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在家庭电路中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
B.用电器电线的绝缘皮破损了仍继续使用
C.用潮湿的手拨动电器设备的开关
D.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
2、如图是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一时间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B.BC段物质的分子动能减少
C.BC段物质的分子势能减少
D.物态变化过程中物质的分子数量不断减少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0V 100W”的灯泡总比“220V 40W”的灯泡亮
B.动圈式话筒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
C.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磁能生电
D.地面上指南针的N极总是指向地磁的南极
4、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测量( )
A.L1两端的电压
B.L2两端的电压
C.L1和L2两端的电压
D.电源电压
5、甲醛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因此房屋装修后,检测甲醛污染指数很重要。如图甲所示是技术员设计的检测甲醛污染指数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V,R0为10Ω的定值电阻,R为可以感知甲醛污染指数的可变电阻,污染指数随R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污染指数在50以下属于轻度污染,50~100属于中度污染,100以上属于重度污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污染指数减小时,电压表示数变小
B.当污染指数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将变小
C.当电流表示数为0.12A时,污染指数为100
D.当电压表示数为1.5V时,属于重度污染
6、现在市场上售卖的一种特种灯,只要把它的螺旋套与中心铜片用导体相连即可发光。老师用一只手拿灯的螺旋套,同学用一只手接触中心铜片,此时灯不发光,如图甲,当师生再将另外一只手接触在一起时,灯泡发光,如图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师生后接触的双手相当于电路中的开关
B.在灯头内部一定有提供电能的电源
C.说明人体是导体
D.灯泡发光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7、小明家新房装修准备安装电路元件,如图所示,这是他设计的家庭电路的部分电路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零线和地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
B.灯丁的安装及开关的连接都是正确的
C.用试电笔插入两孔插座甲的左孔,氖管会发光
D.用试电笔正确接触M和N点时,试电笔的氖管均不发光
8、如图是某同学做实验时的电路图。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泡L1、L2均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约等于电源电压,则该电路中的故障是( )
A.b、L2、c之间断路
B.a、L1、b之间断路
C.电源正极与a之间断路
D.c与电源负极之间断路
9、目前,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缺乏淡水,有关部门呼吁市民节约用水。下列节水措施中错误的是( )
A.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B.洗过菜的水用来浇花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D.推广使用节水龙头
10、有甲、乙、丙三个轻小物体,甲与乙相互排斥,乙与丙相互吸引。乙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相互排斥。则对甲、乙、丙所带电荷的种类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带负电荷,丙可能带正电荷或不带电
B.甲、乙带负电荷,丙一定带正电荷
C.甲、乙带正电荷,丙可能带正电荷或不带电
D.甲、乙带正电荷, 丙不带电
11、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图所示冲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燃料混合物的内能增加的
B.甲图是吸气冲程,吸入汽缸的物质是汽油
C.丙图所示冲程中,燃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D.甲、丙、丁图所示三个冲程是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
12、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观点加以解释的是( )
A.柳絮漫天
B.荷花飘香
C.落叶缤纷
D.瑞雪飞舞
13、如图是某玩具汽车的电路图,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S1、S2同时闭合时电路中总电阻最小
B.电动机与灯泡是串联的
C.电动机与灯泡工作时两端的电流一定不相等
D.S2控制整个电路
1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手机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
B.家用取暖小太阳额定电功率为4W
C.济宁市冬季的气温可达-5℃
D.教室的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的电流约为1.8A
15、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夏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用干抹布在驾驶室内擦拭即可
B.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
C.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吸热
D.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16、如图甲所示,定值电阻R与一个标有“12V;6W”的小灯泡(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接在一个电压可调的电源两端,电流表的量程为
,电流表
的量程为
。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
、
的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流过定值电阻R的电流是0.3A
B.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6Ω
C.流过定值电阻R和灯L的电流之比是
D.在确保电路元件安全的情况下,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2.6A
17、用两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两种液体加热,如图为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已知,加热的效率都是7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10min,两加热器释放热量之比
B.0~10min,两种液体吸收热量之比
C.两种液体体积相同时,比热容之比
D.两种液体质量相同时,比热容之比
18、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c铜<c铁),使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后,再相互接触,则( )
A.热量从铜块传到铁块
B.热量从铁块传到铜块
C.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无法确定
19、如图所示,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20、如图所示是电阻甲、乙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电阻的阻值大于乙电阻的阻值
B.两电阻串联时,甲、乙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
C.两电阻串联时,通过甲、乙的电流之比为1∶1
D.两电阻并联时,通过甲、乙的电流之比为1∶2
21、R1、R2是阻值不同的两个电阻,已知R1<R2,当按图所示的四种方法连接后,将其分别接在同一电源上,则电路中电流最大的是( )
A.
B.
C.
D.
2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C.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无关
D.比热容与物态也无关
2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S闭合,规格不同的灯L1和灯L2均发光,且灯L1比灯L2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A点的电流大于通过B点的电流
B.电路中AB两点间的电压小于BC两点间的电压
C.灯L1的电阻比灯L2的电阻小
D.灯L1的实际电功率比灯L2的实际电功率大
24、下列对物理量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体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
B.家用空调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5A
C.人体干燥的双手间电阻约为10Ω
D.教室日光灯功率约为100W
25、验电器的原理是______,且带电体带电量越多,张开的角度就______。
26、油炸食物时,溅入水滴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出油来。这是因为水的_____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溅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温沸腾,产生的气泡上升到油面破裂而发出响声。
27、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S1闭合后,电阻R1、R2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电阻______的电流(选填“R1”或“R2”)。
28、沿海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地区小,因此海边更适于人居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不断弯折铁丝,铁丝的温度升高,是通过________的方法增大铁丝内能的;我们通常把烧红的铁丝放入水中冷却,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较大的性质.
30、电热水壶等电热器做功时,将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某家用电热器上标有“220V 1100W”字样,当它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_安;若它连续正常工作5秒,电流所做的功为_______焦。
31、(2分)如图所示为四冲程内燃机四个冲程的示意图,箭头表示活塞的运动方向。请你结合气门的位置做出判断,其正确的工作顺序是 (填序号)飞轮的质量一般都很大,这样制造的目的是 。
32、刚做好了鱼,满屋子都是鱼的香味,这是_______现象,且这种香味比鱼凉的时候更容易被我们闻到,这说明___________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3、如图为一辆变速自行车,它的车把和后轮都可看作是一个杠杆或轮轴;你认为车把是一个_______杠杆(或轮轴)(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后轮是一个_______杠杆(或轮轴)(选填“省力”或“费力”),骑着它爬坡时,后轴的齿轮应更换_______.(选填“较大的”或“较小的”)
34、微观世界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告诉我们:物质是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的;这些分子在______;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力和____力.
35、现有下列器材:学生电源(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定值电阻(5Ω、10Ω、20Ω各一个),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要求连线不得交叉)______;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实验中依次接入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利用描点法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以得出结论:______;
(4)上述实验中,小强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接着把R换为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向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5)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______。
A.50Ω、1.0A B.30Ω、1.0A C.20Ω、1.0A
36、将一根金属导体拉长后,它的电阻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37、小明同学通过实验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小明发现实验前电流表指针如乙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的指针立即发生偏转,由此可知,他在连接电路时操作不当之处是____________;
(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的故障可能是______或______;
(3)排除故障,用电压表测出两端的电压;
(4)在测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小明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出
两端的电压,原因是:____________;
(5)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表格中,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2.4 | 1.4 | 3.8 |
(6)此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改进方法为____________。
38、学校实验室里有一种小灯泡,上面标有“”字样
小秦同学知道“
”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猜想小灯泡上“
”的物理含义是:当小灯泡两端电压是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针对这个猜想,他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验证.
实验电路如图甲,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_________端。
选填“A”或“B”
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为___________ 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为_______。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
选填“A”或“B”
端移动,使电压表读数为
时,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是否为_______ A。
若实验结果验证了小秦的猜想是正确的,要使结论具有普遍性,接下来的作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如图甲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电路图。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最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记下电流表示数。当将原来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后,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要使电压表示数保持______V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
(3)他通过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进行了上述实验操作,并记录了如表数据由此总结可知,实验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阻值成______。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阻/Ω | 5 | 10 | 20 |
电流/A | 0.4 | 0.2 | 0.1 |
40、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刚和几个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在六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相同的加热器给它们加热.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且假设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和煤油吸收.下表是同学们记录的实验数据,请你根据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比较__________号两个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分析比较
、
、
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
,则由表中
号竖井可得煤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归纳上述初步结论可得出:液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_因素有关系.
41、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物质 | 质量/g | 初始温度/℃ | 最后温度/℃ | 加热时间/min |
水 | 60 | 20 | 45 | 6 |
煤油 | 60 | 20 | 68 | 6 |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_____来研究水和煤油吸收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煤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_____(选填“水”或“煤油”)吸热能力强。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和煤油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据此判断,图中甲图象表示的物质是_____(选填“水”或“煤油”)。
42、实验测得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该物质在固态下的比热容
,设物质从热源吸热的功率恒定不变,根据图像解答下列问题:
(1)在最初内,物质温度升高了
,则在
段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
,吸热功率为________
。
(2)在时,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状态(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物质在第
时所具有的内能___________在第
时所具有的内能(“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物质在
段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
。
(3)该物质在段与
段的比热容之比是__________。
43、小亮在一杯清水中滴入适量酒精,探究这杯混合液体的凝固规律。他将这杯混合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每隔4min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下表中。
时间/min | 0 | 4 | 8 | 12 | 16 | 20 | 24 | 28 | 32 | 36 | 40 | 44 |
温度/℃ | 4 | 2 | 0 | ﹣1 | ﹣2 | ﹣3 | ﹣4 | ﹣4 | ﹣4 | ﹣6 | ﹣8 |
|
状态 | 液 | 液 | 液 | 液 | 液 | 液 | 固,液 | 固,液 | 固,液 | 固 | 固 | 固 |
(1)当实验进行到第44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的温度是_______℃;该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_______;
(2)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_______℃;
(3)由上表数据可知,此混合液凝固后属于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4、在研究“水果电池的电压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小丽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水果电池电压与水果种类有关
猜想二:水果电池电压与两电极间距离有关
猜想三:水果电池电压与两电极插入水果的深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丽设计了如下实验和记录的表格。
实验编号 | 水果种类 | 深度(cm) | 两极间距离(cm) | 电压 |
1 | 菠萝 | 3 | 4 |
|
2 | 2 | 2 |
| |
3 | 3 | 2 |
| |
4 | 梨 | 3 | 2 |
|
5 | 3 | 1 |
|
①为验证猜想一,应做编号为_____和____的实验;
②为验证猜想二,应做编号为_____和____的实验;
③为验证猜想三,应做编号为____和___的实验。
(2)小丽又提出猜想四:水果电池电压与水果大小有关。她将菠萝依次切去一部分来做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如下
菠萝的大小/个 | 1 | 3/4 | 1/2 | 1/4 |
测得的电压/V | 0.27 | 0.28 | 0.26 | 0.28 |
该实验说明:_________
(3)以上探究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以下探究活动中不采用此方法的是(______)
A.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B.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C.探究串并联总电阻 D.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45、如图所示电路,、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求电源电压;
(2)当S2断开,S1、S3闭合时,求电流表的示数及电流在10s的时间里做的电功;
(3)电路如何连接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并求出该最小值。
46、如图所示,拉力F=100N,物体重G=180N,物体被匀速提升的距离h=4 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拉力所做的总功;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3)当物体重增加到200 N时,10s内物体被匀速提高,绳子移动距离为10m,拉力做功的功率。
47、如图,一个底面积为20dm2的圆柱状容器,装有适量的水,现在将一个体积为10dm3、密度均匀且为0.8×10kg/m3的物体A放入其中,静止时物体A漂浮于水面上.求:
(1)物体A所受到的浮力
(2)若将画斜线部分截取下来并取出(其体积为浸入水中体积的一半),计算截下部分的质量;
(3)待剩余部分再次静止时,与截去前相比,容器底部受到压强减小了多少?
48、(1)一个小石块从空中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若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丙中画出石块的机械能 E 随着时间 t 变化的大致图像.
(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轻质杠杆OA 在力 F1 、F2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 是力 F2 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力 F2 的示意图
(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正确填进电路的空缺处.要求电键 S 闭合后:(a)电流方向如图所示;(b)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 R 的滑片 P,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______________)
49、在探究实验开始连接电路时,李明组展示了如图所示的实物图,他们组想使电流表测量两灯并联时L1这条支路中的电流,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李明组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50、如下图所示,要用最省力的力提升重物,请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