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云林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深港两地之间仅一桥之隔,每天有数以万计的香港居民经过罗湖口岸来往深港两地,为人们带来香港社会的消息。伴随着香港加工制造业的大举内迁,现代企业文化渗入深圳,给深圳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使人们的精神面貌为之改观。在许多方面香港对深圳的影响,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以下对于这种状况,分析正确的是

    A.有助于推动深圳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

    B.相关加工业制造大量内迁,带来了极大的环境污染,应予以抵制

    C.香港长期受资产阶级腐朽文化影响,应在思想文化上全盘否定

    D.深圳经济完全依靠香港的带动

  •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   )

    A. 公私合营   B. 合作社   C. 赎买政策   D. 合资制度

     

  • 3、在中国近代史上,携带棺材行军,誓死抗击俄国侵略,收复新疆的清朝爱国将领是(   

    A. 邓世昌   B. 左宝贵

    C. 林则徐   D. 左宗棠

     

  • 4、抗美援朝的司令员是谁(     

    A.黄继光

    B.邱少云

    C.彭德怀

    D.毛泽东

  • 5、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黄海海战 B.丰岛海战 C.威海卫战役 D.旅顺大屠杀

  • 6、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这次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确立了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制度。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中共七大

  • 7、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生意大受影响,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商品数量也大大减少。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吸引了私人资本投向近代民用工业

    B.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C.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

    D.达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

     

  • 8、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学习的主题是(     

    A.清政府的自救历程

    B.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 9、“中世纪欧洲学校教育混乱而重复,各种年龄的年青人与一位教师坐在一起。14世纪后,逐渐出现了按年龄和程度分班级,每班有不同的教师,学生定期升级,并增加了希腊文的学习。”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人文主义的复兴

    B.罗马法的重生

    C.城邦民主政治的复活

    D.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 10、八一起义纪念塔上的军旗雕塑(如图)格外引人注目,仿佛提醒着每一个人——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座纪念塔位于(       

    A.南昌

    B.南京

    C.武汉

    D.北京

  • 11、1875年8月,清政府任命郭嵩焘(中国首位驻外使节)为驻英公使的消息传开后,有人编出一副对联∶"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湖南士绅更是提出要开除他的省籍。这表明当时( )

    A.落后的思想观念阻碍近代化进程

    B.知识阶层爱国意识增强

    C.清政府外派使节不得人心

    D.郭嵩焘不爱大清国,是卖国贼

  • 12、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生主义思想的是( )

    A.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 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 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 13、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在20世纪末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成功地实践了邓小平同志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的前提是(  )

    A.一个中国的原则 B.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 D.和平统一

  • 14、在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A.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朽——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结束

    B.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亚罗号事件”

    C.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

  • 15、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求富”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开设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创办福州船政局

    C.成立轮船招商局

    D.设立同文馆

  • 16、“他起于政府,建立起新政府,颁布的《民法典》成为许多国家民法参照蓝本。在战场上,多次大败反法联盟,于1804年,经公民投票加冕称帝,将法国变为帝国。”这里“他”是(   )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林肯 D.拿破仑

  • 17、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结论逻辑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马关条约》签订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B

    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

    五四运动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D

    中共一大

    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A.A

    B.B

    C.C

    D.D

  • 18、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该奏折叙述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 19、下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中国近现代史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卡片,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时期                       主题词

    1921~1935                 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1949~1956                 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58~1960                 急于求成,严重失误

    1961~1965                             

    A.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B.分田分地,土地改革

    C.全面调整,初见成效

    D.民主践踏,法制破坏

  •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将下列伟大思想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acb

    B.cab

    C.bca

    D.cba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结果:战争终以中国的________结束。

  • 22、在中国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_____

  • 23、国家通过( )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 )政策,这种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 24、史海拾贝

    近代中国人在面对西方侵略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抗争。观察下列图片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填空。(把答案写在本题后相应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三民主义为指导,终结帝制树新风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________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为________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地点

    (1)组织强学会——

    (2)革命团体兴中会建立——

    (3)北伐战争的两个主要战场——

    (4)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5)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 28、结果:武汉陷入三面包围之中,中国军队有序地撤出____

     

  • 29、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 30、1840年爆发的________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完整独立的主权开始。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古代世界人类文明的交流主要有哪两种方式?并各自举出两种方式的代表性事件。

    方式一: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性事件:__________________

    方式二: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性事件:__________________

  • 32、《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有哪些?

  • 33、综合探究题。

    中共十九大吹响了全党全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

    (1)说说“中国梦”提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什么奋斗目标?

    (3)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国梦”两者有何关联?

    (5)列举我国构建开放型新体制的具体表现(至少举2例)。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其中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历史证明,理论创新是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先导,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制度建设】

    材料一   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开展,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基层民主活力增强,爱国统一战线巩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

    ——习近平:中共二十大的报告

    (1)我国践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有何意义?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现象”提供制度保障的两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理论创新】

    材料二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

    ——习近平:中共二十大的报告

    (2)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请列举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创新方面的成果各一例?(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要概括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

    【祖国统一】

    材料三   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为实现材料三中“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这一构想的前提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