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
A.水中倒影
B.树下阴影
C.小孔成像
D.激光准直
2、冰壶运动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冰壶被运动员掷出后,在冰面上减速滑行到停下的过程中,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若冰壶以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
,则冰壶以
的速度被掷出,在冰面上滑行的距离可能为( )
A.
B.
C.
D.
3、2023年10月09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闭幕式恰逢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正是荷桂交替的时节,《荷桂共生辉》这个节目也以此为名。节目中,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1000多种荷花形态最后形成了一朵“未来感”十足的“记忆之花”,不仅生动呈现了东方气韵与中华之美,也深刻寓意着多样文明的和合之美,让世界感受和体验到亚洲文明百花园中的万紫千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现场看到的光束就是光线
B.光一定沿直线传播
C.现场的电子屏幕不是光源
D.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4、我们能分辨人工智能语音机器人模仿的是哪位歌唱家的歌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量
D.音调
5、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错误的是( )
A.物体在9s内运动的路程为18m
B.物体在前3s内和后3s内的速度相等
C.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3s内静止
D.物体在9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6、在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情况的分别是( )
A.②和④
B.④和②
C.②和①
D.③和①
7、城区禁止汽车鸣笛可以有效控制噪声污染,如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
A.
B.
C.
D.
8、绷紧在纸盒上的两条橡皮筋,粗细不同(如图),用手拨动橡皮筋可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手拨动越快,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传播越快
C.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不同
D.用同样的力度拨动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9、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
A.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km/h
B.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m/s
C.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km/h
D.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m/s
10、贵阳地铁3号线于2023年12月16日正式开通,图是贵阳地铁3号线运行到某个站台的情景,当地铁离站时,以什么为参照物,车厢内坐着的乘客是运动的( )
A.该趟地铁的司机
B.站台上的广告牌
C.乘客所在的车厢
D.乘客在车窗玻璃中的像
11、如图,汽车电子后视镜通过摄像头成像,将车侧后方路况呈现在显示屏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的镜头与近视眼镜为同一种透镜
B.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C.汽车车窗玻璃上贴太阳膜主要用于防晒、隔热
D.电子后视镜的成像原理与平面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12、自2023年12月中旬起,全国大面积降温,北方迎来铺天盖地的茫茫大雪。山东省威海市市民形容自己出门宛如北极科考,如图1;南方人被驶向黑龙江省漠河市的列车冰霜震惊,如图2,网友调侃“这和住在冰箱里有什么区别”;还有很多人尝试了在极低温度下泼热水成冰的挑战,如图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幅图中的物态变化为凝固
B.三幅图中的物态变化为凝华
C.三幅图都出现冰这种物质,冰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D.图2中,列车的“窗花”在玻璃外侧
13、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一瓶油用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C.一瓶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D.一罐氧气用去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14、一束白光斜射到三棱镜上的O点,经折射后白光被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单色光,如图甲所示(图中只标注了其中两种色光的光路)。当一束红光沿AO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其折射光线沿OA'射出,如图乙所示。若一束紫光也沿AO斜射向玻璃,则该紫光的折射光线OB的位置在图乙中的( )
A.区域①
B.区域②
C.区域③
D.区域④
15、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
A.1.2 cm/s
B.12 m/s
C.1.2 m/s
D.1.2 km/s
16、小明同学坐在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上.当过山车高速旋转时,小明看到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建筑物
C.过山车
D.过山车的轨道
17、图是昆明市的金马坊、碧鸡坊的一张老照片,有记载称此二坊建成后,在特定的时间,两座牌坊在地面上的影子会相接,形成“金碧交辉”的奇景。影子形成的原因是( )
A.光的反射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8、将一个体积为的铁块挂在木块下端,把铁块和木块依次慢慢浸入装水的量杯中,当木块一半体积浸在水中时,量杯中水面由
刻度处上升到
刻度处。已知木块的质量为
,则木块的密度为( )
A.
B.
C.
D.
19、小玉正确使用刻度尺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的结果分别为:12.34cm、12.36cm、12.34cm、12.46cm,对测量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小玉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01dm
B.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所以书的宽度是12.34cm
C.采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D.第二个数据“12.36cm”中的“6”是估读的
20、小平同学观看老师演示如图所示的“烧金鱼”实验时,发现烧瓶里的水已经沸腾了,但是金鱼却安然无恙.于是,他就提出“是不是烧瓶里不同部位的水温度不同”的想法;接着老师就让小平同学用手去摸,果然下方烧瓶壁很凉爽、而上方却很热.小平终于知道了金鱼安然无恙的原因.上述划线部分探究主要经历的过程分别是
A.提出猜想和进行实验
B.提出猜想和总结结论
C.进行实验和总结结论
D.提出问题和总结结论
21、在图所描述的几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雨后彩虹
B.水中倒影
C.灯塔射灯
D.树影斑驳
22、有关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B.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也大
C.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的物体,质量都相同
D.冰袋里的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变大
23、下列对教室里有关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广播播放“考试正式开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老师在室内讲话比操场上响亮,因为室内讲话声音的频率低
C.打开教室门窗,加快空气流动,可减弱马路上的噪声
D.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24、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有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
A.红橙黄
B.绿红蓝
C.橙靛紫
D.黄绿蓝
25、站在游泳池边看,发现池底好像变浅了,这是因为光从_____射向_____时发生_____的缘故。
26、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它的像距平面镜 m.这个人向平面镜前进2m,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平面镜中的像到他的距离为 m.
27、在图中,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 是法线,折射角为 度。
28、甲、乙二人同时开始登山,已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甲先到达山顶,则做功快的是______,功率大的是______。
29、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________,在实验室常用________测量时间。
30、2020年2月8日,武汉雷神山医院正式启用,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其ICU重症监护室内配有充满氧气的钢瓶,其总质量为,瓶内氧气密度为
,使用1小时后,总质量变为
,瓶内氧气的密度变为
;再使用一段时间后,总质量变为
,则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为______,氧气瓶的质量是______
,如图表示某物质的密度跟体积的关系,可见斜线部分S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的值为______。
31、春天到了,湖边桃红柳绿,风景优美。晚上,行走在湖边的人看到水中灯饰的倒影原因是________;看到灯光下自己的影子原因是______。
32、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_____F乙(填“>”、“<”或“=”),测得甲、乙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则ρ甲________ρ乙(填“>”、“<”或“=”)。密度计的刻度值是_______(填“上小下大”或“上大下小”)。
33、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公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街上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4、有些奶茶店为了吸引顾客,推出了一款干冰奶茶火锅,云雾飘渺(如图所示),这是因干冰在 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需 ___________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35、小华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玻璃,让小车由静止从斜面滑下,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实验中,要用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___________;
(2)实验中,水平物体表面越接近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___;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___________。
36、有一长200m的队伍以5km/h的平均速度通过一座桥,若桥长800m,求队伍通过该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37、如图所示,某同学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100m处以72km/h的速度驶过来。如果公路宽12m,该同学以1.2m/s的正常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
38、一座大桥长1570米,一列长为110米的火车匀速行驶。这辆列车完全通过这座大桥需120秒,则火车的速度是多少米每秒?
39、如图所示,Mm为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在图中画出光线AO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
射光线.
40、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通过的路程与时间记录如下:
时间/秒 | 5 | 10 | 15 | 20 |
路程/米 | 10 | 20 | 30 | 40 |
在如图直角坐标系中画出s-t图像。
_______
41、如图所示,物体A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