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今全球有约60%的地区水资源紧张,国际上“极度缺水”标准为人均水资源500立方米。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从左图中可以看出( )
A.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B.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
C.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D.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
【2】某城市河流沿岸插着如图公示栏,其目的是告诫市民( )
A.禁止污染河流
B.禁止沿河垂钓
C.请节约水资源
D.水太深,很危险
2、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全部位于热带地区的是
A.江西省
B.台湾省
C.云南省
D.海南省
3、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 )产业
A. 支柱 B. 基础 C. 主导 D. 辅助
4、(题文)西双版纳景区主要位于云南省的( )
A. 大理市 B. 昆明市 C. 腾冲市 D. 景洪市
5、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A.漠河一昆明
B.长春一腾冲
C.漠河一腾冲
D.黑河一腾冲
6、当乌苏里江洒满阳光的时候,此时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我国纬度差异大
B.我国经度跨度大
C.我国地形类型多样
D.我国幅员辽阔
7、下图中A和B是我国两大工业基地,其共同点不包括( )
A.水陆交通便利 B.水资源丰富 C.矿产资源丰富 D.重工业较发达
8、中国是自然资源大国,种类多,但是分布不均衡。下表是我国主要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值(世界平均水平=100%)的相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资源种类 | 煤炭 | 耕地 | 水 | 天然气 | 石油 |
占比 | 79% | 40% | 25% | 6.5% | 6.1% |
【1】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煤炭资源②耕地资源③水资源④天然气资源⑤石油资源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
【2】对我国自然资源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
A.煤炭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
B.耕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3/4
C.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9、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因素
10、下面有关亚洲的地形、地势与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平坦,水流平缓
B.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水流湍急
C.地势中部低,四周高,河流从四周流向中间
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从中间流向四周
11、“十一”国庆期间,王蒙同学在台城街头看到一辆车牌号为“粤A36481”的旅游大巴车,该车牌号所属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 广东省 B. 河北省 C. 湖北省 D. 河南省
12、下列不属于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是( )
A. 黄土塬 B. 黄土坡 C. 黄土梁 D. 黄土峁
13、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B.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C.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D.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14、针对我国土地利用现状,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是( )
A.大力开发难利用土地,增加耕地供应
B.大规模毁坏林地,增加城市用地面积
C.将草地开垦为耕地,提高粮食产量
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5、今年放暑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的影响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势的影响
16、2021年5月31日始,全国各省已实施“三胎”政策。计划生育政策的这一调整,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 )
A.人口老龄化问题
B.就业困难问题
C.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D.交通压力增大问题
17、生物乙醇是指通过微生物发酵,将各种生物物质转化为燃料酒精。某投资公司计划在巴西建立一家生物乙醇基地,这里的优势作物是
A. 高粱 B. 小麦 C. 甜菜 D. 甘蔗
18、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北华北西北 B.西南华南东南
C.西南西北东北 D.东北西北陕北
19、我国面积广大,陆地最北端所在省级行政区是( )
A.黑龙江 B.内蒙古 C.辽宁 D.新疆
20、刘明住在新钢家属楼,附近有一座高大的烟囱,经过长期观察,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夏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北方向,冬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南方向,这种现象与我国气候的哪一特征相关
A.气候复杂多样 B.大陆性特征明显
C.季风气候显著 D.多特殊天气
21、东北三省地形以____和____为主;人们常用“____”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2、自然资源按其循环再生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_资源.
23、我国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 )、( )。
24、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一线,分布特点是 。
25、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使人口的增长与 的发展相适应,协调好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为此,要实行 ,使人口的数量保持在合理的规律.
26、根据我国目前的行政区域划分,完成填空。
(1)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写相应的数字。
(2)我国领土的最西端位于 自治区,最东端位于 省
27、国家和地区的根本区别是国家拥有________________。
28、与我国相邻的14个邻国中,有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_______。
29、世界上著名的三大宗教是_____、_____和佛教,分布在北非和西亚的宗教主要是_____。
30、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生产部门之一,它可以把________ 和________ 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现代交通运输指的是使用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飞机、管道等工具的运输。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________ ”。
3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图中①为来自太平洋的_____(填风向)季风,其性质是_____。
(2)重庆为_____(气候类型),气候特征 _____
(3)我国季风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其原因是_____。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10月3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通知,我国将于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年、2000年、2010年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读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图(图1)和人口密度分布图(图2)。
(1)读图1可知,第三次人口普查后,人口增幅下降,主要是受到 政策的影响,之后虽然人口增幅下降,但每年新增人口总数仍然很大,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 (大/小)。
(2)读图2可知,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的规律是
(3)图2中,①地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①②两地中,人口密度较大的是 地。请说明这里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至少列举两条)
33、读“我国地形地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字母A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_,该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2)B是二三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B是________山脉.该山脉以西的地形区是________高原。
(3)字母C代表我国四大盆地中最湿润的________盆地。
(4)字母F所在的西北地区主要属于________气候。
34、读亚欧大陆示意图,回到下列问题
(1)造成AB两地气温差异的影响因素是____因素;造成CD两地降水差异的影响因素是____因素。
(2)最能体现“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话的地点是:____,(填字母)它的气候类型是:____。
(3)A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
3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6月17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国的主题为“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材料二图1为我国地形地势图,图2为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图3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1)描述我国地形类型的特点。
(2)分析我国地势特点对河流的影响。
(3)我国林地、耕地分布的主要地形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草地主要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干湿地区)的非季风区。
(5)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两大湖泊分布区,保护湖泊意义重大。请说出湖泊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6)人与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每个人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