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下图所示的温度计,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前要用力向下甩
B.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C.在使用它测量液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D.在玻璃泡上涂上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它的示数将会下降
2、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词或俗语理解正确的是( )
A.“声无小而不闻”——任何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B.“响鼓也要重锤敲”——频率越高,声音的响度越大
C.“不敢高声语”——说话声音音调高
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回声
3、疫情期间,大数据技术让疫情防控更加高效精准,进出公共场所必须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凭“绿码”放行。下列关于“手机扫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机扫描的二维码是光源
B.当手机靠近二维码时成像变小
C.二维码应位于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D.成像原理与投影仪工作原理相同
4、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在重庆市风鸣山中学运动会上,运动员100m短跑成绩约为8s
B.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3.5cm
C.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
D.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mm
5、下列的实验和实例: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其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u 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24cm
B.当u=15cm时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C.当u=30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像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0cm处移动到 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7、无人驾驶小巴是杭州亚运会期间特色的交通工具,为参赛选手、观众、工作人员等提供优质的服务。如图所示,是无人驾驶小巴正在行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小巴为参照物,沿途的路灯杆是静止的
B.以小巴内坐着的乘客为参照物,小巴是静止的
C.以宽敞干净笔直的马路为参照物,小巴是静止的
D.以马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小巴内坐着的乘客是静止的
8、相传“舜作萧,其形参差”,说明那时的萧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排成的,如图所示。吹奏时,左边竹管比右边竹管发出声音的( )
A.音调低
B.响度小
C.音调高
D.响度大
9、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影沉璧”,月亮的影子如玉璧一样沉在水里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B.“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C.“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D.“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变浅的虚像
10、如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时钟图,则当时的时刻是( ).
A.2:25
B.2:35
C.9:25
D.9:35
11、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现差错
B.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C.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认真测量可以消灭误差
12、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如图是远处物体在某人眼睛里成像的光路图,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的透镜分别是( )
A.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13、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50cm2,高为10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和一个质量为1kg,密度为2.5g/cm3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有( )
①容器的质量为100g
②液体的密度是3g/m3
③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容器的总质量是500g
①如果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为300g时,将小球投入到容器的液体内,将有100cm3的液体溢出来
A.①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4、如图是抖音“物理红人”朱老师在课上向同学们表演“狮吼功”的情景: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将红酒杯震碎,以下选项中所涉物理知识与其相符的是( )
A.利用次声波预测地震等自然灾害
B.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
C.医学上用超声波击碎结石
D.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
15、今年冬季,支原体肺炎大爆发,为了有效防止病毒传播,“测体温”、“勤洗手”、“要消毒”及“戴口罩”等措施需要各位同学随时谨记。对这些措施中相关数据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测体温”:一只水银体温计的长度约为10cm
B.“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体积约为1cm3
C.“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厚度约为2nm
D.“戴口罩”:一只医用外科口罩质量约为3kg
16、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
B.在0℃时,物体的状态为固、液共存
C.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在减少,密度变小
D.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
17、下列四个选项是物体运动的和
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
A.
B.
C.
D.
1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B.声音不能传递信息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19、如图,汽车电子后视镜通过摄像头成像,将车侧后方路况呈现在显示屏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的镜头与近视眼镜为同一种透镜
B.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C.汽车车窗玻璃上贴太阳膜主要用于防晒、隔热
D.电子后视镜的成像原理与平面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20、以下活动中,能用来探究影响声音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
A.图甲,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B.图乙,收音机播音时,喇叭前方烛焰摇晃
C.图丙,手指蘸湿摩擦杯口,不断改变杯中水量
D.图丁,敲敲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
21、下列有关光现象对应的解释与应用正确的是( )
A.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变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湖中有趣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照镜子时离镜面越远成的像越小
22、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转化,形成了雾、雨、雪、露、霜、雾凇等等自然现象,如图所示是水的三态变化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雪消融是丙到乙的过程
B.露珠消失是乙到甲的过程
C.雾的形成是丙到甲的过程
D.雨的形成是甲到丙的过程
23、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5.1km=5.1km×1000m=5100m
B.5.1km=5.1km×1000=5100m
C.5.1km=5.1×1000=5100m
D.5.1km=5.1×1000m=5100m
24、小京从商店买了1斤鸡蛋共9个,用电子秤测其中一个鸡蛋的质量为55,关于“55”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千克
B.克
C.毫克
D.微克
25、当光垂直于反射面入射时,反射角为________度,当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镜面转过60°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度。
26、小强同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这时推力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所受阻力;汽车轮胎上有许多花纹,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
27、2013年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了第一种能够像真苍蝇一样飞行的机器苍蝇。机器苍蝇的翅膀是用碳纤维制成的,如图所示它的翼展长度约为1______(填适当的单位)。飞行时机器苍蝇翅膀振动的频率达到120Hz,它发出的声人耳______听到(填“能”或“不能”)。
28、现有一瓶某品牌的饮用纯净水,用手握住水瓶在空中静止不动,此时水瓶受到的重力和手对瓶的__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若在松开手的瞬间,水瓶受的力全部突然消失,水瓶将________;若将水瓶抛向上空,水瓶能够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它有_________。
29、将体积为1×10-3m3、重6N的物体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25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并将物体浸没在煤油中,如图所示,则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N,细线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___N。(g取10N/kg,ρ煤油=0.8×103kg/m3)
30、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了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看到的鱼的________方(选填“上”、“下”).这是因为光的________现象,把鱼看________的缘故.
31、爱做实验的小晨取一支大的注射器,拉动活塞吸进一些乙醚(乙醚是一种化学药品)。取下针头,用橡皮帽套紧,如图所示。再往下推活塞,注射器中出现了液态的乙醚,这是由于乙醚蒸气发生液化的缘故,这一实验告诉我们__________可以使气体液化(填使气体液化的方式);该过程中气体的质量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两辆小车是_________;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________(选填“静止”“向东运动”或“向西运动”)。
33、正确转化下列物理单位:
108km/h=_______m/s 5h42min=__________h 1×106nm=___________m;
34、用10N的力拉着一个放在水平面上重20N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以0.1 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水平面对该物体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 N。
35、如图是利用斜面“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1)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刚运动到水平面具有相同的______。
(2)如图所示,在______(选填“毛巾”、“棉布”或“木板”)表面上小车运动状态改变得最慢。
(3)在实际实验中,常常发现小车或木块会滑出木板,无法记录其滑动的距离,在不添加实验器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操作,使其不再滑出木板的做法是______。
(4)在实验探究时,发现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会影响小车运动的距离。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距离越远.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到结论。以下探究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①用光线描绘光的传播方向;②真空不能传声;③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5)若实验中小车刚运动到铺设木板表面的水平面时,失去重力,则小车将______。(选填“静止”、“ 慢慢减速到 0”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6、—艘航空母舰停在港口,用超声波搜寻海底,发现有一艘潜艇向己方驶来(假设匀速直线运动)。第一次发射超声波18s后收到回波,收到回波后经过286s发射第二次超声波,又经10s收到回波。超声波在海水中的平均速度为1500m/s 。求:
(1)第一次超声波与潜艇相遇时,航空母舰与潜艇间的距离?
(2)两次超声波与潜艇相遇之间潜艇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3)两次超声波与潜艇相遇之间潜艇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4)潜艇航行的速度?
37、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块,冰和石块的总质量是55g,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5cm,如图所示,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cm2,已知ρ冰=0.9×103kg/m3,ρ水=1.0×103kg/m3。求:
(1)冰块中冰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石块的质量是多少克?
(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38、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得一金属球重10N,把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4N。求:(g取10N/kg)
(1)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N?
(2)若制成该球的金属的密度是kg/m3,则金属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m3?
(3)把金属球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5.2N,这种液体的密度为多少kg/m3?
39、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 )
40、如图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P点“坐井观天”,请在图中画出青蛙通过井口能观察到井外范围的光路图。
41、(1)请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并保留作图痕迹________;
(2)请在图中画出两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