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公路上两辆汽车发生了碰撞
B.人为大火
C.安装广告牌时广告牌掉落
D.寒潮来袭
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反映了( )
A.我国气候类型多样 B.我国地形多种多样
C.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D.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3、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一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
①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限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③100毫米降水量线④1月0℃等温线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④
4、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的有效措施是
A.污水处理 B.跨流域调水
C.大量抽取地下水 D.修建水库
5、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冬季1月0℃等温线 ②800mm年等降水量线 ③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④湿润区域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
6、某地以北是中纬度,以南是低纬度,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该地位于
( )
A. 0°,66.5° B. 20°W, 66.5°S
C. 160°E,60 °S D. 20°W,30°N
7、“地上河”位于黄河的 ( )
A.上游 B.中游 C.上中游 D.下游
8、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特点是( )
A.普遍低温
B.南高北低,气温差异大
C.普遍高温
D.西高东低,气温差异大
【2】我们家乡(河北)1月平均气温大致在( )
A.-16°C
B.-6°C
C.8°C
D.19°C
9、读“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语句中能够体现出该图所示含义的是( )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春来江水绿如蓝
C.一江春水向东流
D.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
【2】有人提出到青藏高原旅游,宜采用“渐进一一阶梯”模式,其目的为了( )
A.抵御恶劣气候环境
B.躲避山洪暴发等灾害
C.适应当地的交通条件
D.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
10、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解的是( )
A.目前我国人口数量已降至世界第二位
B.人口分布特点是平原、山区多,高原、盆地少
C.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北、东北地区
D.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1、下列省级行政区中,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一组是( )
①福建省②陕西省③山西省④内蒙古自治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与我国陆地相邻,并且均为内陆国的有( )
A.俄罗斯、蒙古 B.朝鲜、印度 C.蒙古、老挝 D.越南、尼泊尔
13、读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下列地区中,人口分布最稀疏的是( )
A.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B.松嫩平原
C.辽河平原
D.辽宁中南部
【2】黑龙江省北部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
A.地势高,交通不便
B.纬度高,气温低
C.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D.森林茂密
14、下列景观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高山草甸
15、世界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组合正确的是( )
A. 亚洲、北冰洋 B. 南极洲、北冰洋
C. 南极洲、太平洋 D. 亚洲、太平洋
16、乌东德水电站位于云南和四川两省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为保障国家用电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乌东德水电站》特种邮票。完成下面小题。
【1】乌东德水电站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
A.川、藏
B.云、贵
C.云、蜀
D.黔、渝
【2】乌东德水电站选址在金沙江干流,主要是因为该地( )
A.地势落差大
B.河流含沙量大
C.河流结冰期长
D.用水需求量大
【3】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中,与乌东德水电站密切相关的是( )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南水北调
D.北煤南运
17、下列河流中流向与其它三条明显不同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额尔齐斯河 D.珠江
18、碉房是藏族传统民居,其墙壁用毛石垒砌,开窗甚少,大多建在背风向阳的山坡地段。近年来,传统碉房数量急剧减少。图示意我国某地碉房景观。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传统碉房开窗甚少的主要目的是( )
A.节省材料
B.加固墙体
C.防风避寒
D.预防滑坡
【2】推测图示碉房可能分布在( )
A.新疆
B.贵州省
C.青海
D.内蒙古
【3】碉房建筑很好地适应了(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19、沪昆(上海---昆明)高铁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
A.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B. 江南丘陵、云贵高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 D. 珠江三角洲、云贵高原
20、农作物收获次数的多少,与该地区生长期的长短有关。据此判断,下列地形区农作物收获次数最多的可能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1、以下六幅图为我国六省轮廓图,根据要求填表。
2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1.20个百分点。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图如图所示。
(1)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我国0~14岁人口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政策的实施。
(2)通过阅读材料,你能获取的信息有哪些?任写两点即可。(如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我国0~14岁人口比重上升)①____;②____。
(3)据图可知,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地区。
23、我国共有 56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 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族。
24、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没有河流流入____洋。内流河主要位于我国____地区。
25、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____,此时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
26、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和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形状略像字母“S”的大洋是 洋;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位于 洋.
27、北京的________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它位于_________工业基地。
28、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将图中字母所在的地区与对应的四大区域名称、代表性的地理事物配对
四大区域名称 代表性地理事物
①南方地区 a.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
②北方地区 b.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
③西北地区 c.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④青藏地区 d.一望无际的草原牧场
图中A配_________配_________;图中B配_________配_________;图中C配_________配_________;图中D配_________配_________。
29、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甘肃省(_____或_____)、四川省(_____或_____)、陕西省(_____或_____)、云南省、(_____或_____)贵州省(_____或______)、上海市(_____或_______)。
30、我国人口总数居世界第 位。
31、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表示季风区的是____(填字母)。
(2)A、B所代表的区域,降水较多的是____(填字母),主要集中于____季。
(3)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____(海洋或陆地)。
(4)我们家乡年降水量是( )
A.359mm
B.522mm
C.839mm
D.1680mm
32、下图是我国部分区域略图,读图回答问题。
(1)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5月1日开园,图中表示上海的序号是 ,该日上海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 夜 。世博会期间(夏季),上海盛行 季风, 属 气候。
(2)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 , 。
(3)图中河流A为 ,注入 海。小峰从广州去B地游览,可乘火车经 铁路到达武汉,转乘轮船沿河流A (顺或逆)流而行,最终到达B (水利枢纽工程)。
(4)连接城市的铁路干线是 线,连接城市的铁路干线是 线。本区的 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大豆主产区主要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地区,该区域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油菜主产区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该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2)三大育种基地中,热量最丰富的是____。
(3)大豆主产区与油菜主产区气候特征的共同点是____。
(4)甘肃育种基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地区,该地区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优势气候条件有____,致其瓜果闻名国内外。
34、读“中国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写图中序号所表示的山脉名称:①____,②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
(2)填写图中序号所表示的地形区名称:⑥_____盆地,⑦_____盆地,⑧_____高原 ⑨__________平原
(3)①西侧的地形区是______高原。
3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位于____省的东南部;从温度带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区属____带。
(2)香港和澳门濒临我国边缘海中的____海。
(3)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侧,其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是____和____。
(4)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其有利条件,大力发展____型经济。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