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原句: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_____,看不出_______。过了一会儿,________,只见_______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
(2)古诗名句:__________,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
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题西林壁》)
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__。(《嫦娥》)
(3)日积月累:_________,孰能无惑?(韩愈)
一场秋雨一场寒,____________。
(4)课文内容:我国神话故事中,“精卫”给你留下的印象是________;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则是_______的精神典范。
2、阅读屋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______)国作家(______)。通过阅读,我们知道,汤姆·索亚住在(______)家中。
(2)《骑鹅旅行记》是一篇(______),书中小男孩尼尔斯变成(______)后,骑着(______),开始了他的奇妙旅行。
3、补充词语。
恋恋( )( ) 引( )注( )
神州( )( ) 炎( )( )孙
4、课堂连线台。
同学甲:读了课文,我被这个动人的故事所震撼,文中的父亲对儿子的承诺“__________ _ _”让我难忘。
同学乙:是呀,类似的话在文中共出现了____次。这句话让儿子_____________,让父亲 ______________,最终创造出了奇迹。
同学丙:作者在描写时抓住了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描写,通过朗读感悟我体会到了父爱的伟大。
5、比一比,再组词。
喜______ 去______ 买______ 坏______
嘻______ 丢______ 卖______ 杯______
钟______ 拍______ 作______ 该______
针______ 伯______ 怎______ 刻______
6、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浪淘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牛织女家,
【1】《浪淘沙》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他被称为“_________。”
【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关于这两句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浪涛汹涌来自天边。
B.“九曲”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黄河曲曲折折,排山倒海的气势;“自天涯”生动地表现了黄河的源远流长。
C.这两句话描写了黄河来自天边、奔流不息的壮丽图景。
【3】这两句诗使人想起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_________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____________。
7、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1】【理解含义】标题中的“我”指_________,“中国心”指_________________
【2】【问题探究】歌词中为什么要列举“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字词】“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中的“烙”字能换成“盖”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感情】歌词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爱,请从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快乐阅读。
敕勒川,( )。
天似穹庐,笼盖( )。
( ),( )
风吹草低见牛羊。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这首诗写的是( )的景色。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最后两行的意思:
( )
9、行人过马路情况调查
朝阳小学三年级(1)班的同学利用周末的时间,主要采用观察记录和现场访谈两种方式对“行人过马路”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过后,同学们制作了如下的《闯红灯原因统计表》。
闯红灯原因统计表
闯红灯的原因 | 有急事 | 看到没有车 | 看到别人闯 | 习惯了 | 红灯时间太长,不耐烦等了 |
人数 | 12 | 46 | 268 | 24 | 28 |
【1】这份调查表是___小学___班的同学制作的,他们主要是通过____和____两种方式进行调查统计的。
【2】从统计表中可知,闯红灯的原因有___种,其中_____是最主要的原因。
【3】请你给“习惯了”闯红灯的人写几句劝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了这张《闯红灯原因统计表》,你有什么想法?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体验生活,乐逍遥。(观察下面公交站牌,回答问题)
【1】小雪目前站在右侧公交
站牌,这站是__________。
【2】小雪家住在宝丰路,她需要
乘坐_______路,坐_________站就到家了。
【3】就在她准备上车时,一位老爷爷问她:到麒麟路怎么乘 车?请你代小雪回答老爷爷的问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关于倡议书的内容,请你排出正确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叙述倡议的背景 ②写标题 ③日期 ④署名
⑤称呼接受倡议的对象 ⑥申述倡议的理由 ⑦分条提出具体建议
11、课外阅读。
小小的希望
我有一个小小的希望。
我真希望能有那么一天:
小鸟能听懂我的话,我也能学会讲小鸟的话。
那样,我就会告诉它们:
不要往那边树林里飞,那边有个举着猎枪的人;也不要到这里来,这儿有张抓鸟的网。
我要和小鸟飞到另一片树林里。我躺在林中的草地上,望着我头顶上绿叶间的小鸟,我们用彼此能听懂的话,交谈着春天、树林、花朵,还有越来越多的花园。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愿望——(__________) 谈论——(__________)
【2】“我”会和小鸟交谈些什么?用“ ”画出相关句子。
【3】为什么“我”希望小鸟能听懂“我”的话,“我”也会讲小鸟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揠苗助长》中的那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禾苗快点长高,没有给禾苗浇水、施肥,却把禾苗往高里拔,违反了禾苗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所以禾苗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
13、课外阅读轩。
雪的功能
①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 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须额外投入的清洁能源。
②专家推算, 10 万吨雪换算成等量制冰所需能耗, 相当于 1. 2 万吨石油。如果用来进行存雪制冷, 节约的燃油为数十分可观。现在, 无能耗的 “雪能源” 正在北半球北方市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入冬以后, 人们随时把降雪积存起来, 集中保管在专用的雪库里。来年夏天, 把它循环往复地送入各户以达到制冷的目的。据报道, 在某市最近出现了一座以存雪为制冷剂的 6 层空调住宅楼, 这一奇特方式目前尚属世界首例。虽然一个夏天的用雪量为数不小, 但该市每年的降雪量很大, 一个冬天郊外地面积雪可厚达 2 米。一间雪库可积存 100 吨, 足以满足夏天需要。
③除了制冷以外, 雪还可以用于空气净化。雪的晶粒结构非常复杂, 即使攥成雪团, 内部的微孔仍可保持足够的空间, 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的空气从中经过, 这些化学成分就会吸附在上面, 把空气流量调整至适当程度, 可滤除 90% 以上的甲醛等有害成分。
④雪水, 经过蒸发后会重新凝结, 成为冰状水。它是一种超软水。它不含钾、钠等矿物。它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因此, 对人体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冻伤都有效果, 尤其对于轻患者, 只需每三四个小时涂洗一次, 可不用其他药物, 45 天就能痊愈。常用雪水洗澡, 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促进血液循环, 减少疾病。清纯的雪水还是一种美妙的天然饮料。研究表明, 雪水中所含酶化合物比普通水多, 所以当今医学界普遍认为, 每天饮 12 杯雪水, 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 能防治动脉硬化症。俄罗斯的医学专家还提醒人们, 随着年龄的增长, 体内冰结构水会日显不足, 从而加速人的衰老, 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喝雪水更有好处, 可以延年益寿。
⑤目前已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表明, 户外 4 米高的雪堆, 盖上 30 厘米厚的木屑、树叶等,到 8 月份仍可保持 2. 5 米高度。同样方法, 如果将雪堆改为半地下方式, 按照高 25 米, 边长 100 米规模堆放, 可存雪 20 万立方米左右, 夏天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取用, 在空调或粮库恒温系统中发挥作用。来自大自然生态环境的雪, 回过头来又开始为保护生态做贡献。
【1】对于本文的说明对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雪 B. 雪的特点 C. 雪的优点 D. 雪的功能
【2】本文介绍了 “雪”的哪些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分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围绕 “雪水”, 用一句话对第④段划线部分的句子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理解和分析, 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 雪内部的微孔结构可保持足够空间, 甲醛等有害成分可滤除 90% 左右。
B. 雪水对人体有奇妙的保健作用, 对所有患者都有很好效果。
C. 目前已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表明, 将雪堆改为半地下方式, 按照高 25 米, 边长 100 米规模堆放, 可存雪 20 万立方米左右, 夏天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取用, 在空调或粮库恒温系统中发挥作用。
D. 随着年龄增长, 人体内冰结构水日益不足, 加速人的衰老。俄罗斯医学专家认为上了年纪的人喝雪水有好处, 可延年益寿。
14、课外阅读。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村庄。家里住着爷爷和奶奶。养的小动物是小鸡和小猪。家乡还有山丘、小河、老牛和山羊。
春天,山丘上长满了小草和野花,它们在春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处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
到了夏天,门前的小河可热闹了,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每次回家乡都要与小朋友门在河里游泳、打水仗、捉小鱼。
秋天来了,地里的庄稼都熟了,到处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到处是丰收景象……
冬天,一片片雪花从天上飘落了下来,给大地铺上了白色的外衣,小朋友们穿着厚厚的棉衣,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他们玩得可开心了。
我的家乡真美丽,我爱我的家乡。
1.填空。
短文是按照( )顺序来描写我的家乡的,分别是( )。
黄澄澄: ( )( )( )
游来游去:( )( )( )
2.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写在下面横线上。
15、按要求把句子改一下吧!
(1)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缩句)
(2)在这一瞬间,他明白了这条超级豪华游轮上有直升机.(缩句)
(3)小明爱钓鱼。(扩句:至少扩两处)
(4)人类在糟蹋了地球之后,根本不会有美好的生活环境。(改成反问句)
(5)小木匣被科里亚埋进十步远的坑里。(改成把字句)
_
(6) 的小朋 地做游戏。(填合适的词语)
16、按要求写句子。
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1】这句话是______说的,表现了它______和______的性格特点。
【2】给这句话换个说法,使句意保持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乐园。
1.看了这部电影,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批改作业。(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在大禹的带领下齐心合力地治理重新泛滥的洪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扫罗王信守自己的诺言。(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木桥开始___________,开始________。 (补充拟人句)
20、周恩来随回家探亲的伯父来到了东北沈阳。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你是一个怎样的人?长什么样子?有哪些兴趣爱好?请写一篇习作介绍你自己。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