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本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用到了多种科学探究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实验中,用乒乓球显示音叉的振动用到控制变量法
B.在“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的实验中用到控制变量法
C.在定义速度时,用到比值法
D.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用到等效替代法
2、小车沿水平公路直线行驶,且在相同时间走过的路程是相同的,则下图能反映该车运动过程的图线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课。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在梦天实验舱内为广大青少年进行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航员的声音是靠超声波传回地球的
B.宇航员的声音是以340m/s的速度传回地球的
C.同学们能根据音色辨别出不同宇航员的声音
D.同学们能清楚地听到宇航员的声音是因为他的音调高
4、在运输食品的时候,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人们常在运输箱中放些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这是利用了干冰( )
A.汽化吸热
B.凝华放热
C.熔化吸热
D.升华吸热
5、2018年7月28日2时33分,我们领略了一次月全食天象,如图所示。月食形成的物理学原理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6、古风琴韵,《高山流水》,如图所示,在古琴演奏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B.琴声响度越大,它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C.拨动不同的琴弦,主要引起琴声响度不同
D.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琴声音调不同
7、物态变化不仅是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其相关知识在社会发展、前沿科技上也有着广泛应用。下列有关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跨年晚会上使用干冰制造舞台雾气,看到的“白雾”是干冰升华后的二氧化碳气体
B.深秋夜晚湖边的薄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D.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火炬“蓉火”使用的燃料丙烷,采用降低温度的办法使其液化
8、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10∶3
B.3∶10
C.15∶8
D.8∶15
9、把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这两种情况下声音的主要差别是( )
A.音速
B.音色
C.音调
D.响度
10、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镜花水月
B.太阳光色散
C.海市蜃楼
D.空中彩虹
11、杭州亚运会期间,中国健儿以不懈的拼搏书写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青春华章,体现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图中四幅图片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景,关于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接力赛最后一棒的陈佳鹏力挽狂澜,超越日本选手,帮助中国队夺得金牌。跑步时,以观众为参照物,陈佳鹏是运动的
B.全红婵倒立在跳台上,跳台台面距水面
,水深
,此时全红婵与她在水中的像相距
C.孙颖莎打乒乓球所用球拍的红色面板能吸收所有色光
D.张雨霏凭借出色的臂力游向终点,比赛过程中她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12、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写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下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捕鱼时的情形。针对这情境,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岸上的人看到白鹭的倒影,是由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人们能看到空中的白鹭,是因为光照射到它表面发生了反射的缘故
C.空中飞行的白鹭看到水中的鳜鱼,实际上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
D.空中的白鹭俯冲捕鱼时,距水面的距离越近,它在水中成的像越大
1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液体物质的质量—体积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3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5g
B.20g乙物质的体积与10g甲物质的体积相同
C.体积相差50cm3的甲和乙物质,二者质量相差25g
D.20g甲和20cm3乙混合后总体积不变,则混合物的密度为0.75g/cm3
14、纳米技术在研制电学材料、光学材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纳米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计量单位( )
A.长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15、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上偏下的目标,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平面镜竖直向下平移
B.平面镜逆时针转动
C.激光笔逆时针转动
D.激光笔水平向左平移
1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
B.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因为空气能够传播声音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不同
17、小明在水平运动扶梯上向前走,超越扶梯上站立的小刚,此时( )
A.扶梯处于静止状态
B.小刚相对地面静止
C.小明相对小刚向后运动
D.扶梯相对小明向后运动
18、噪声对人有很大的危害,实际生活中人们采用各种方法来控制噪声。如:
①大力发展城市园林绿化;
②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
③房间窗户的玻璃采用双层真空玻璃;
④研制新材料、新技术,使物体发出的噪声减弱。
其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9、中华成语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从物理学角度解读也别有生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铁杵成针”,此过程中铁杵的质量减小
B.“秉烛达旦”,蜡烛燃烧时体积减小
C.“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变小
D.“井底之蛙”,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0、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能听到超声波
B.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大于
C.医生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该处海底的深度是
21、如图所示是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球的光路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
A.远视眼,凹透镜
B.近视眼,凹透镜
C.远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凸透镜
22、小明在马路边上拍摄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乙所示,根据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中速度最小的是大卡车
B.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
C.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左运动的
D.以大卡车为参照物,路灯是向左运动的
23、甲、乙两物体都作匀速直线运动,甲、乙所用时间之比为,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
A.
B.
C.
D.
24、在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由此可以判定风的方向以及两人中骑车速度较快的是( )
A.向东甲
B.向东乙
C.向西甲
D.向西乙
25、周末爸爸开车带小华去农村的奶奶家,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华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______km/h;匀速行驶了一段路程后,小华发现表盘示数变为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______h。
26、掷出的铅球能在空中继续飞行,这是因为铅球具有_________,铅球在飞行中运动方向不断改变,最终落回地面,是因为铅球受到________的作用(不考虑空气阻力),它的方向是_________的。
27、小艺同学和小懿同学都有在亮处,他们之间有屏风隔着,互相看不见,但小艺能通过镜子看到小懿的眼睛,那么小懿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镜子看到小张的眼睛,你做出判断的依据是:反射时光路是______。
28、19年4月10日发布的首张黑洞照片(如图)。照片中的黑洞距离我们5500万______(填“年”或“光年”),它是根据接收高能到射线经过处理而形成的,高能射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 km/s;研究人员在计算机屏幕上将黑洞边缘环状(明亮)部分用红色显示,红光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光的三原色。
29、图中砝码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N.
30、①“海市蜃楼”;②“镜花水月”;③“一叶障目”,这几种与光学相关的现象中,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现象是___________(填序号);电影院内各个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___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
31、如图为小明用华为手机APP软件记录自己某一次步行的数据截图,分析该图可知:他本次步行时间为________h,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km,每走一步的平均长度为________m。
32、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 “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现象,明月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深。
33、电影院里的银幕用粗糙的白布制成,表面粗糙,能使照射到上面的光发生_________反射,而白色表面可以反射_________光,可以使处于屏幕前不同位置的观众都可以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为了防止电影院偷拍制作盗版电影,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感光,从而形成干扰亮点。此装置的使用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影响观众的观看。
34、斜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被折断了,如图所示,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水中部分的筷子比空气中部分筷子略粗,是因为玻璃杯和水相当于_______(选填“凸透镜”、“凹透镜”或“平面镜”);如图可知,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不同的介质,________的折射本领强。(选填“玻璃”或“水”)
35、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1)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小张将蜡烛从光具座上10 cm向30 cm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此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张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 cm刻度线处,他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________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4)实验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小明发现光屏上看不到烛焰完整的像了。为了使烛焰清晰的像成在_______,他可以将光屏向_______(填“上”或“下”)调节。
(5)在实验中已得到清晰的实像,当用黑色硬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所成的像将是的____填“完整”或“不完整”),且亮度_______(填“变暗”、“变亮”或“不变”)。
36、2000年8月,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号核潜水艇在巴伦支海遇难,探测专家用超声波来探测潜艇的确切位置,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在潜艇正上方海面向下发出超声波,从超声波发出直至接收到潜艇的回波经历的时间为2s,则潜艇沉没的实际深度约为多大?
37、如图所示,R1是0~20Ω的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示数为6V,电流表A1的示数是1.5A,电流表A2的示数是0.5A,求:
(1)R2的阻值和变阻器R1接入电路的电阻_____?
(2)电流表A1的量程是0~3A,电流表A2的量程是0~0.6A,为使电表不损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至少要多大_____?
38、有一根铁管长520m,甲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乙同学用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听,若乙听到两次响声,已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声音在温度是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乙同学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
39、如图所示,体重为400N的小明从滑道下滑,受到滑到对他的弹力大小为300N,弹力的方向斜向上且与滑到垂直,请画出小明受到的重力和弹力的示意图。
40、请你在图中画出两条光线通过透镜后对应的折射光线.
(______)
41、如图所示,某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你画出他使用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