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省的作物熟制主要是(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三熟
2、以下运输方式中 不属于现代运输方式的是( )
A. 水路运输 B. 牲畜驮运 C. 公路运输 D. 管道运输
3、下列省区轮廓与其中的简称相符的是( )
4、下图为“我国东、西部面积和人口比较图”,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A.西部人口密度大,东部人口密度小
B.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C.东部面积比西部大
D.西部人口比东部多
5、2004年12月,印度尼西亚地震,引发高达10米的海啸,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就造成了巨大的财产、人员损失。这是因为灾区位于板块与板块交接地带(图中S处),地壳活动频繁。读图:判断大地震发生在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
C.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之间
D.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
6、北京市的传统民居的是:( )
A.竹楼
B.四合院
C.窑洞
D.蒙古包
7、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是( )
A.冬季风势力太强
B.由于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每年夏季风强弱不同和进退时间的早晚
D.西高东低的地势
8、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 东南、东北和西北地区 B. 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 西南、东南和东北地区 D. 东南、东北和西北地区
9、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有( )
A.高原、盆地
B.平原、丘陵
C.高原、山地
D.平原、丘陵
10、根据夏季风的进退和雨带推移规律推断,如果7、8月份雨带仍停留在(长江流域),那么,我国东部季风区可能出现的灾害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11、中国北京获得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下列有关北京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B.名胜古迹有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
C.主要河流顺着地势由东南流向西北,注入渤海
D.北京将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与河北共同筹办好第24届冬奥会
12、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是( )
A.内蒙古
B.云南省
C.新疆
D.海南省
13、我国的内流河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内陆 B.东南沿海 C.东北地区 D.西南地区
14、长三角地区发达的交通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世界遗产不包含( )
A.西湖
B.明孝陵
C.颐和园
D.苏州园林
15、读下图“某年长江武汉段流量变化图”,该图间接反映中国的降水( )
A.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空间分布均匀
C.年际变化大 D.季节变化大
16、下图示意北半球人口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半球的人口稠密区大多分布在( )
A.中低纬内陆地区
B.中低纬沿海地区
C.中高纬内陆地区
D.中高纬沿海地区
【2】B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极端干旱
B.酷寒烈风
C.湿热多雨
D.空气稀薄
【3】下列符合③地特色民居特点的是( )
A.冰屋
B.墙厚窗小
C.吊脚楼
D.窑洞
17、艺术来源于生活,很多的文艺作品都反映了某些地理现象。完成下列小题。
【1】歌词“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反映了我国的地势( )
A.东高西低
B.北高南低
C.南高北低
D.西高东低
【2】“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歌词中描述的景观位于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东北平原
18、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科技开发试验区是
A.北京中关村 B.上海浦东
C.山东潍坊 D.广东深圳
19、读“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构成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图反映了我国地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地形结构单一
C.地势东高西低
D.地势平坦开阔
【2】关于这一地形特征对我国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利于大规模发展种植业 ②利于基础设施建设
③在发展林业、牧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④在发展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0、结合下面两图和所学知识,既位于暖温带,又位于半湿润地区,且冬小麦产量大的地形区是
A. 塔里木盆地 B. 准噶尔盆地
C. 四川盆地 D. 华北平原
21、内蒙古、新疆、西藏、__是中国的四大牧区.
22、长江的最上源叫 ,黄河的最上长源叫 .
23、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等.
24、我国地势总体上具有 ( ) 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我国的第 ( )级阶梯。
25、填空题。
50000吨花岗石板材从大连出口到日本,最佳运输方式是 .
26、我国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_______)气候显著。地形特点是类型多样,(_______)。
27、我国省名形成都有根源,河南河北是因为 ,湖南湖北是因为 .
28、四大高原各有怎样的地表特点?青藏高原(我国最 、世界最 的大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
29、①我国陆地面积 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②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 、 、 三级。 ③我国民族分布具有 、 、 的特点。 ④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_ 向_________ 递减。
30、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其中扮演“店”的角色是________。
31、雪期是指一年内降雪的累计天数,其长短受纬度、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图1为东北地区多年平均雪期分布示意图,图2为松花江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哈尔滨比沈阳雪期____,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2)受地势起伏影响,哈尔滨以东的松花江河段水流速度____(选填“快”或“慢”),利于航运。
(3)一年之中,松花江一般有春汛和夏汛。春汛以____(选填“积雪融水”或“雨水”)补给为主;夏汛以____(选填“积雪融水”或“雨水”)补给为主,流量最大的是____月。
(4)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特点____,发展农业生产最大的限制性自然条件是____,其耕作制度是____。区域内分布有重要的糖料作物____。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下面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位置和范围示意图。
资料二:近年来,伴随着长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大量耕地被占用,大量外来人口也不断涌入。与此同时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大力发展花卉、蔬菜、鱼塘畜产等农业,粮食种植面积减小,致使商品粮生产在全国的地位下降。
(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长江对该地区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沟通作用,同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请你归纳河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2)据资料一和所学知识,说一说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3)古有“苏湖熟,天下足”,如今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有所下降,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4)请写出三个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著名旅游景点。
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的疆域
(1)中国领土最东端在______(填省级行政区域全称),最南端在南沙群岛中的______。
(2)中国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约______,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是一个______的国家。
(3)中国陆地国界线漫长,有14个陆上邻国,其中与A______和B______两个国家陆上相邻。
34、我国地区差异巨大,各地依托不同条件,既可以发展具有不同特色的经济,也可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合作,获得最大效益。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参照图中对A地区的描述,在空白框中完成对B地区的描述。
(2)分析A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有哪些?(至少答出三点)
(3)下图是东北三省三个城市的工业结构图,据图分析东北三省的工业有何特点?
(4)B地区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35、读中国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字母代表的直辖市名称或简称:A是___市(首都所在地),城市B的简称是_____,
(2)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中的黑河位于____省,腾冲位于___省(填字母代号)。领土的最南端位于南沙群岛的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