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观察下边《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太平天国起义的地点:金田

    B. 太平天国运动的都城:天京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