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18000多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6个
B.我国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寒带,海南省全部属于热带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D.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全国最大的城市
2、夏季,青藏高原气温最低的原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夏季风因素
3、在2017年澳大利亚农业投资展会上,一架由广东深圳某科技公司研制,在东莞制造的农业无人机引起了轰动。这种可应用于农作物喷洒、农田勘测等方面的飞行器,被认为是中国科技力量崛起的一个缩影。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农业无人机的研发和制造属于( )
A.工业
B.农业
C.交通运输业
D.高新技术产业
【2】广东深圳、东莞位于我国( )
A.辽中南工业区
B.京津唐工业区
C.沪宁杭工业区
D.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4、城镇工矿业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5、黄土高原东起__________,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亲临( )
A. 太行山脉 B. 大兴安岭 C. 贺兰山 D. 武夷山
6、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依次是( )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草原﹣草原
7、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其河水补给来源和汛期出现的季节分别是
A.雨水,夏季
B.冰雪融水,夏季
C.雨水,冬季
D.冰雪融水,冬季
8、海拔每升高一百米,气温下降( )
A.0.6℃
B.6℃
C.10℃
D.0.8℃
9、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
B.藏袍是适应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较大而出现的服饰
C.藏羚羊被称为“高原之舟”
D.青藏铁路穿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10、我国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的河流是( )
A.黄河 B.珠江 C.松花江 D.京杭大运河
11、我国最大的渔场是:
A.南海沿岸渔场 B.环渤海渔场 C.舟山渔场 D.北部湾渔场
12、下列工业城市与所在工业区对应正确的是
A.辽阳——京津唐工业区
B.鞍山——沪宁杭工业区
C.苏州——辽中南工业区
D.珠海——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13、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中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
A.①新--手鼓舞--壮族
B.②黔--孔雀舞--回族
C.③内蒙古--摔跤比赛--蒙古族
D.④吉--跷跷板--藏族
【2】下列有关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是壮族
B.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东北、西北地区
D.台湾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土家族
14、下列地理现象多发生在东北三省的是:
A. 台风 B. 水土流失 C. 低温霜冻 D. 强沙尘暴
15、在我国少水带地区,适宜发展( )
A.渔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林业
16、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分界线( )
A.热带与亚热带 B.暖温带与中温带
C.湿润与半湿润区 D.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
17、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与我国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
A.居民屋顶坡度大
B.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C.水运仍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D.多温带水果果树
18、我国气候条件的优势在于复杂多样的气候使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中国找到适宜生长的地方。读我国局部气候类型分布和亚洲象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亚洲象喜欢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丛林或草原地区。下列适宜亚洲象生活的气候区是( )
A.热带季风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D.高山高原气候区
【2】亚洲象主要以竹笋、嫩叶、野芭蕉和粽叶芦等植物为食。这些植物生长地区的共同气候特点是( )
A.干旱少雨
B.气温年较差大
C.炎热潮湿
D.降水季节变化小
19、台湾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有( )
①劳动力丰富②吸收外国资本③岛内市场广阔④优良港口众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下列地区中,属于非季风区的是( )
A. 柴达木盆地 B. 四川盆地 C. 云贵高原 D. 黄土高原
21、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共有 个直辖市;与四川省相邻的自治区是 。
22、重庆在全国温度带的划分上属于____,在干湿地区的分类上属于____。
23、近20年以来,我国各地兴建了大批水电站,主要集中在水利资源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游。
24、________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中国位于________半球.
25、读图填空
温度带:图一C_______;图二干湿地区:④________区;气候类型:图三B___________
26、读中国地形图,写出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1________山脉3__________山峰4________
高原A________高原B__________
平原C_________平原D__________
盆地E_________盆地M__________
半岛G_________
27、将下列少数民族与其对应的风俗填在横线上.
①那达慕大会 A.朝鲜族
②长鼓舞 B.壮族
③三月三歌节 C.傣族
④泼水节 D.蒙古族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8、区域学习重在方法,让我们运用学习方法来认识青藏地区。图1示意青藏地区,图2示意乡拉萨和成都气候资料。读图补充完成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关系。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
29、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 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30、中国第一大岛屿是_____岛;第一大半岛是_____半岛;最大的群岛是_____群岛。
3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读“长江干流纵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长江干流纵剖面图
(1)长江不同河段地形地势迥异,上游地区地势落差较大,中、下游地区以____地形为主。
(2)下列结构图,诠释了长江中游地区洪涝灾害易发的主要原因。请将下列代表地理现象的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空白框内。
A.水流速度减缓 B.泥沙淤积 C.降水集中 D.植被遭到破坏 E.湖泊面积减小
(3)为减少长江中游地区洪涝灾害威胁,相关部门已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2、依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学考察是人类认识区域环境的重要途径。2017年8月19日,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拉萨启动。图1为青藏地区简图,图2为青藏铁路沿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图3为色林错流域示意图。
(1)青藏铁路的走向大致是 ,途经的格尔木位于 盆地。青藏铁路多蜿蜒在海拔3000米 (以上/以下),该铁路长达 公里。
(2)读图1,青藏铁路沿线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有 、 ,除此之外,青藏地区还有耕地和 (土地利用类型),后者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的 (方位)。
(3)图3中色林错流域内的河流 (汇入色林错/自色林错流出),属于 (外流河/内流河)。
(4)科考队员发现,自1970年以来,青藏地区的色林错面积不断增大。在下面框图内横线填上适当的词语反映色林错湖泊面积的变化过程。
(5)色林错流域的环境变化 (不定项选择)。
A.会导致青藏地区高山海拔上升 B.使得青藏地区冰川面积持续增加
C.短期内促进本区域农牧业发展 D.若长期持续将导致当地生态恶化
(6)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请从地理视角进行解释。
33、生态治理在前行
为了解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取得的成就,地学小组的同学们开展了以“黄河的沙”为主题的“云研学”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泥沙主要来自_______ 河段,某同学对其现象及形成原因做了如下总结。请找到其中三处错误。
黄河在此穿行于晋陇峡谷,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缺乏、侵蚀严重、春季降雨多以暴雨出现,加上当地长期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开采煤炭、石油等能源,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了酸雨的形成。高原上的泥土大量进入黄河,使该段河床高于地面,从河水颜色看堪称真正的“黄”河。
示例:错误:导致了酸雨的形成
错误1:_______ ;错误2:_______ _;错误3_______ 。
(2)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对下游产生了影响,请完成填空。
①_____;②____;③______;④_____;⑤______;⑥_____ ;⑦_______。
依据“黄河流域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的思想,同学们绘制了黄河流域协同发展的框图。
(3)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分别与2、3对应的内容,填在相应位置。
A水土保持 B节约用水 C减少污染 D水力发电
②________;③________
(4)在治理好各自河段的同时,也要考虑对其下游河段的贡献。参照图中的乙,写出甲和丙处的内容。甲________;丙________
34、读“我国温度带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序号对应的温度带名称。
③;④②。
【2】阜阳所处的温度带是(填序号),该地区气候类型是,主要粮食作物是。
【3】④处的农作物一年熟。
35、据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概括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叙述正确的是___(双项选择)。
A.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
B.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C.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D.黄土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
E.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3)1月份0℃等温线东段大致沿___________延伸,其影响因素是___(单项选择),西南段大致沿_________(地形区名称)东南边缘延伸,其影响因素是___(单项选择)。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