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顾古诗,填空。
1.《山行》一诗描写的是_________季节的景色,“寒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赠刘景文》一诗的前两句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_______________傲霜斗寒的形象。
3.《夜书所见》中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___________的声音,第二句中的“客”指_________,“夜书所见”中的“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积累。
1.删繁就简三秋树,____________。 (清·郑燮)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梁惠王上》)
3.____________,荒于嬉;行成于思,____________。(唐·韩愈《进学解》)
4.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5.____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 (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
6.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 (鲁迅《自嘲》)
7.天行健,____________。 (《周易·乾》)
8.____________,子规声里雨如烟。 (宋·翁卷《乡村四月》)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词语填空。
若( )所( ) 腾( )驾( )
山( )地( ) 呼( )唤( )
精卫( )( ) 视( )如( )
志( )高( )( )( )凛然
1.为了革命胜利,先烈们一个个( ),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同学们都是一副( )的样子。
3.我们应该做一个( )的新时代少年。
4、写出近、反义词
近义词:空虚——( ) 确乎——( ) 伶俐——( ) 徘徊——( )
反义词:空虚——( ) 匆匆——( ) 伶俐——( )
5、辨字组词组词
怒____访____讨____
努____纺____村____
6、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再填空。
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 。
,可爱深红爱浅红?
【1】在原文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
【3】能说明只有诗人自己在江畔赏花的字是“____”。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朝诗人。
【2】解释下列词语。
①河:________________
②岳:________________
③遗民:______________
【3】赏析第三句诗中的“尽”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
清平乐 会昌
毛泽东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欲:________________ 道:________________
未:________________ 独: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郁郁葱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再写出一首你知道的毛泽东的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错开季节的花
文/矫友田
因为暖秋的缘故,山下那片枫树林仍未见熟透的迹象,只有星星点点的红斑点在叶丛之间。而在往年这个时候,整片枫树林早已熟透。远远看去,那一簇一簇火红的枫叶,在秋风中摇曳着,宛若大山的裙摆,十分迷人。
或许是因为它们的失约,当我从那片枫树林经过的时候,心中竟生出一种莫名的失落。我沿着一条偏僻的山径走去,待走出枫树林之后,才发现前面是一个小水潭,像镜子一样镶嵌在那儿。在水潭旁边,是几株未被人打扰的紫荆花。它们那细柔的枝条,在阳光下尽情地舒展着,心形墨绿的叶片,仍然透着盎然生机。蓦然,我被其中的一株紫荆花吸引住了。在它的一根枝条上,竟然绽放着十几朵紫红色的花朵。那些花朵,就像一只只展翅欲飞的蝴蝶一样美丽。如果是在春季,我也许不会有一丝惊讶,甚至不会觉察到它们的艳丽。因为春天,原本就是它们生命的花期。然而眼前,风已凉,秋已深,我不能不惊奇自己的发现。
哦,那是一些错开了季节的花。它们就像一个个顽皮的小孩,在生命四季的城堡里做着有趣的游戏。一不小心,它们就推错了季节的门。
这个花期,对它们来说有一些残酷。也许是夜间的一场凉霜,或是一场空袭的寒流,就会将它们所有的美丽湮没。可是它们没有一丝忧伤和恐惧,只是尽情地舒展着花蕾,拥抱着阳光,吐露着生命中最真实的芳香。此刻,我注视它们的眼光,不再有怜悯和惊讶,而是一种超乎寻常的敬重。我静静地想着,这一切也许都是上苍特意安排吧,让它们来经历一段痛苦的折磨和锤炼。
于是,它们才有了与众不同的生命。在我们世间,总会遇到那样一些对我们来说熟悉的,抑或是陌生的生命,他们错失了原来应该花枝招展的季节。然而,他们仍然努力挣扎着,将自己生命的花蕾在痛苦的岁月里灿然绽放。那种忍受着厄运威胁与痛苦折磨释放出来的美,哪怕只有短暂一瞬,也会令人感动不已,就像秋风里枝头上的那些紫荆花,会让我永远铭记。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一个人在安逸的日子里享受了什么,而在于他在痛苦的环境里是否选择了一种坚强和从容的生活姿态。
如果你,抑或我,是一朵错开季节的花,会像那些紫荆花一样,没有忧伤,没有恐惧,在痛苦的日子里灿然绽放吗?
(摘自《思维与智慧》)
【1】作者所描述的紫荆花,应当开在什么季节?它错开在什么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紫荆花错开季节后以什么样的姿态绽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①前面是一个小水潭,像镜子一样镶嵌在那儿。
②可是它们没有一丝忧伤和恐惧,只是尽情地舒展着花蕾,拥抱着阳光,吐露着生命中最真实的芳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错开季节的紫荆花让作者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怎样的思考?(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比较网读下列两篇文章,完成题目。
夏天里的成长(A文)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里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跟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 儿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柏 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 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侯,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
夏感(B文)
(1)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2)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3)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一一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4)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5)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1)A 文的划线句体现了夏天万物生长迅速的特点,请发挥你的想象,另选取合适的事物,用“昨天……今天……明天……”的句型体现同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
【2】A文从植物、______、山水、铁轨、马路、______这几个方面来表现夏天里万物的生长。
B文的第4小节,从两方面表现了“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这两个方面是: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3】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意思是:在文章结束时,作者将要表露的胸怀、志向很自然地说出来,给人一种鼓舞和向上的力量。这两篇文章,也都运用了“卒章显志”的手法。 你能运用这种阅读文章的方法,体会出作者写文章的用意吗?
A.文描绘夏天万物的迅速生长,是要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B.文刻画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是要赞美 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___
乡村是一幅美丽的画,它的模样深深地印在我心里,让我百看不厌,如痴如醉。
步入乡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花儿,有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花……它们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阳光如温暖的手轻轻地抚摸着花儿,像是给花儿披上了一层金纱。那一朵朵沐浴在阳光中的花儿,绚丽多彩,昂首挺胸地站在屋前,在微风中摇曳着。
鸡,乡下人家按照家乡习俗,每家每户都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叽叽咕咕”地呼唤着小鸡,率领着小家伙们在场地中觅食,或是看见几只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耀武扬威地走来走去。
乡村总会有那么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水一年四季欢快地流淌着。到了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而在石桥边,在树荫下,就会见到一群孩子在水中嬉戏,不时溅起的一朵朵水花,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莲。那欢快的笑声,那淙淙的流水声,应和着蝉儿的鸣叫声传入耳中,似乎拂去了不少炎热。
我们还可以看到农民伯伯们正在收油菜,他们流下的汗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好似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风吹动着小麦,发出“沙沙”的声音,那声音真动听。
啊!我爱乡村,更爱这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
【1】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短文题目的是( )
A.我爱乡村 B.乡村如画 C.夏天的乡村 D.丰收的乡村
【2】风吹动着小麦发出的声音是( )
A.沙沙 B.丁零 C.咕咕 D.叽叽
【3】“阳光如温暖的手轻轻地抚摸着花儿,像是给花儿披上了一层金纱。”中的“抚摸”可以换成下面的( )
A.抚慰 B.摩擦 C.碰触 D.爱抚
【4】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
A.并列 B.总分总 C.先总后分 D.先分后总
【5】下列说法中,与短文内容不符的是( )
A.农民伯伯们正在收油菜和小麦。
B.夏天到了,孩子喜欢到河里嬉戏。
C.乡下人家按照家乡习俗,每家每户都要养几只鸡。
D.步入乡村,可以见到五彩缤纷的花儿,有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花……
【6】“那欢快的笑声,那淙淙的流水声,应和着蝉儿的鸣叫声传入耳中,似乎拂去了不少炎热。”中的“似乎”能去掉吗?请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喜欢乡村吗?说说你的理由。(两点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到过乡村吗?还见到了其他的什么景色呢?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两茎灯草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同样是伸出手指头,描写却有区别:严监生先是“伸着两个指头”,后来“_________”,再后来“_________”。
【2】选文中有动作描写,有神态描写,能不能加上对严监生的语言描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严监生临死前还伸着两个指头,他在惦记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段中可以看出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华盛顿砍树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他父亲到处询问。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华盛顿说:“是我砍了樱桃树!”
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我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1】填入转述句的正确标点符号。
华盛顿说是他砍了樱桃树(______)
14、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共15分)
看蛀牙
小华8岁了,正在读二年级,近来不断地闹牙疼,只好请假让妈妈带他到医院
牙科去诊治。
张医生问:“怎么不舒服?”
小华说:“我的牙疼极了。”
“我给你检查一下。”张医生边检查边说,“唉呀,怎么能不疼呢?你的牙大部分成了蛀牙,也就是虫吃牙。”
小华奇怪地问:“是虫子把我的牙咬的?我嘴里有虫子呀!”
张医生认真地说:“不是虫子咬的,是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的缘故。”
这时妈妈插嘴说:“这也怨我,我总认为他还小呢,睡前他还总要吃些糖果。”
张医生接着说:“怪不得,就是因为不能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特别是睡前吃了甜食,这些食物的残渣(存留 存放)在口腔和牙缝里;时间一长就会发酵产生酸性物质。牙齿表面有一层坚硬的保护牙齿的珐琅质,可是它就怕酸,被酸性物质长期腐蚀,就会形成蛀洞,最后会把整个牙齿蛀空的。”
小华听了(吃惊 害怕)地说:“我的牙已经成了这样,那可怎么办呢?”
张医生(细心 耐心)地说:“今天我给你把坏的牙该补的补,该拔的拔。要紧的是你今后每天要做到……那就会避免牙病了。”
(1)读了《看蛀牙》这个题目,可以推想短文主要是讲 的事,会想到谁去看蛀牙,还会想到 。(3分)
(2)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3分)
(3)给带点字选择合适的字义,打上“√”。(2分)
闹牙疼①喧哗;不安静 ②发泄(感情) ③害病;发生(灾害 或不好的事)
(4)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它”是指 。(2分)
(5)默读短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2+3分)
①小华得蛀牙的原因是 。
②张医生对小华说“要紧的是你今后每天要做到……那就会避免牙病了。”根据你的理解,把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15、句子练习。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新疆小伙子在跳舞。(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估计他一定知道这件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维吾尔姑娘漂亮。(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仿照例子写你喜欢的一种花)
__________
(2)水是那样绿,绿得像一块翡翠。(仿写)
玫瑰花是 ________
(3)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还围在一起跳舞。(仿写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雨下得真大, __________
17、阅读影响一生。学校以“品味书香 润泽校园”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有的班进行了家校共读活动,有的班举行了演讲比赛,有的班开展了故事分享会。
写出上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给下面句子换一换说法,句意不变。
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题文)按要求改写句子
1、夜雾笼罩着他们。(改成比喻句)
2、羊栏边的黄狗汪汪叫。(改成拟人句)
20、按要求写句子。
(1)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将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一个热点。(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题文)观察图片,按要求写话。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写一写你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你为什么喜欢它?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