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末考试期间,学校考务组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有些工作与声学知识相关。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用广播指挥各项工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调节广播音量,是在改变音调的高低
C.广播播放考试指令时,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
D.楼道内禁止喧哗,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2、初三年级的小华尝试进行了如下问题的估测,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她一拃的长度约为18cm
B.晚饭后,她陪奶奶散步的速度约是11km/h
C.我们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0.19m
D.她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
3、有经验的渔夫都知道,在岸边看到“鱼”的位置和实际位置是不相同的,下面各图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B.
C.
D.
4、海啸具有非常大的破坏性,是因为海啸具有很大的( )
A.内能
B.核能
C.机械能
D.化学能
5、下面几个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 )
A.古人匡衡凿壁偷光
B.通过汽车的观后镜看车后方情景
C.雷雨过后天空中出现彩虹
D.利用激光给隧道掘进机引导掘进方向
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A.敲击水瓶琴
B.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C.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
D.吹着的哨子
7、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
A.春天到了,冰开始化成水
B.初夏,路上白雾弥漫
C.深秋,地面上“下了一层霜”
D.严冬,水大量结冰
8、下列物质中,均有固定的熔点的一组是( )
A.冰、松香、金
B.固态酒精、铁、海波
C.萘、固态水银、玻璃
D.铜、铝、石蜡
9、某兴趣小组以相同的烧杯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砂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砂温600℃,且观察到乙、丙两烧杯中的水呈沸腾状态,则三杯水的温度高低顺序为( )
A.t甲=t乙=t丙
B.t甲>t乙>t丙
C.t甲<t乙=t丙
D.t甲<t乙<t丙
10、“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选择( )为参照物,( )在运动。
A.山;山
B.舟;舟
C.山;舟
D.舟;山
11、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不同种类的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温度、状态有关
D.密度单位kg/m3比g/cm3要大
12、生活中经常对某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教室门的宽度约为
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3、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让人耳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 )
A.频率太高
B.响度太小
C.速度太快
D.频率太低
14、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影沉璧”,月亮的影子如玉璧一样沉在水里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B.“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C.“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D.“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变浅的虚像
15、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一铁块压成薄片,它的质量变大
B.一瓶水完全凝固成冰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一杯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水质量和密度一定都变小
D.把一本物理书完整的从北京带到了上海,物理书的质量不变
16、某温度计的示数为 -18 ℃.对这个示数的读法下列正确的是哪个 ?
A.负 18 度或摄氏零下 18 度
B.负 18 摄氏度或零下 18 摄氏度
C.负 18 度或零下 18 度
D.负 18 摄氏度或摄氏零下 18 度
17、如图所示,分别是人站在岸上看水中的鱼和人在水中看空中的飞机,人眼看到的虚像与真实的位置不同,下图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B.
C.
D.
18、夏季天气炎热,人们都喜欢通过吃冰棒来解热。下列关于“冰棒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
B.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冒“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C.冰棒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熔化现象
D.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于液化现象
19、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下列关于家用小轿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冬天在水箱中加入防冻剂,提高水的凝固点
B.冬天,汽车玻璃窗外的霜是凝固现象
C.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目的是扩大司机的视野
D.汽车倾斜的前挡风玻璃只是因为这样做更美观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B.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g=9.8N/kg表示质量为9.8千克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1牛顿
D.G=mg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1、2023年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放热
B.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吸热
C.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放热
D.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吸热
22、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会冒“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汽化现象
B.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冰棍周围的“白气”是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冰棍周围的“白气”在形成的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23、如图所示,一辆玩具车放入水中,从侧面看车轮浸入水中的部分变“扁”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的说明这一现象( )
A.
B.
C.
D.
24、学习物理时经常要进行估测,下列是小英同学对人体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八年级男生的平均体重约为55kg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C.正常人脉搏的跳动约为60次/秒
D.中学生手指甲的宽度约为1cm
25、王兵在“测量石块的密度”时,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四幅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石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象是______,能正确表示“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是______
26、如图是2021年10月16日凌晨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风点火发现时的照片,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后,一路向东南方向飞行,最终在黄海上空入轨。
(1)火箭点火发射时,导流槽会喷出大量的水,这时周围冒有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属于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这是个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过程;
(2)当小明听到点火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直至火箭尾部离开塔顶计时结束,这段时间是________;已知发射塔高约
,则这段时间火箭的平均速度约是________
;小明查阅资料得知火箭速度达到
时才可以脱离地球,由此可知火箭是做________(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运动;
(3)请画在火箭脱离地球后(视为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_______
27、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发现的自然界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
28、一根杠杆的阻力臂是动力臂的5倍,当杠杆平衡时,动力是阻力的 ____倍,它是一根________ 的杠杆。
29、蝴蝶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20次,它翅膀发出的是______(选填“超声”或“次声”),人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30、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体的热胀冷缩原理来测量温度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
(3)若放到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_______℃;
31、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 _________ 、 ____________ 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相交的裂纹,其夹角是 5°.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 镜离裂纹稍微 ______ 些.此时放大后的两条裂纹的夹角 _______ 5°(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2、如图所示是一只小狗在太阳系不同行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一名质量为40kg的成年人在火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_N,质量是________kg。
33、在描述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要选定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为标准的物体叫________。
34、如图,无论下坡、在水平地面上,还是走楼梯,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的;重锤静止时,细线对重锤的拉力与重锤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是______。
35、为鉴别某金属块的材料,先使用托盘天平测出它的质量,然后将它放进盛有水的量筒内,测出金属的体积。
(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按正确顺序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排列_________。
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线处
(2)如图1所示,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牌的左侧,这时应将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填“左”或“右”)。
(3)实验所依据的公式是________。
(4)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示数以及量筒中水面先后的位置如图2甲和乙所示。该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__g,它的体积是_______cm3,算出它的密度后查表可知该金属可能是_______(填物质名称)。
36、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哈尔滨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的时间为10时15分,当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的时间为10时45分。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是多大?
(3)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哈尔滨需要多少时间?
37、一行军队伍,排头到排尾的长度是50m,正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150m长的大桥.则:
(1)队伍通过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2)若该队伍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需5min,则另一座桥的长度L是多少?
38、2017年6月13日14时39分,“蛟龙”号在海底作业3小时16分钟后,从水下约6684米的雅浦海沟海底浮出水面。31分钟后,回到“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甲板,完成了中国大洋38航次的最后一潜。请问,当蛟龙号下潜至6684米的深海时,其所受到的海水压强是多大?(海水密度近似取1.0×103kg/m3)。
39、请根据图中给出的通过凸透镜射出的光线,画出它们的入射光线。
(______)
40、如图所示,光从水里射向空气中,请补全大致光路图。
41、请在图中画出绳子对小球的拉力、小球对墙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