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广东省佛山市初二上学期一检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有“北方小桂林”之称的保定易水湖位于易县城西南方向25公里处,图是游客在湖边看到的平静湖水中的“鱼在云中游”,则(  )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 2、小明一家到西樵山旅游,看到湖里的鱼儿在水杉的倒影间嬉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杉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水杉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看到“嬉戏的鱼儿”,是鱼的虚像

    D.看到“嬉戏的鱼儿”,是鱼的实体

  • 3、学生使用的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形状

    B.密度

    C.质量

    D.体积

  • 4、“嫦娥”舒广袖,“玉兔”归蟾宫,嫦娥三号怀抱着“玉兔”飞向月球,说“玉兔”静止,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月球表面

    C.地球表面

    D.嫦娥三号

  • 5、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塔的倒影

    B.雨后彩虹

    C.露珠下的叶脉

    D.墙上的手影

  • 6、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B.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g/cm3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 7、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 8、如图所示,小明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前后两次鼓面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速度不同

  • 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地震、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 10、如图a所示,一杯中已经装有50cm3的某种液体,打开水龙头,向杯中继续注入该种液体,杯子和杯中液体的总质量m与从水龙头中流出的液体体积V关系如图b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杯质量为90g

    B.杯中液体密度0.8g/cm3

    C.当水龙头流出液体体积V=50cm3时,杯子和液体的总质量为90g

    D.此杯子的容积为200mL

  • 1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

    A.0m/s

    B.340m/s

    C.3.0×108m/s

    D.不确定

  • 12、如图所示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作出的图像,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B.相同体积的甲物质与乙物质质量比是

    C.甲物质与乙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D.相同质量的甲物质与乙物质体积比是

  • 13、如图所示是某款音箱,其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可通过网络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点播歌曲、了解天气等,也可以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比如打开窗帘、设置空调温度等。关于智能音箱,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智能音箱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B.音箱靠扬声器纸盆的振动发出声音

    C.当接收“大点儿声”的指令后,纸盘振动加快

    D.播放音乐时,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调

  • 14、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 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工作的

    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

    D.孩子能很容易辨别父母的声音,主要是他们声音的音调不同

  • 16、关于教室内涉及到的一些物理量,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教室内的温度约为50℃

    B.教室门的宽度约为90cm

    C.教室内的空气质量约为300g

    D.声音在教室内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

  • 17、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明坐在甲车厢向乙车厢观望。突然,小明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对面列车的车尾他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第一次判断是错误的,因为没有选择参照物

    B.以小明乘坐的列车为参照物,对面的列车是运动的

    C.“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这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D.发现“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这是以对面的列车为参照物

  • 18、同学们百米赛跑时,关于比较其运动快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众是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长短”的方法比较同学们运动快慢的

    B.终点裁判是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同学们运动快慢的

    C.物理学中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快慢的

    D.物理学中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快慢的

  • 19、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酒精溶液,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他的依据是(   

    A.酒精熔化时吸热             

    B.酒精液化时吸热             

    C.酒精汽化时吸热             

    D.酒精升华时吸热

  • 20、下图所示的运动项目中,力的作用效果主要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   拉满弓箭

    B.   顶飞足球

    C.   压弯跳板

    D.     压弯撑杆

  • 21、下列关于光的现象和传播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射光线与所对应的入射光线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

    B.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其反射角等于90°

    C.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黑板用的时间长了,有一角反光,这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

  • 22、小明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测量了四种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把它们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表示出来,根据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丙两物体的质量相等

    B.乙、丙两物体的密度相等

    C.丁物体的密度最小

    D.乙、丁两物体的体积相等

  • 23、汽车在100km的高速公路上行驶,前50km的时间为1h,后50km的时间为0.5h,汽车在这100km公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

    A.50 km/h

    B.66.7 km/h

    C.75 km/h

    D.100 km/h

  • 24、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

    A.甲液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4:1

    C.若甲、乙液体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D.若甲、乙液体的质量相等,则甲、乙液体的体积之比VV=1:5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某滑冰运动员在冰冻的河面上滑冰时,突然发现冰面出现了裂纹,这个现象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该机智的运动员马上趴伏在冰面上爬回河岸去,他这样做利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

  • 26、大量实验表明,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只有2种。如图所示,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上了 _____电荷,彼此相互排斥;这种使塑料丝带电的方法称为 _____,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 _____在物体间转移。

  • 27、如图甲,该停表的分度值是______,所示的时间为______;图乙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分度值是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 28、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橡皮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该橡皮将做________运动。

  • 29、在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塔的底部,底部的钢支架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发生______,为了保护发射塔,工作人员在塔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池中,利用水的_____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气团”是水蒸气______形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 30、阅读短文,解答问题。

    智能手机

    在信息量猛增的今天,智能手机(Smartphone)是信息交流的必备工具。

    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可以下载应用程序、音乐、图片视频等等。

    手机在使用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小华学了物理后,对手机的一些使用方法进行了探究。

    (1)有电话呼入时,通常我们听到手机发出的提醒音乐,该声音是通过_________传入人耳;接听时,我们可以辨别打电话的人, 这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在某些场合,把手机设置为静音状态,这是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

    (2)若手机不慎落水,应立即关机,用吹风机在常温下吹干其内部。这是因为________可以加快手机内部水分的蒸发。

    (3)智能手机可以扫描二维码,如图甲是用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二维码中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应该保持物品不动,将手机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二维码。

    (4)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乙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 31、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______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 32、《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说明我们的祖先就会把粗糙物体打磨作为镜子,方便梳妆打扮等。如果郝闻站在平面镜前1.5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_______m,若他向镜面远离1m,则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

  • 33、“入班即静”就是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人的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次声音,其时间间隔为t,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铁管中的声速为,且,则铁管的长度为___________

  • 34、如图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跟水平方向成40°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则平面镜跟水平方向的夹角应是______°;保持入射光的位置不动,将平面镜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下列是物理中的相关实验,请补充完整。

    1)如图甲所示的课本实验,当收音机播放音乐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节奏在晃动,这主要说明 ______ ;把纸屑放在喇叭上,当喇叭播放音乐时,纸屑会随着音乐而跳动,这说明 ______

    2)如图乙实验中向外抽气,听到手机发出的铃声 ______ ,可以推出 ______

    3)图丙是用碘锤来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的实验,有AB两种加热方式:A.酒精灯直接加热;B.放在开水中加热。应使用 ______ (填序号)加热方式,该过程中碘从固态变为 ______ 态;(碘的熔点为113℃

    4)如图丁所示,EF为平面镜,OA为反射光线,ON为法线,反射角NOA等于45°。已知BON等于30°CON等于45°DON等于60°。与反射光线OA对应的入射光线是 ______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某兵工厂生产了一批新式步枪。为测试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一士兵手持步枪在空旷的靶场瞄准510 m外的靶子射击,枪筒傍边的声波探测器先后探测到两次较强声波,并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如图);已知:第一次是枪响的声波,第二次是子弹击中靶的声波,示波器上每一大格时间相差1 s。求:

    (1)子弹击中靶的声音传到人耳处所需时间?

    (2)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

    (3)子弹飞行的时间?

    (4)子弹飞行的平均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 37、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图甲是甲物体的s-t图象,图乙是乙物体的v-t图象。求:

    (1)甲物体在3s内运动的路程;

    (2)甲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

    (3)经过6s后,甲、乙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 38、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爆炸的火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在液体密度一定,请作出液体压强p与液体深度h的图象关系。

       

  • 40、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作出如图所示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 41、在豫东地区,每到新年,为了招待客人好多家庭都做如图所示的焦叶子,有的地区称之为炸焦叶、炸麻叶,小虎发现妈妈将醒好的面切成长条放入油锅中后,焦叶先沉底后上浮至油面,请你在图中A点帮助小虎同学,画出焦叶在上浮过程中受到的力。(不计油的阻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