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少数民族及其分布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
A.满族—① B.壮族-②
C.回族-③ D.彝族-④
2、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是( )
A.自然资源丰富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位置优越
D.科技力量雄厚
3、“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描述的是(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青藏高原
4、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 )
A. 终年寒冷 B. 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很少
C. 降水丰富 D. 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全年高温
5、关于我国领土的四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南端在东海中的曾母暗沙
B.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C.最北端在黑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D.最东端在黑龙江和鸭绿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6、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
A.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7、我国西北地区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
A.干旱 B.湿润
C.寒冷 D.湿热
8、关于四省的描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是我国民族数量最多的省区,濒临南海
B.②省位置最偏南
C.③省简称鄂,行政中心是武汉
D.④省有我国的最东端和最北端,与俄罗斯和蒙古为邻
9、据下图,我国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南少北多
B.水资源南少北多,耕地资源南多北少
C.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均匀
D.水土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10、“得陇望蜀”一词比喻得寸进尺,贪心不知满足,贪得无厌。请问这个“陇”和“蜀”分别指哪两个省份( )
A. 云南省、山西省 B. 江西省、四川省
C. 河南省、湖南省 D. 甘肃省、四川省
11、以下有关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地跨亚欧两洲的亚洲国家 B. 俄罗斯的地形以平原、山地和高原为主
C. 俄罗斯资源丰富,轻重工业都很发达 D. 俄罗斯的亚洲部分铁路网发达
12、我国地形中占比例最大的是( )
A.平原
B.山区
C.高原
D.山地
13、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图沿箭头所示方向递变,符合我国自然环境要素变化规律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变小
B.降水量减少
C.夏季风增强
D.台风影响增多
【2】关于A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的温度带为中温带
B.A处的干湿区为半干旱区
C.A处为温带季风气候区
D.A处的河流冬季不结冰
【3】导致AB两处气候差异的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地形因素
C.纬度因素
D.人为因素
14、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冬季南北温差不大
B.我国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南北普遍高温
C.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在青藏高原
D.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在海南岛
15、我国首都北京(40°N,116°E)的位置位于下图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6、2021年5月17日,我国科研团队发现中国水稻集中产区北界的分布在过去三十年间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迁移。据此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示,我国水稻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 )
A.亚热带和暖温带
B.长江和黄河流域
C.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D.我国东部平原地区
【2】导致我国水稻集中产区北界分布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耕地减少
B.气候变化
C.人口迁移
D.海陆变迁
17、“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也就是现在的黑河—腾冲一线,它将我国分成人口密度相差悬殊的两大区域。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属于人口密集区的社会经济条件的是( )
①交通便利②经济发达③治安良好④地势平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我国人口分布东西差异很大,说明( )
A.西部向东部迁移人口多
B.西部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较差
C.西部计划生育落实得好
D.东部人口应向西部大量迁移
18、关于下列铁路枢纽站的名称说法正确的有( )
A.①为南京
B.②为西安
C.③为兰州
D.④为上海
19、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系统剖析了经济与生态在演进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农业生产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B.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C.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
D.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力发展林业生产
【2】自2019年4月1日起,黄河开始进入为期三个月的全流域禁渔,下列对我国渔业资源描述正确的是( )
A.黄河流域禁渔的原因是此时段黄河水量小
B.长江中下游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不需要禁渔
C.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可以大力捕捞
D.实行禁渔是为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20、如图所示,生活在乙地的居民可能是我国的( )
A.回族
B.蒙古族
C.哈萨克族
D.维吾尔族
21、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____、____”的特点。
2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____、____。
23、为了使人口数量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4、东北三省面积广大,________和_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5、人们常用“___________”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6、中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 等。
27、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是_____亿人,河南省人口居全国第_____位。
28、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云南省腾冲与黑龙江省 ______一线东南部人口稠密。
29、我国的_______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方向,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30、我国夏季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但我国夏季的低温中心却在 。该地区地处中低纬度,理论上不应该成为低温中心,它是事实上的低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受 因素影响。
31、下图为“黄河流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甲湖泊是____;乙海洋是____。
(2)东线调水过黄河时需要开凿河底隧洞,主要因黄河在该河段( )(单选题)
A.含沙量大
B.是地上河
C.水污染严重
D.有凌汛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①②农业区形成的有利条件。(至少列举两点)
32、读图甲和图乙,回答问题。
(1)山脉B是____,其走向是____。盆地C内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高原D的地表特征是____。
(2)河流①②均发源于____高原,向东注入太平洋,由此可推断我国地势特点是____。
(3)图乙的气候类型是____,此气候分布在B、E、③三地中的____,该气候的特点是____。
33、读“中国地形图”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地形特征通常描述为“三山夹两盆”这里三山是指图中:
①是 ②是 ③是 。
两盆指图中的:A是 B是 。
(2)填写下列地形区的名称:
④是 山脉,它是我国最雄伟的山脉。
⑤是 (山),它是我国南北方重要分界线之一。
C是 平原,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D是_____ 平原,塑造它的主力是黄河。
E是 高原,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
H是 高原,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G是___________高原,喀斯特地形广泛分布。
34、读中国农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界线①为______毫米年降水量线,也是我国农业类型的分界线。此线以西主要农业生产类型是畜牧业,此线以东主要农业生产类型是______业。
(2)图中A______(山脉)是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该山脉以南地区的主要糖料作物是______。
(3)花生主产区位于______平原。该平原耕地类型多为______。
35、读“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及“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A、B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____。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的____季风(风向)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特点是____。
(2)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季风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中在____季。夏季风难以到达B区域,因此,金昌市的气候类型是右图中的④____气候。
(3)右图中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②____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我国季风气候分布显著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4)右图中②③两种气候类型以____(山脉)——____(河流)为分界线,其大致与1月____等温线一致。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