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对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幕府统治成为各个阶层唾弃的对象,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朝廷公卿发动了
A.大化改新 B.倒幕运动 C.明治维新 D.复古运动
2、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里的“柳”是指( )
A. 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 实现了君主立宪制
C.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 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3、法国大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撰写的《1860:圆明园大劫难》让人们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感受到了刻骨的“记忆”。与这个“记忆”有关的侵略者是( )
A.八国联军 B.英法联军
C.美英联军 D.英日联军
4、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下面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史实,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 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C.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 攻占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帷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B.过渡时期总路线颁布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施行
6、苏联的下列政策和运动,在历史上没有起过积极作用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 大清洗运动
7、隋唐时期一系列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下列创新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①三省六部制
②科举制
③交子
④雕版印刷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9、面对法西斯的疯狂侵略,正义的力量浴血奋战,终于在1943年看到了胜利的希望。这一论断与下面哪一战役有关( )
A. 莫斯科保卫战 B. 珍珠港事件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诺曼底登陆战
10、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下列属于雍正皇帝为加强皇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行省制度
B.废除丞相
C.设立锦衣卫
D.设立军机处
11、梵高是荷兰的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大画家。下列名画中,属于他的代表作的是
12、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
A. 争夺对“圣城” B. 争夺水源 C. 巴以冲突 D. 印巴纷争
13、易中天的《帝国的终结》(下图)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
14、2015年8月11日,生活在国际空间站内的宇航员们首次品尝了他们在太空种植出来的生菜,科学家们把这一舌尖上的味道,看作是载人飞船前往火星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科学技术在哪两大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A. 原子能、空间技术
B. 新能源、新材料
C. 电子计算机、原子能
D. 空间技术、生物技术
15、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争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
A. 拿破仑执政
B. 一战的爆发
C. 希特勒上台
D. 二战的爆发
16、1999年,回归后的澳门建立了( )
A. 经济特区 B. 特别行政区
C. 经济开放区 D. 民族区域自治区
17、20世纪20年代,苏俄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在这里,“退一步”是指( )
A. 实行新经济政策 B. 放弃社会主义原则
C.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 实行“斯大林模式”
18、对比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它们的相同点是
A.诱因都是对外侵略战争的失败
B.都摆脱了民族危机
C.都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政治
D.都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19、下侧这种故事体现出儒家倡导的什么思想( )
A. “仁” B. “因材施教”
C. “兼爱”“非攻” D. “无为而治”
20、当今世界,美国“一超”独大,但欧洲则说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日本也时而表现出与美国“貌合神离”,中国等金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日渐增强。这一现象表明
A. 两极格局瓦解 B. 美国霸权主义被完全遏制
C. 经济全球化趋势 D. 国际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21、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广大中下层民众困苦不堪,对政府的不满加剧。以_____为首的纳粹党乘机大肆活动,根据各个阶层的不同心里,进行针对性的蛊惑宣传;还利用群众对_____条约的不满,煽动复仇情绪,从而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22、历史上一些重大会议的召开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引发了中国国内五四运动的会议 。
(2)暂时协调了一战后日美矛盾的会议 。
(3)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安抚法西斯国家的会议 。
(4)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的会议 。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形成了欧洲西线、北非、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等主要战场。
2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过程:________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____________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11月7日,这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成果:这次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________当选为主席。
25、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________。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________。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特征的“新经济”,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6、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________,________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________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________的趋势加强
27、土地问题关系到民生和社会稳定发展。
(1)商鞅变法规定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建立 私有制。
(2) 任法兰克王国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为西欧封建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8、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2)《 》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3)《 》被誉为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4)《 》的发表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29、填空题
22.(1)西汉史学家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一部编年体通史《》。
(2)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解放战争中奠定了解放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3)伟大的艺术品往往是艺术家识热情感的自然流滴。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他的第三交响曲,也就是《》,这首交响曲篇幅宏大,感情奔放。1888年,荷兰画家梵高在阳光灿烂的法国南方创作的《》以强烈的色彩对比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30、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把______________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
31、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通过哪一次侵略战争导致了香港问题出现?写出与此相关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香港和澳门分别在什么时候回归祖国?香港和澳门最终能够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及其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32、(1)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特点?
(2)牛顿的三大成就是什么?
(3)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各自战争性质是什么?
(4)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5)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6)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3、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声,与社会实践互动,照亮社会前行的每一步。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方社会的近代化历程中思想的巨变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该运动中英国的杰出代表是谁?同时期中国在思想领域实行什么制度?
(2)从思想文化角度而言,哪一历史事件最能够说明“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这一时期谁的思想为美国政治体制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上述事件影响下,19世纪末的中国发生了哪一历史事件在当时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3)哪一文献的发表标志着什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该理论的指导下20世纪初的俄国进行了怎样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成为近代哪一革命的指导思想?
(4)综上所述,你认为这些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哪些共同影响?(至少答两点)
34、读史有感:
历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常常伴随着各种危机,但每一次危机过后都进一步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危机嵩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面对殖民危机,被压迫的民族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面对社会危机,落后的国家进行了既胎换膏的改革;面对经济危机,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
(1)17~19世纪60年代,俄国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的名称及共同作用是什么?
(2)18~19世纪美国和印度为争取独立、反抗英国殖民侵略的领导者分别是谁?
(3)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美国政府为缓和矛盾,救治危机所采取的核心措施是什么?德国和日本走上了什么道路?
(4)当今中国的发展要面对很多危机,如何应对这些危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