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报纸、杂志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刊
B.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C.陈独秀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D.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李大钊文章,系统宜传马克思主义
2、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准备,为新的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新的革命斗争”是指( )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武昌起义
3、为了实现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经过中国共产党不懈的努力,国共两党达成协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改编为
①八路军②红军③解放军④新四军
A.①⑦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
A.1949—1953
B.1956—1960
C.1952—1956
D.1953—1957
5、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有关的事件是( )
A. 五四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中共一大 D. 新文化运动
6、“文化大革命”时期,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但我国大量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依旧不畏艰难、刻苦攻关、坚持工作,取得了大批重要科技成果。这一时期的成果不包括( )
A.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成功培育出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7、下图是某同学在“研学旅行·红色记忆”考察活动中,拍摄的一件革命文物。这一文物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农民支援前线用的独轮车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8、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近代中国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
A. 《资政新篇》 B. 《共同纲领》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9、2022年4月8日,习近平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冬奥梦’和‘中国梦’精彩交织……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接续奋斗的昂扬激情!”“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和谐安定
10、最能说明甲午战后外国势力深入内地的是( )
A. 割占辽东半岛 B. 增开重庆等地为通商口岸
C. 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投资建厂 D.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11、为了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死气沉沉的状况,我国进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B.增强企业活力
C.改变企业所有制形式
D.改革国有企业
12、“他们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由此,他们的努力只不过造就了散落在一个传统国家的一些新派孤岛而已”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13、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③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④甲午中日战争后,其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这一诗句形容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15、“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开门。”这首打油诗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一二·九运动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16、1872年至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3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这些留美学生回来后,绝大多数人热心报国,成为栋梁之才。如詹天佑成为著名铁路工程师,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邝荣光成为著名采矿工程师,发现了湘潭煤矿;唐国安成为著名教育家,曾任清华学堂校长,这反映了洋务运动
A.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培养了人才
B.抵制了美国对中国的侵略
C.掀起了近代国人赴美留学的热潮
D.使中国实现了教育近代化
1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卢沟桥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中共瓦窑堡会议
18、1688年,英国议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和女婿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 )
A.二月革命
B.雾月政变
C.光荣革命
D.戊戌政变
19、“转换经营机制”“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 )
A.农村新貌
B.国企改革
C.城市发展
D.法制建设
20、观察下表,导致表格中经济成分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比重 |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个体经济 |
1952年 | 19.1% | 1.5% | 0.7% | 6.9% | 71.8% |
1956年 | 32.2% | 53.49% | 7.3% | 0 | 7.1% |
A.土地改革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承包责任制
21、颁布: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________________》。
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________;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________;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________、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________,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影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________制度和________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22、根据下列各题给出的条件,完成填空。
(1)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 、 三个军阀。
(2) 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 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3、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 ______ ,被称为“铁人”的是 ______ 。
24、意义:____________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5、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___________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6、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____,这场战役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27、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时,美国后来居上,提出________政策,与各国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
28、中共二大:________年7月在上海召开。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________。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推翻________,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____________。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____________的民主革命纲领。
29、中华民国成立的标志是( ),时间是:( )
30、徐悲鸿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 》
31、阅读材料,回到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涎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32、你认为国共两党应该怎样相处才更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
33、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国家的强弱直接影响外交的成败。
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哪一外交方针?
(2)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
(3)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指什么?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外交布局是什么?请举出21世纪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一例。
(5)对比新旧中国的外交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34、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请阅读以下诗词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暴动》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仓黄,百万雄狮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毛泽东领导发动的哪一次武装起义?在起义失败后,他率军建立了哪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被称为什么?红军“远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解放战争中的辉煌战果,南京是什么时间解放的?今天的北京在当年又是通过哪一战役实现解放的?
(4)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由国民党领导中国革命失败,到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的胜利,你有何感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