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江苏宿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A. 梳洗吧,独倚望江楼。

    这两句写出了一位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

    B.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这几句词,表现出作者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更渴望得到朝廷重用,建功立业的情感。

    C.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两句选取战场上最具典型特征的马和弓来写,意在衬托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句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主要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得当的一项是(   )

    A. 经过小明同学的谆谆教导,我终于解出了这道题。

    B. 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 奥运会的游泳比赛真是精彩纷呈津津有味

    D. 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不是危言耸听

     

  • 3、下列诗句表现的自然季节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渭城朝雨沮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 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当然要观察。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怎样才能接近实际?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④②⑤ C ③①②④⑤ D①③②④⑤

  •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竹,其叶   ,清丽俊逸;其干   ,挺拔凌云;其形   ,情趣盎然。漫步于青青竹林之中,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A.千姿百态  四季常青  虚中有节 B.四季常青  虚中有节  千姿百态

    C.千姿百态  虚中有节  四季常青 D.四季常青  千姿百态  虚中有节

  • 6、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美国经常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发难。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此些举“醉翁之意不在酒”,削弱目前在其看来对自己不利的WTO(“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才是根本动机。

    B.思乡是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这正是他们对故乡、对亲人思念的写照。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生道路漫长,不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或挫折,我们要永远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这才是最重要的。

    D.晚清政府的无能让中国受尽了耻辱。从史书中,我看到了那个朝代“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局。

  • 7、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 (gù) 责(jí)  文绉(zhōu)   B. (zì) 黑(yǒu) 一绺(lǚ )

    C. (pōu) 形(qí) 惑(yòu)   D. 留(zhì) 然(càn) 祖母(shù)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任氏日:“《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选自《晋书·列传》)

    【注】①叔母任氏:指抚养他的任姓叔母。②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意为即使每天用牛、羊、猪(三牲)肉来奉养父母,仍称不上是孝子。③道:正道。④曾父烹豕(shǐ)以存教:曾参杀猪使信守诺言的教育长存。⑤卜:选择。⑥阙:通“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居新安______   (2)进叔母任氏______

    (3)无以______   (4)何尔鲁钝之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人道,无以慰我。

    (2)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3选文中皇甫谧的叔母列举了古代两个教子的事例,其用意是什么?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卖炭翁》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试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综合实践活动

    某班开展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活动,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其基本情况是:

    ①20%的学生经常阅读课外书籍,70%的学生平均有时阅读一点,10%的学生基本未读过课外书。

    ②半数以上的学生阅读热情来源于兴趣,爱看什么就看什么;其次是因为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写作水平;少数人将课外阅读作为消遣。

    ③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太少,对阅读内容的指导不具体,缺少方法的介绍。

    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爱看杂志(52%),小说(65%)及科普类书籍(35%)。对古代文学、地理、历史、外国名著及专业研究涉及较少。许多学生的阅读还不够一定的数量。尤其是《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的文学书目阅读甚少。

    ⑤同学们在阅读课外书籍的时候,通读占67%,而精读只占23%。

    (1)从上述调查结果中你能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吗?

    (2)针对这些问题宣传委员准备出一期黑板报,主题是鼓励同学们多读课外书。请你模仿例句为这期黑板报拟句宣传标语。

      例句:书是个好伙伴。它满腹经纶,却不喋喋不休。

    (3)班级还准备请语文老师李老师在周五班队课来做个讲座,指导同学们进行课外阅读。班长写好了一份邀请书,这份邀请书划线句漏写了一项重要内容,并且用语不得体,请修改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默写。 8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 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右手秉遗穗, (白居易《观刈麦》)

    4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5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槲叶落山路, 。(温庭筠《商山早行》)

    7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

    8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那人大踏步跑将进来叫道:“好汉息怒!且饶恕了,小人自有话说。”武松跳将起来,把左脚踏住妇人,提着双拳,问道:“我看你夫妻两个,也不是等闲的人,愿求姓名。”那人道:“小人原以种菜为生,因争些小事,性起而杀人,又因没对头,官司也不来问,便在此大树坡下剪径。明着在草屋以卖酒为生,实是等客商过往,有那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药与他吃了便死。将大块好肉,切做黄牛肉卖;零碎小肉,做馅子包馒头。这小店看似与浑家一起经营,实则由浑家一人应付,小人只是每日挑些去村里卖。如此度日。”

    涛宁同学读完上面材料后,这样评价道:这段文字讲述的是武松在______(地点)______之事。虽说“这夫妻二人”干的是不法之事,但从“那人”的讲述中,可以看出这个被称为“________”(绰号)的女人独当一面的特点。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二)领略景物之美

    白马湖之冬

    夏丐尊

    ①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两家。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地中。

    ②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窗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椽缝中却仍有透入。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在全屋子中风最小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的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屋檐上奔窜。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拔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作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③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当时尚一株树木都未种。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大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暖和得不像冬天。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的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在平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白马湖之所以多风,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唯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风的多和大,凡是到过那里的人都知道的。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占着重要的因素,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

    ⑤现在,一家僦居上海多日了,偶然于夜深人静时听到风声,大家就要提起白马湖来,说“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样厉害哩!”

    1本文作者写白马湖之冬,重点写风,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风的?请补写在下面。

    是从以下四方面来写风的:

    ①风多,“差不多日日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风多风大的原因:环湖是山,北首留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谈第③自然段“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整个儿”这个词语的妙处。

    3文章以“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样厉害哩”结尾,有什么作用?

    4《济南的冬天》描写冬日的画意,颇有诗趣;《白马湖之冬》写冬日也颇有诗趣,不同在于济南的冬天的景物给作者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白马湖的冬天给人感觉是____________。在写法上,两者又各侧重于不同的感官,前者着重是________角度来写的,后者主要是从_____________上写的。

     

  • 14、阳光,阳光

    丁立梅

    阳光从窗台外倾泻过来,倾泻在一盆水仙花上。花半开,花瓣儿有些像婴儿的肌肤,嫩得透明。阳光梳理着它的每一条纹理,它的蕊,被太阳的温暖泡软,朝着阳光,一点一点张开。鹅黄的,溢满香。有阳光照着,花是幸福的。有花开着,人是幸福的。

    这是年后,与年前的雨雪天气截然相反,天天艳阳天。阳光成桶成桶地泼下来,取之不竭的样子。人家屋顶上的积雪,消融得快,眼见着一堆堆白雪,变成水,变成蒸汽,又回到天上。世间万物,原是无所谓消亡的,不是以这种形式存在,就是以那种形式存在。路上行人渐多,南来北往,红尘滚滚。风雪阻隔了回家的路,只有阳光的手掌,才能把受伤的路,与受伤的心,一起抚平。我听到隔壁老妇人欢快的声音,老头子,儿子来电话了,儿子说,今天回家。

    替他们欢喜。有团聚,便有了天伦之乐,这是暮色人生里,最大的企盼与幸福吧。 阳光继续泼洒下来。半开的水仙花,一眨眼的工夫,竟全部盛开了。我微笑着想,若我也是一朵花,该怎样绽放着才好?我定也以完全融入的姿势,融入到这场阳光里。

    我想起一个老人来。老人是我家的远房亲戚,命运多舛,年轻时守寡。好不容易拉扯大惟一的儿子,本指望老来有个依靠的,儿子却突然得了绝症。她眼睁睁看着鲜活的儿子,生命一日一日衰竭,最终离她而去。

    她的命苦啊,亲戚们都这样感叹。

    新年里,父亲着我去看她。那天的阳光极好,像长了翅膀的鸟,成群成群地飞过来。我到达时,老人正在阳光下晾衣、晒被子。老人慈善地望着我笑,面容平和,不见岁月的波澜。她在阳光下展开一床被子,被子上立即跳满阳光。她手摩挲着被子上的阳光,半眯着眼,爱惜地叹,多好的太阳啊。 

    原来,世间纵有万般苦,只要有这样的阳光在,就无法拒绝活着。

    下午三四点,阳光仍然好。出门,拐个弯上街,想去报亭买份晚报。在街边突然看到一景,一三轮车夫,熟睡在他的车子里。他半斜着身子,头倚靠着车的后座,睡得很香。阳光从他的正前方洒过来,铺他一头一身。

    他大概载客载累了,抑或是,这会儿的客少,而太阳是这么的好,他想好好享受一下阳光。于是他把他的车,停到路边,对着阳光的方向。

    一对年轻人走来,两个人本来大着声在说笑,当他们看到熟睡的三轮车夫时,不由得相视一笑,停了说话,轻轻走过去。又伫足回头望了一眼,这才走远。这份柔软与体贴,让我感动。而我更感动的是,这个三轮车夫的熟睡。在阳光下,他沉睡的样子,像个毫不设防的婴儿。或许他也有辛苦无计数,可那会儿,他把他,还有他的车,完全交给了阳光。那会儿,他安睡在阳光里,放松,安祥。

    1文章围绕“阳光”写了三个画面,阅读后完成下表。

    序号

    背景

    画面

     

    老夫妇喜接儿子归家电话

    阳光很好

     

    阳光仍然很好

     

     

     

    2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阳光成桶成桶地泼下来,取之不竭的样子。(说说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

    (2)我听到隔壁老妇人欢快的声音,老头子,儿子来电话了,儿子说,今天回家。(从运用短句的角度)

    3文章最后一段的划线句可否删去?为什么?

    4文章中的“阳光”可以有哪几层含义?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老师”,即专指给自己上课的老师,也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或者能够教给我们知识,启迪我们感悟,引导我们成长的所有事物;“益友”即好朋友,对你产生好的影响的人或者事物。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总会有一个人或物,既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

    请你以《我的良师益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内容自选,可以记叙经历,叙写故事,抒发情感等等,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可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