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地形区中,全部位于北方区域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B.东北平原、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
D.柴达木盆地、云贵高原
2、我国疆界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 )个.
A.13 B.14 C.15 D.16
3、创建和谐中国,必须着力推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下列生活方式与创建和谐中国观念不符的是( )
A.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家庭垃圾实行分类处理再利用
C.使用一次性木筷
D.关闭电源后,不忘拔掉用电器插头
4、关于我国海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最北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B. 自北而南的边缘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C. 与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相邻
D. 隔海相望的国家主要有朝鲜、日本、菲律宾
5、在某些地区,水资源不足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如( )
A. 东北地区 B. 西北干旱地区 C. 西南地区 D. 东南沿海地区
6、30年前,北方冬季蔬菜基本依赖本地秋储大白菜,目前海南省成为冬季北方地区的菜篮子,保障北方蔬菜的数量和品种,丰富着北方冬季餐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南省能够成为冬季北方地区的菜篮子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光照充足
B.热量丰富
C.降水多
D.土壤肥沃
【2】对比30年前,目前北方地区冬季蔬菜供应种类变化主要得益于( )
①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③国家政策支持 ④南方市场需求量减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第17届亚运会于2014年9月19日~10月4日在韩国仁川举行,我国运动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关于韩国与我国的位置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陆上相邻 B.隔海相望
C.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D.既不陆上相邻又不隔海相望
8、疫情爆发之际,全国来自29个省市、31支医疗队,共42000多人驰援湖北,每只队伍都有一个萌萌的代号,一个都不能少。其中“渝战渝勇”和“湘互扶持”分别代表( )
A.重庆市、云南省 B.重庆市、湖南省 C.河南省、江西省 D.河北省、湖南省
9、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是
A. 总量丰富 B. 总量多、人均少 C. 资源分布不平衡 D. 资源浪费损失严重
10、下图所示为我国哪一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活动( )
A.蒙古族
B.朝鲜族
C.傣族
D.高山族
11、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人口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鼓励人口增长
B.多子多福的观念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C.工业发展快,城市化迅速,拉动了人口增长
D.政治上独立,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死亡率下降
12、板块构造学说还可以解释( )
A.各大洲大河的流向
B.华北平原的形成
C.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D.世界两大山系的形成
13、下列四个地形剖面图中,最接近我国地势变化特点的是( )
A. B.
C. D.
14、下列有关我国地理位置表述正确是( )
A.南半球 西半球
B.北半球 西半球
C.北半球 东半球
D.南半球 东半球
15、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南向北递减
B.从东向西递减
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16、三江源地区位于( )
A. 青海省南部 B. 青海湖
C. 西藏南部 D. 雅鲁藏布江谷地
17、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致经过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秦岭—淮河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18、如图是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该图反映了我国地形具有的特点是( )
A.山脉纵横交错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平原面积广大
D.山脉是地形的“骨架”
19、下列有关我国的海洋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B. 在渤海、黄海、南海开采了石油
C. 我国近海渔业捕捞合理 D. 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程度高
20、我国以下地区中水土资源配合最不协调的是( )
A.东北地区
B.华东地区
C.华南地区
D.华北地区
21、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_____丰富,____相当齐全。但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_____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2、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__________。在地图上,把__________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高线。
23、我国最大的天然渔场是____________。
24、读中国地形图和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特征是_____,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势特征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是_____。
(2)第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C_____、巫山、雪峰山。丙处的地形区是_____。为什么在D处能建大型水电站?_____
(3)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所在的海域是_____海。我国的内海是_____海和琼州海峡。
(4)读地形饼状图,我国地形的特点是_____。
25、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 之称的青藏高原。
26、云南省的行政中心是 ,因四季如春而被美称为 “春城”。
27、我国共有 ______个民族,其中 _____族人数最多,其他民族人口所占比重较小,统称为 _________民族。
28、按要求完成表格。
29、我国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______。
30、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的旋转称为 ,周期为365.25天.
3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市持续疏解非首都功能,进一步缓解“大城市病”,从而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伴随着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将被疏解,北京城市布局将迎来大变革,部分央企总部可能外迁。
材料二、环渤海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略图
材料三、雄安新区将逐步建成为水城共融生态新区和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新区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分散北京人口、环境等诸多压力,具有重大意义。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城市作为世界文化名城,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迹有________(填一个) 。
(2)我国分布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工业基地是________工业基地。相比环渤海地区,此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独特人文优势是________。
(3)珠江三江洲和港澳地区形成合作模式为________,香港为珠江三角洲提供了________。
(4)下列不属于北京首都职能的是(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经济中心
(5)与廊坊相比,选择雄安作为新区的优势条件是( )
A.人口密度低,开发程度低
B.离北京、天津近,位置优越
C.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
D.人力资源丰富,科技水平高
(6)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北京的优势是人才众多,科技水平高,天津的优势是工业基础雄厚,制造业发达,河北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
32、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读“亚洲局部略图”和“孟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A海域是我国的________;B是_______海峡,它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2)中南半岛山脉、河流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这里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
(3)印度半岛所在的南亚地区种植业发达,粮食产量高,这与当地________气候特点有很大的关系。
(4)孟买属_______气候,该地区最高气温月出现在5月份,其原因是:①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角大,辐射强;②如图中箭头表示的_______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
33、长江、黄河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均发源于①______(地形区),图中丙代表的河流______是黄河最大的支流。
(2)图中甲、乙两个水利枢纽工程中,表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是______,图中黄河干流A、B、C三个河段中不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是______。
(3)长江沿江地带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请举出其中一个)
(4)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大量泥沙汇入。进入下游地区,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______”。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中游地区宜大力开展____________工作,减少水土流失。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红树林被称为“海上森林”,是能在海水中生长的植物群落。20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红树林部分被农田、养殖池塘及城市用地侵占。2000年以来,我国积极推动生态修复和造林工作,出台《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并将红树林划入生态红线严格管理,红树林面积实现明显变化。下图为1973-2000年我国红树林面积变化示意图和红树林生态系统示意图。
(1)从纬度和海陆位置,描述我国红树林分布范围。
(2)说明1973-2000年我国红树林面积变化的整体趋势及主要原因。
(3)简述我国保护红树林采取的措施。
(4)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处于城市腹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人提出在深圳城市中心建设红树林保护区与紧缺的城市用地之间产生冲突,你是否认同?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35、读“经纬网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于11月5至10日在上海(31°N,121°E)举办,“进博会”期间地球运行在____之间。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____(填“相同”或“不同”),公转方向是____。
(3)A点的经纬度是____,A点位于C点的____方向。
(4)当太阳直射B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处,此时南极圈内会出现____(填“极昼”或“极夜”)现象。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乙处向丙处运动过程中,廊坊市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