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时从起点沿直线向东行驶到达终点,如图记录了两车在此路程内的运动时间,在记录的这段时间内,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一定是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车一定是向东做减速直线运动
C.甲、乙两车从起点到终点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D.甲车16s内的平均速度与乙车前4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2、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4m/s
B.4.8m/s
C.5m/s
D.6m/s
3、从古至今,我们从未停止过对光学的探索,今天就让我们循迹追光之路吧。
(1)题图是小明结合追光年代尺梳理的思维导图,Ⅰ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
A. 金燧取火 B. 小孔成像 C. 隔墙观景 D. 削冰取火
(2) 题图甲是用照相机拍摄的“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场景。为了使拍摄的人像变大,应使( )
A. 相机前移,镜头前伸
B. 相机前移,镜头后缩
C. 相机后移,镜头前伸
D. 相机后移,镜头后缩
(3)巡天空间望远镜可获取宇宙全景的高清晰图像,成像原理与下列哪种类似( )
A. 小孔成像 B. 平面镜成像
C. 汽车观后镜成像 D. 凸透镜成像
4、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关系图像。若甲、乙的体积均为2cm3,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
A.3∶1
B.1∶2
C.1∶3
D.2∶1
5、中新网10月19日电,神舟十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合体后,开展空间科学实验,那么,对接后的神舟十一号飞船相对下列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
A.月球
B.地球
C.太阳
D.天宫二号
6、下列关于中学生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平均身高约为180mm
B.正常体温约37℃
C.正常脉搏1min跳动150次
D.平均质量约为100kg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是升华现象
B.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汽化现象
C.寒冷的冬天,窗户出现的冰花是液化现象
D.春天,冰雪融化需要吸收热量
8、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6.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6.5℃和37.5℃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36.5℃,37.5℃
B.36.5℃,36.9℃
C.36.9℃,37.5℃
D.36.9℃,36.9℃
9、如图所示是“⊥”形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是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在BC段温度保持不变,物质不断放热
B.在AB段物质处于液态,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
C.该物质的凝固点为40℃,此温度下一定处于固液共存态
D.该物质为非晶体
11、下列图像中,属于某种金属熔化的是: ( )
A.
B.
C.
D.
12、关于下图所示的温度计,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前要用力向下甩
B.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C.在使用它测量液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D.在玻璃泡上涂上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它的示数将会下降
13、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首次与空间站组合体“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交会对接。对接后,判断“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月球
B.神舟十三号
C.舱外飞过的陨石
D.地球
14、如图所示,把温度为10°C的固态镓放入图甲的装置进行加热,水的温度恒定为50°C,测得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下列信息正确的是( )
A.用图丙所示的温度计进行该实验也是可行的
B.镓的凝固点为30°C
C.12min之后,镓开始沸腾
D.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不变,不需要吸热
15、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使音叉尽快停下来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音
16、2023年12月26日,四川首条最高时速为的成宜高铁开通,小智坐在正以
匀速行驶的列车上发现,座位上乘客将装满水的纸杯置于身前的桌上,杯中的水不会溅出。若认为纸杯的速度也是
,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车厢内行走的乘务员
B.桌子
C.铁轨
D.车厢
17、小明和小红分别乘坐两辆汽车同时从石家庄同一地点开出沿同一公路驶往驼梁风景区,2.5h后,两车同时到达距离出发点140km的风景区停车场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驶中两车一定一直保持相对静止
B.在这140km路程中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C.在这140km路程中两车一定都是匀速行驶
D.在前2h内两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18、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
A.避免噪音
B.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
C.为了造型美观
D.防止挡风玻璃震碎
19、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物质是非晶体,B物质是晶体
B.A、B物质熔化时都需要吸热
C.B物质加热到5min时的状态是固态
D.A物质在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
20、下列运动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B.钟表指针匀速转动
C.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运动
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
21、如图所示,用发声音叉触及面颊,发现音叉在振动;一段时间后,音叉停止振动,声音便立即消失。此现象说明声音( )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能够通过空气传播
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是具有能量的疏密波
22、如图所示,日晷是古人用来测量时间的仪器。与“日晷”的测时原理相同的是( )
A. 湖面树的倒影
B. 水中铅笔弯折
C. 皮影戏的皮影
D. 雨后天空的彩虹
23、在如图所示中,物理实验室常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
A.钟表
B.沙漏
C.停表
D.手表
24、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谚语、俗语.下列是对有关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因为声音的反射结果
B.“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低于一般炉火火焰温度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D.“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25、如图所示,高铁站台上的安全线提醒乘客不要越过,因为列车驶过时,周围空气流速______,压强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产生压力差,非常危险。
26、按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逐渐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_____;
(3)让一细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色光屏上(如图丙所示),光屏上出现了彩色光带,这是光的______现象。
27、人耳由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28、太阳灶是利用了凹面镜对光线的______作用来工作的,而汽车驾驶室旁的观后镜使用凸面镜是因为它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可以扩大______缘故。
29、如图所示,将弹性绳挂在耳朵上能戴稳口罩,但时间久了耳朵有点痛,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用手轻捏口罩里的鼻梁条,可以使口罩贴合面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鼻梁条发生的形变属于________(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
30、如图所示,如果你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你会看到两张纸______运动,原因是______。
31、一运载货物的飞艇正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已知飞艇的质量是货物质量的,飞艇所受升力为1500N,设飞艇上升或下降时所受升力不变,飞艇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若将载物篮中的货物减少200N,经过一段时间后,飞艇好以2m/s的速度匀速上升,此时飞艇所受的空气阻力为________N。若去掉载物篮中所有货物,飞艇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_________m/s。
32、如图甲所示,用吸管吸饮料时,是______使饮料上升到嘴里。如果用吸管从静止的乒乓球侧面吹气(如图乙),发现乒乓球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运动。
33、四次测同一物理课本的长度分别是18.34cm, 18.43cm,18.44cm, 18.46cm,这四次测量记录中有一次错了,___________是错的,则该课本的长度应是___________。
34、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是靠声带的 发出雷鸣般的吼声警告其它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 特性。人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特性分辨出吼猴的叫声。
35、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分度值为 0.1N 的弹簧测力计、底面积为 5cm2、高度为 6cm 的实心圆柱体铜块、相同的大烧杯若干、水、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细线等。
(1)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 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1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铜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 B、C、D、E、F 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格中。
(2)在实验步骤 B 中铜块所受浮力 F 浮=________N。
(3)分析实验步骤 A、B、C、D,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___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 A、E、F,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有关。
(4)该小组同学根据已知条件算出步骤 B 中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200Pa;然后在步骤 B 的基础上继续探究:把弹簧测力计的拉环固定在铁架台上,缓慢向烧杯内加水,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3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全程24 m,前一半路程需4 s,后一半路程需6 s.那么,
(1)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______________
(2)后一半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___________
(3)全程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________-
37、用一只玻璃杯、水和天平测定石子密度,实验记录如下:杯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1=200g,放入石子后,杯子、水、石子总质量m2=215g,取出石子后,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m3=190g,求石子密度。
38、一个空瓶的质量为 1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 600g。若先将瓶内装一些金属粒使瓶和金属粒的总质量为778g,然后将瓶内再装水至满瓶(此时金属粒完全浸没在水中),称出瓶的总质量为 1218g。求:
(1)空瓶的容积;
(2)金属粒的体积;
(3)金属粒的密度。
39、在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
40、如图所示,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位置和大小.
41、如图所示,分析人拉着拉杆旅行箱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情景,O是轮子的转轴。以O为支点,请你画出拉力F的力臂。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