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于( )
A.1911年
B.1921年
C.1949年
D.1978年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是( )
A.四项基本原则
B.经济建设
C.改革开放
D.自力更生
3、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的探索历程。其中学习西方“思想”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它是对日抗战期间太原会战中的一场战役,历时一个月,战场范围达数百里,一举歼灭板垣师团辎重队1000多人,击毁汽车100余辆……它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材料中主要论述了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万家岭战役
D.豫湘桂战役
5、中共“八大”成为中国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主要是因为( )
A.提出 1958 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
B.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C.科学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D.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6、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7、军种是军队在其组成上,依据主要作战空间、使命和武器装备所划分的基本种类。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新建的军种是
①陆军②海军③空军④第二炮兵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8、以下不属于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的一项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汉阳铁厂
9、当代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已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它”是指(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
10、下列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的部分内容,其中最能反映列强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的条款是(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C.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
D.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1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12、构建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图横线处代表的历史人物是( )
A.石达开
B.李秀成
C.洪秀全
D.陈玉成
13、“文化大革命”是( )
A. 发生在中国文化领域的一场革命
B. 席卷中国各个领域的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C. 一场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D. 中国历史上成绩与问题并存的革命
14、新中国建立初期,党中央决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一国两制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按劳分配制度
15、义和团重创八国联军的战役是( )
A. 虎门战役 B. 大沽口战役 C. 青浦战役 D. 廊坊、杨村战役
16、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这份“礼物”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7、下列关于台儿庄战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后第一次大规模抗击日军侵略的战役
B.歼灭日军4万人
C.台儿庄战役总指挥是彭德怀
D.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18、抗日战争期间,轮船招商局员工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兼程,抢运人员物资入川,千方百计开展敌后军事运输与商货运输,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竭尽了全力。这一史实能说明的观点是( )
A.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B.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相互配合
C.敌后战场取得辉煌战绩
D.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9、下图是徐中约所著《中国近代史》目录部分内容,在第十三章13·2中可以查阅到的史实最有可能是( )
第十三章 13·1 日本侵占台湾,1871—1874年 13·2 俄国侵占伊利,1871—1881年…… 13·3 争夺安南的中法战争,1883—1885年……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签订《马关条约》
D.取得镇南关大捷
20、下面是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其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种类 | 1950年 | 1951年 | 1952年 |
粮食 | 13213 | 14369 | 16392 |
棉花 | 69.2 | 103.1 | 130.4 |
A.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B.进行了土地革命
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开展了土地改革
21、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2、1895年,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_________战线;_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4、世界的法制历程,历尽千载风尘,吐故纳新绵延不绝,法制社会人心所向。在两河流域,出现了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 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
25、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上来,实行_____的历史性决策。
26、1898年9月28日,______、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______、蔡绍南领导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7、(1)建国后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转折点的会议是________。
(2)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的总理兼外交部长是________。
(3)我国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
(4)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是________。
(5)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是________。
(6)筹建新中国时,确立了我国的国歌是《________》。
(7)标志祖国大陆获得基本统一的事件是________。
(8)新中国成立时,制定《共同纲领》的会议是________。
(9)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________”战略布局。
(10)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________。
28、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历了四个时期.请写出下列各个时期的时间。
(1)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渡时期( )
(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
(3)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
(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29、填写下面年代尺上A、B处的信息。下图所示揭示了中国近代史的哪条线索?
A:________B:_________
线索:__________________
30、从1961年起实行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是________。
31、想一想:三民主义与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是什么?
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该纲领后又被解释为三民主义学说。
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三民主义与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是什么?
32、(题文)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出相关的人物。
(1)他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
(2)他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直至壮烈牺牲——
(3)党的好干部一一
(4)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3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关系对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十分重要。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51年以谁为首席代表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为新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请写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修建的,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联系的公路两例。
(3)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2006年全线通车,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铁路是什么?
(5)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民族关系。
34、寻访抗战足迹。
(考察内容)了解中华英雄儿女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的奋斗历程,见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考察地点)宛平城(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赵登禹墓等)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
(资料整理)
序号 | 资料摘编 |
① |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
② |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蒋光鼐、蔡廷锴率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奋勇抵抗。 |
③ | 1937年7月26日,赵登禹在南苑指挥部队抗击日军;与日军血战六小时,后壮烈殉国,年仅39岁。 |
④ |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接受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改编命令,将所辖西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
⑤ |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
⑥ |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一系列战役。 |
⑦ | 1938年3月,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战。 |
⑧ | 1943年春天,焦庄户人民开始利用地道展开抗日斗争;几年间形成了能打能防的战斗型地道网。 |
⑨ | 1940年,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在华北对日军发动“百团大战” |
⑩ | 白求恩(1890~1939年)加拿大人,1938年初为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率加美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他用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为八路军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 |
(主题研究)
(1)阅读“资料摘编”,参照示例,确定两个主题将能够体现该主题历史资料的序号填写到表格中相应位置(不得选用示例中的主题和材料)。
主题 | 体现该主题资料的序号 |
示例:A国共合作抗战的实现 | ④、⑤ |
B |
|
C |
|
(2)根据整理的资料,结合所学,概括抗战胜利的原因。
(升华与感悟)
(3)请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寻访抗战足迹”后的感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