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我国东南地区吹来的
B.黄土高原的黄土颗粒自东南向西北,越来越细
C.黄土高原地面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是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D.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沟谷密度小,两侧有垂直方向的陡崖
2、丽丽赴台湾探亲前查阅到台湾的相关资料,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是( )
A.居民多为高山族
B.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C.地震活动频繁
D.森林覆盖率高,生物资源贫乏
3、关于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我国南、北方都很温暖
B.一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C.夏季,我国南方炎热,北方寒冷
D.夏季,青藏高原也比较炎热
4、关于台湾的叙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台湾是我国的第一大岛
B.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C.台湾的工业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
D.目前,美国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5、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大体处于相同的地理位置,但是气候相差很大,原因是我国受惠于( )
A.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
B.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C.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6、下列关于中国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大平原均西临高原,东临海洋,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B.准噶尔盆地因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聚宝盆”
C.云贵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平坦开阔
7、工业布局要求合理。你认为下列哪个地区最适宜发展制糖工业呢?(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8、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族遍布全国 B.各民族均匀分布
C.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D.民族分布“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9、每年的清明节后,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吉祥如意的节日是下列哪个民族的( )
A.蒙古族 B.回族 C.藏族 D.傣族
10、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南水北调工程调水的起点是( )
A.黄河流域 B.淮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长江流域
11、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
A.东西高,中间低 B.南北高,中间低
C.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D.东高西低,呈阶梯状
12、北美洲的圣劳伦斯河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是重要的水运通道。读圣劳伦斯河及周边地区略图(图1)和蒙特利尔气候资料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1】蒙特利尔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3】城市多沿圣劳伦斯河分布的原因是( )
①气候常年温和多雨②水源充足③水运便利④多平坦开阔的地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
①加深河道②绿化河堤③分段拦冰④拓宽河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作为龙的传人,你能描述出祖国的半球位置吗?( )
A.东半球 南半球
B.西半球 南半球
C.东半球 北半球
D.西半球 北半球
14、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 )
A.天坛
B.故宫
C.颐和园
D.明十三陵
15、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指( )
A.省、市、县
B.中央、省、县
C.省、县、乡
D.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16、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上游修建水电站 B.裁弯曲直,疏通河道
C.下游修筑大堤 D.加强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17、江西省和福建省交界处的武夷山脉的走向是( )
A.东北——西南走向
B.东西走向
C.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8、《黄河妈妈》歌词写到“走出冰川的时候,你是那样的清亮,等你经过……你就把那晶莹变成浑黄”读黄河流域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走出冰川的时候,你是那样的清亮……”此时黄河甲段流淌在(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
【2】黄河河水在丙河段变成浑黄的原因是( )
A.落差大,水流湍急
B.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工业集中,污染较大
D.河床高,泥沙淤积
19、下列地理事物中,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A. 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 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 地热资源丰富 D. 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20、某游客在日记中写道:北京时间2时15分,霞光就洒满了乌苏镇,在这个有我国“东方第一镇”美誉的边境小镇上,早已有了大量的、相邻国家的境外商人,他们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一国家( )
A.朝鲜 B.蒙古 C.俄罗斯 D.日本
21、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 。
22、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__。
23、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_____;我国的干湿地区中,成都位于____区。
24、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________ 流域的水,调到缺水的________ 和西北地区。
25、云南省的行政中心是 ,因四季如春而被美称为 “春城”。
26、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处于____,为其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7、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常见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我国是世界多自然灾害的国家。
28、塔里木盆地位于 山脉和 山脉之间.
29、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成立了香港_____,实行_____制度.
30、亚洲是黄色人种的故乡,但在 则分布着白色人种。
31、读济南A和太原B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城市中全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该城市最高月降水量达 毫米以上。
(2)两城市降水季节变化都比较 ,且都集中在 季。
(3)两城市气温相同点是最热月均为 月,最冷月均为 月。
(4)两城市气温和降水的共同特征是 期和 期一致,同属于 气候。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清明前后,居住在贵州铜仁的人们都会做一种特殊的点心,叫“清明粑”。这是用蒿蒿(艾类植物)叶子、糯米等制作而成的一种糕点。据悉,在当地制作“清明粑”的习俗已经有100余年历史。
材料二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1)艾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除干旱和高寒地区,几乎遍及全国。根据艾草的生长习性,推测能够广泛生长艾草的区域有____地区和____地区(填字母代号)。
(2)分析材料一可知,“清明粑”是铜仁地区的传统食品,该地区饮食种类丰富多样,烹饪使用的植物油最有可能来自油料作物____。
(3)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C区域大部分属于____气候,其特征是____。②线是A区域与C区域的分界线,确定这条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B区域与其他地区的界线是____。
33、读中国政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是________(填省区简称),与其接壤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疆界绵长,相邻的国家有十余个,其中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
(3)中国海岸线长达1.8万千米,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④是________。
34、读“我国部分民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汉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满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根据各民族的分布状况,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交错居住。
(3)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在________(数字)地区。
35、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及台湾岛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铁路线D_,城市:E_。
(2)B为_特别行政区,其与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这种合作模式被称为“_”。
(3)宝岛台湾具有丰富的物产资源,请你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简要分析台湾岛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_。
(4)近几年到台湾旅游的大陆游客越来越多,你知道台湾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吗?(请任意写出2处)_、_。
(5)台湾树种丰富,有“_”之称,又因盛产_被称为“东方甜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