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西北地区内流区域面积广大,内流河年径流总量不足全国的5%。以下关于我国内流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汛期出现在冬季
B. 多为季节性河流
C. 补给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
D. 水量随夏季气温增高而增加
2、正确表示图中字母所示山脉两侧地形区的是( )
A.
B.
C.
D.
3、在下列传统民居中,位于北京市境内的是( )
A. 四合院 B. 窑洞 C. 竹楼 D. 碉房
4、根据土地利用的情况,我们把已利用土地的土地资源分为( )
A. 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
B. 城市、农村、牧区、渔村、城镇
C. 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D. 沼泽、戈壁、沙漠、石山、永久积雪
5、中国某地民居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传统民居最有可能属于哪个少数民族( )
A.西藏藏族
B.新疆维吾尔族
C.海南黎族
D.宁夏回族
【2】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气候类型是( )
A.
B.
C.
D.
6、最美的风景在路上。G7(北京—乌鲁木齐)高速公路沿途邂逅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戈壁灰、胡杨金、湖泊蓝,被“驴友”们誉为“世界最美色彩大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沿途邂逅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戈壁灰影响以上景观差异的首要因素是( )
A.气温
B.地形
C.降水
D.纬度位置
【2】G7高速( )
A.始发地人烟稀少
B.途径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
C.途径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
D.具有带动沿线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7、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
A.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内蒙占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汉江谷地
8、“地大物博”说明我国自然资源( )
A.总量多,种类少 B.人均充足,用之不竭
C.总量大,种类多 D.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9、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春联“林海雪原沃野龙江麦浪滔”“碧水蓝天沙滩椰林稻花香”中描绘的景观分别出现在( )
A.黑龙江省、海南省
B.河南省、江西省
C.云南省、广东省
D.陕西省、江苏省
10、读我国沿“北纬30°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出的我国地势特征是( )。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中部高,四周地
D.北高南低
【2】图中,数字①所在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黄土高原
【3】从图可知,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
A.山地和高原
B.盆地和高原
C.平原和丘陵
D.平原和盆地
【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利用山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
A.做好生态环境建设
B.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C.大力发展旅游业
D.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11、读“土地资源分布图”和漫画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知,我国土地资源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耕地资源集中分布在西部非季风区
B.草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C.西部地区难利用土地较多,不适合大力发展种植业
D.林地集中分布在东北、西比和西南
【2】关于漫画中的问题,合理的对策有( )
①立法保护耕地,切实守护每一寸耕地 ②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保障农业产量
③严禁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④占用林地、草地作为建设用地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2、春节期间,哈尔滨冰天雪地,广州却鲜花盛开,影响两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地形影响 C. 海陆位置 D. 人为影响
13、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A.大兴安岭—太行山一线
B.巫山—雪峰山一线
C.漠河—腾冲一线
D.黑河—腾冲一线
14、下列地形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是(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塔里木盆地
C. 华北平原
D. 四川盆地
15、下列行业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 )
A.电子信息 B.造船工业
C.生物工程 D.新能源和新材料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寒冷干燥
B.江津地处半湿润区
C.塔里木盆地位于暖温带
D.影响我国夏季风来自海洋
17、“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和“海”分别是( )
A.唐古拉山和东海 B.巴颜喀拉山和渤海
C.喜马拉雅山和渤海 D.昆仑山和渤海
18、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主要分布的气候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9、下列自然灾害中,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A.洪涝
B.台风
C.寒潮
D.泥石流
20、我国各类自然资源,不仅比例构成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表”,完成下面小题
| 水资源(%) | 耕地资源(%) |
北方 | 20 | 60 |
南方 | 80 | 40 |
【1】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多水多
C.北方地多水少
D.北方地少水多
【2】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②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地表水体污染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⑥推广节水器具
A.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21、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分为湿润、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类地区。
22、我国近海蕴藏着大量的____能源矿产资源,在台湾岛西侧有____盐场。
23、我国地势特点是 ,呈阶梯状分布。
24、填空题。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____半球。
(2)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
(3)目前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是_________省。
(4)四大盆地中,位于我国第一阶梯的盆地是___________。
(5)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__________,位于________省境内。
(6)_____________ 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7)从_________至________的铁路称为兰新线。
25、我国南方人的主食________ , 北方人的主食________ .
26、我国一共有________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边疆地区。
27、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_____ ____(填全称)。
28、为了逐渐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正大力实施_____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_____地区崛起,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决策.
29、黑龙江省的____到云南的____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
30、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_____(山脉名称),图中的B湖______________湖是中国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
(2)黄河在中游接纳了两条较大的支流,其中⑤是______________,⑥是______________。
(3)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主要来自①②③④四个河段中________段所在的流域。请解释其原因。
(4)黄河“地上河”主要发生在①③④三个河段中_____________河段所在的流域。试解释其原因。
31、读“中国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山脉:F________,M_____________。
(2)P山脉的主峰是___________。
(3)山脉E南北两侧的地形区①是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
(4)B山脉的西侧高原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乔羽是我国著名的词作家,1956年在江西省定居,看到江河帆影漂移、田野稻浪飘香的美丽景色,心情澎湃之下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歌词:“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美丽的祖国……”。我国部分河流分布示意图
(1)我们美丽的祖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下列数据中,能说明我国是陆地大国、海洋大国的有( )。(多项选择)
A.我国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千米2,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
B.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C.我国陆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
D.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
(2)歌词中的“大河”是____(填图中河流名称),该河流发源于____(填地形区)注入我国濒临的____海。
(3)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划分,土地资源属于____资源;“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说明该段“大河”两岸的土地资源类型主要为____。
33、《北纬 30°中国行》节目展现了我国北纬 30°沿线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社会发展在内的全景式图画。左图为我国沿北纬 30°的地形剖面图,右图为北纬 30°沿线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所示的地形区自东向西是:①____平原、巫山、四川盆地、横断山脉和②____高原,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特点是____。
(2)A 省地处我国的温度带是____,农作物熟制是____;B 的省级行政单位名称是____,其气候类型是____。
(3)A、B两地分别于4月和7月盛开美丽的油菜花。B地油菜开花时间比A地更迟的影响因素是____。
34、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国中A、B、C、D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a、b、c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写下的千古名句,诗中描绘的壮美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填字母)
(2)图中b界线穿过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河流),这一界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你写出它的地理意义: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D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_阶梯,确定它和其他三个地区界线c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4)位于B地区的甲、乙两地,一般情况下,冬季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35、【生态保护黄河安澜】2022年10月30日,中国制定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目的在于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护传承并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探究一黄河概况
(1)黄河发源于____高原,在____省注入渤海。
探究二黄河贡献
“黄河九曲十八弯,富了宁夏中卫川”,“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黄河泛滥所形成的大型冲积平原,为人类文明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自然基础。
(2)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____”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3)黄河在黄土高原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体现在____(任答一点)。
探究三保护黄河
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给沿岸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黄河宁,天下平”,黄河与两岸人民的命运休戚与共。
(4)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澜,请你找出黄河上、中、下游出现的危机(险情),并因地制宜提出针对性治理方案。(上、中、下游任答其一)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