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回放。
1.《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写出了西沙群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海滨小城》一文中作者在描写小城时抓住了三处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这是全文的________,既点明了小城的特点,又________。
3.《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按照________顺序,写了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________,也是一座巨大的________。
2、积累。
1.读了《将相和》,我学会了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3.《山居秋暝》的作者是__________,你最喜欢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游在临终前仍念念不忘收复中原,这可以从《示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看出来。
5.面对时光飞逝,陶渊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一日难再晨。”岳飞也教诲我们:“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荷尽已无擎雨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有理走遍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 ,其利断金。
4.______________ ,歌声振林樾。
5.仿写句子 例句: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爱”是人间最美的感情,这学期我们认识了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的转移,英勇献身的_______;为群众架起生命之桥的_______;宁愿自己吃苦,也要收养邻居孩子的_______。
5、名句默写(错、漏、添一个字不给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
3.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5.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分无赖是扬州。
6.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二十四桥明月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这首词,按要求答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_,它是一首以______为题材的经典佳作。
【3】这首诗和《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写出其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_______中,
风光不与_______同。
接天_______无穷碧,
映日_______别样红。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本诗的作者是_____朝诗人________。
【3】本诗描绘了_______的美丽风光。
【4】读完诗句“接天____无穷碧,映日____别样红”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语段阅读。
我神州,称中华, ‖ 台湾岛,隔海峡,
山川美,可入画。 ‖ 与大陆,是一家
黄河___,长江___, ‖ 各民族,情谊浓
___城长,珠峰___。 ‖ 齐奋发,共繁荣。
【1】把“耸、长、奔、涌”四个字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填空。
(1)读了这段话,我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又叫作_____、_____。
(2)“山川美,可入画”,选段中讲到的河有______、______,讲到的山有_______。
(3)我国最大的岛是___________。
【3】用“——”画出描写各族人民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句子。
9、阅读。
网络新词
【材料一】
类似“脑残”“矮矬穷”这样不雅的词语,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里。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传播设备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染的速度异常快。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则显得原始而粗放得多。
【材料二】
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一个耄耋老人、一个公务员、一个银行职员、一个饭店的服务员,上来都称呼我为‘亲’时,我何止被惊呆,简直是崩溃。”
【材料三】
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这个国际性纪念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在各种新兴表达令人眼花缭乱,各种网络新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的当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设立的这个节日,显得前瞻而又意义非凡。
【1】结合材料,下列说法与短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把每年的2月21日设立为“国际母语日”。
B.传统媒体对新词使用比新媒体原始而粗放得多。
C.作家池莉不喜欢这些人都称呼她为“亲”,这样就破坏了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
D.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传播设备的普及,加快了网民接收新词的速度。
【2】请你就如何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和规范性,对社会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展示北京地区石刻文物为主的博物馆,坐落在海淀区白石桥东侧的真觉寺。
博物馆分为室内展和露天陈列两部分,共展出数百件文物精品,其中包括珍贵的东汉石人,宋代针灸穴位牌,清代石享堂等,这些文物都是北京石刻艺术的瑰宝,如清代石享堂,就是一座由30余块雕刻组成的石仿木结构建筑,在石头上雕镂出精美的花纹,工艺十分高超,被列为镇馆宝物之一。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特别针对中小学生求知欲强、善于体验、勇于动手的特点,在馆内建立了“石刻坊”科普实验室。实验室设有石刻传拓、石刻翻模、石头彩画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为中小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观须知 门票价格:成人20元/张 学生10元/张 北京市中小学生免门票。每周三成人、学生均免门票。 开放时间:9:00-16:30(周一休息) |
【1】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北京石刻艺术馆坐落在海淀区白石桥东侧的真觉寺。(______)
(2)“石刻坊”科普实验室针对中小学生设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______)
(3)北京市中小学生参观石刻艺术馆可以免门票。(______)
(4)石享堂是全木结构。(______)
【2】材料中画“_____”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3】用“﹏﹏﹏”在材料中画出说明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建立“石刻坊”科普实验室的原因的句子。
【4】寒假期间,小丽接待来自英国的小伙伴,准备带她参观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妈妈担心小丽不能为英国小伙伴讲解。如果你是小丽,你会对妈妈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1】联系上下文,说出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功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词语。
买卖: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3】在文中的省略号处补写几句。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画出这一文段的中心句。
12、不识字的老师
采国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唯一能延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州,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了,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了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说:“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和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个便分开了,不久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两——你们正好都站在地狱的边缘,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着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色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分享,才好吃吧。”从此我常在午餐中掰一段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
我仔细地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多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中,你能呼唤,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从文中找出表现“我”对“不识字的老师”情感变化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路瑟对“我”的帮助之大,影响之深?请用“ ”画出来。
【3】读完全文,请你谈谈,为什么老人“不识字”而“我”还要称他为“老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荷花》(节选)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āi ái)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 )。有的还是花骨(gū gǔ)朵儿,看起来( )得马上要( )似的。
【1】给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打“√”。
【2】按原文填空。
【3】用“﹏﹏﹏”画出语段中描写荷叶的句子。在这个句子中,“ ”一词写出了荷叶的多而密;“ ”一词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美;“ ”一词写出了荷叶的形状美。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写荷花的( )
A.荷花的颜色很多很美。
B.这池荷花形状多而美。
C.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D.荷花的花瓣很多。
14、课外阅读
四块糖果
一天,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斥止了他。陶校长对王友说:“你放学后去校长室一下。”
放学了,刚开完会的陶校长匆匆来到校长室,发现王友低着头,涨红了脸,搓着衣角已等在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了。陶校长没有批评他,却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笑着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但我却迟到了。”王友疑惑地接过糖果。
随之,陶校长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一本正经地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所以我应该奖励你。”王友更惊疑了,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校长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听到这里,王友感动并后悔地流着眼泪说道:“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随即掏出第四块糖:“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待王友接过糖,陶行知说:“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王友心里很温暖。
回家的路上,王友的脚步格外轻快。路边的树木是如此苍翠,草地里的花朵是如此娇艳,天边的晚霞是如此灿烂,王友的心中是如此温暖……
【1】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1)大声呵斥并制止。( )
(2)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
【2】陶校长奖励王友四块糖果,分别是在夸奖王友的哪些好品质?请补充在横线上。
第一块:守时;
第二块:_______________;
第三块:_______________;
第四块: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
【3】从陶校长用四块糖果教育学生这件事中,你能看出陶行知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请选择一个角度(角度:①针对文章的内容;②针对文章的写法;③联系生活经验)提出一个问题,并在后面注明提问的角度(填序号)。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还有比这更好听的声音吗?(请给句子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
16、例句中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出了“害怕”。请从下面的两个词语中选择一个,仿照例句写出来。可选择词语:①得意 ②失落
例:写“害怕”:妈妈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
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要下雨了。(扩写句子)
( )要下雨了。
2、朝看太阳辨西东。(仿写句子)
( )辨( )
18、句子长廊。
1.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儿正汗流满面地用小铁铲在地上挖土。(缩句)
2.难道爸爸妈妈不理解我的心情吗?(改为陈述句)
3.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 明天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4.排除 我 内心 悲伤 无法 的 (连词成句)
5.时间过得那么快,我心里很急迫。(修改病句)
6.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9、扩句。
①双眼闪着泪花。
②同学们议论着。
③他们完成了任务。
20、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赵小明把橡皮送给了张小华。(改为“被”字句)
2.迷路的儿童被民警叔叔送回了家。(改为“把”字句)
3.妈妈总是经常教育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修改病句)
21、作文。
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交往活动的增加,我们会认识越来越多的人,有的人个性鲜明,特点突出,能让人很快记住他们。想一想,你认识的人中,有谁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请你把他(她)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出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