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淮北九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能体现中国军民团结抵御外侮的战役有

    ①血染卢沟桥  

    ②三大战役  

    ③渡江战役  

    ④百团大战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 2、《全球通史》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

    A. 实施新经济政策

    B. 开展工业化

    C. 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D. 西方国家的封锁

  • 3、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根。”“该死的联盟体系”指的是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同盟国和反法西斯联盟 D.北约和华约

  • 4、二战后,在科技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一系列自我调节和改良,经济有了新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西欧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是联邦德国

    B.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C. 美国率先进入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

    D. 美国、西欧和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三大中心

     

  • 5、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 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B. 孟买棉纱质优价廉

    C. 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 6、分裂主义对国家统一和安全的危害非常大。为打击分裂势力,清朝前期加强对新疆管辖而采取的措施是

    A.设西域都护 B.设安西都护府 C.设置伊犁将军 D.设新疆行省

  • 7、文物是解释历史的重要证据。下列文物中,最能说明我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的是

    A.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B.春秋铁制农具

    C.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D.商鞅铜方量

  • 8、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这些石碑上的“条款”应该来自

    A.《查士丁尼法典》 B.《汉漠拉比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拿破民仑法典》

  • 9、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后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内容最能反映君主立宪制特征的是(  )

    A. 国王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由议会就税收问题展开辩论

    B. 议会起草有关税收的法律文本,提请国王裁决

    C. 议长宣布议会开会,并主持讨论本年度国家税收

    D. 国王每年盛装莅临议会,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与闭幕

  • 10、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秦汉采取了用险制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秦汉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

    A.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B.北讨匈奴、南征越族、开凿灵渠

    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 D.构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 11、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国王恼羞成怒,派军队闯入议会,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下列关于这场内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A.议会召开于1640年 B.派军队的国王是查理二世

    C.这是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D.此文字叙述的是美国内战的开始

  • 12、下列史实与“中外交流”主题不符的是

    A. 鉴真东渡

    B. 玄奘西游

    C. 文成公主入藏

    D. 郑和下西洋

  • 13、清朝统治措施中,妨碍了正常和海外贸易与交往的是

    A.七下西洋   B.设置台湾府

    C.设置伊犁将军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14、今年的五四青年节,在这个新冠疫情防控时期,习近平主席对青年们提出了特殊的期望。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要继承发扬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艰苦奋斗 C.开拓创新 D.乐观主义

  • 15、某宗教于7世纪初诞生于阿拉伯半岛,其创始人是穆罕默德。该宗教是(  )

    A. 佛教 B. 道教 C. 伊斯兰教 D. 基督教

  • 16、观察图,苏联军队攻克柏林,将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这个事件发生在(   )

    A.1939年9月

    B.1941年12月

    C.1943年9月

    D.1945年4月30日

     

  • 17、宋代早市紧接夜市,因其凌晨营业,天明即散,故被时人形象地称为“鬼市”。“鬼市”不仅在都城里普遍存在,外地州县也是如此。这反映了宋代

    A. 农业的发展 B. 手工业的进步

    C. 制瓷业发达 D. 商业的繁荣

  • 18、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A.巩固封建统治

    B.防止人民反抗

    C.压制知识分子

    D.统一思想

  • 19、英国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其成果体现在(  )

    A. 1787年宪法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权利法案》

  • 20、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

    A.三国同盟形成 B.三国协约建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 22、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 23、文学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状况。

    (1)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2)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通过文学作品揭露俄国社会黑暗的作家是

    (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活小说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   》。

  • 24、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________。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________。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________________为特征的“新经济”,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 25、恩格斯称________为“现实主义大师”,《人间喜剧》也被誉为________

  • 26、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________________日,________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2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________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________年。

  •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1929年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29、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20世纪________年代,东欧各国在________、经济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效果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________”战略。20世纪________年代,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________化,此后,东欧政局激烈动荡。在短短的两三年(1989-1991年)里,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政治上,实行________制和________制;在经济上,实行________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 3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的________、挪威。不久,________、比利时投降。5月,德军突入________北部,直逼英吉利海峡,意大利也对法宣战。接着,德军对________实施了猛烈的轰炸。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学史有感: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愿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是哪个朝代?

    ⑵为了维护统一,清朝政府对西藏和新疆各采取什么措施?

    ⑶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⑷为实现和平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实行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提出这一科学构想的人是谁?

    ⑸影响海峡两岸统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怎样才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 32、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航标和精神动力。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马克思创立的思想理论是什么?这一思想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出版的哪一部著作中提出的哪一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造万物”的神创论?

    (3)1911年,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20世纪早期,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什么?它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5)邓小平在带领党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 33、收集有关赫鲁晓夫的资料,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赫鲁晓夫。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

    距今(2019年)500年左右,哥伦布、麦晢伦第一批勇敢的探险者在惊涛骇浪上航行,寻找从欧洲通向东方的新航路。

    请回答:

    (1)成为开辟新航路的组织者的国家是那两个?

    (2)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