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吐鲁番九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 《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 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D. 平津战役打响﹣﹣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 2、九(1)班同学准备拍一个二战时期的历史短剧,如果请你为下图配音,你能选择的台词是:(  )

    A. 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演说和多数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只能用铁和血来解决

    B.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C. 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

    D. 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

     

  • 3、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以下成语或历史典故属于战国时期的有

    ①三家分晋

    ②田氏代齐

    ③退避三舍

    ④围魏救赵

    ⑤纸上谈兵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 4、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C.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D.清朝时,设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 5、20世纪三四十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A. 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D. 宗教纷争

     

  • 6、读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对图中三条河流位置是否恰当的判断,正确的是

    A处河流位置恰当 

    B.处河流位置恰当

    C.处河流位置恰当

    D.三条河流位置都恰当

     

  • 7、1953—1957年工业生产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我国是18%,英国是4.1%,美国是2.8%.中国用5年实现钢产量增长400万吨左右,英国用了24年,美国用了15年。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比1952年增长42.8%;全国农民平均收人比1952年增加近30%.引起这种变化的因素是

    A.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

    B.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和平环境

    C.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使工农业经济总量迅速增加

    D. 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农业发展和工业化建设开辟了道路

  • 8、下面材料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蒋委员长钧鉴:平津为华北重镇,万不容再有疏失,敬恳.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规复失地。红军将士,咸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卫国救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

    ——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林彪刘伯承徐向前

    蒋委员长钧鉴:平津为华北重镇,万不容再有疏失,敬恳.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规复失地。红军将士,咸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卫国救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

    ——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林彪刘伯承徐向前

     

    A. 九一八事变

    B. 遵义会议

    C. 西安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 9、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使沙皇认识到,解决农奴制问题必须采取渐进和平方式,以避免政局的动荡,因此沙皇没有听从保守派贵族的意见,也没有任农民运动发展,而是坚持进行自由主义性质的改革。由以上可见,俄国农奴制改革

    A.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

    B.沙皇处于主导地位

    C.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面临封建保守势力的阻挠

  • 10、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三大著名区域集团,欧洲联盟与后两者相比,主要不同点是

    A.典型的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合作程度最高,合作领域最广泛,合作成效最显著

    C.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D.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

  • 11、1851年,英国在业女性283万余人,30年后就业女子达3885万人,女工约占工业劳动力的25%,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金属、帮佣、造纸、印刷、食品等行业。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

    A.技术发展进步,妇女角色转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社会分工细化,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男性远离故乡

  • 12、某同学以冷战局面的形成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以下是他选取的部分素材,其中不适合这个学习主题的是( )

    A.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稿 B. 杜鲁门在1947年国会的演说稿

    C. 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 D. 《联合国家宣言》文件

  • 13、近年来,美国实施了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以及由亚太再平衡战略发展而来的印太战略。美国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 遏制日本右翼势力

    B. 遏制中国的崛起

    C. 遏制俄罗斯的发展

    D. 遏制东盟的发展

  • 14、《梦溪笔谈》载:“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文中记载的发明是

    A. 造纸术

    B. 雕版印刷术

    C. 指南针

    D. 活字印刷术

  • 15、2016年2月3日,营口蓝旗机场正式通航。飞机成为营口人远行的一种更高速、更便捷的选择。人们能乘坐飞机出行得益于谁的发明(     

    A.莱特兄弟

    B.卡尔.本茨

    C.富尔敦

    D.斯蒂芬森

  • 16、拿破仑对法国历史发展最主要的贡献是

    A.颁布《人权宣言》,维护资产阶级民主

    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D.远征俄罗斯

  • 17、一位美国记着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其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伟大的传奇。这个伟大的传奇指的是(

    A.一次开天辟地的会议 B.从城市到农村的战略转变

    C.从瑞金到吴起镇的征程   D.从衰败到振兴的胜利

     

  • 18、现在,很多欧洲人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能够反映这一观念转变的标志是(

    A.   B.   C.   D.

     

  • 19、法国大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撰写的《1860:圆明园大劫难》让人们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感受到了刻骨的记忆。与这个记忆有关的侵略者是(  )

    A.八国联军 B.英法联军

    C.美英联军 D.英日联军

     

  • 20、商鞅变法后,“秦战未尝不克,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秦军强大的战斗力直接得益于商鞅变法中的哪一规定?

    A.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 统一度量衡 C. 奖励军功 D. 确立县制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世界古代思想文化成就灿烂辉煌。

    (1)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宗教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诗人加工整理而成,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

  • 22、苏联解体的标志是《______》的签署;现代主义荒诞派的典型是法国贝克特的______

  • 23、爵士乐于___________世纪末___________世纪初在___________国南部发展起来。

     

  • 24、明朝宋应星的《________》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________》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 25、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局面是汉初的______。汉武帝颁布______削弱封国势力。

  • 26、内容:法令规定:

    (1)农奴获得( ),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 ),但是必须出钱( ),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 27、斯大林模式:苏联在________年通过了新宪法,标志着苏联____________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 28、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政体变革是制度创新,发明创造是科技创新,科学理论诞生是思想创新。下表是某位同学学习这一主题时做的笔记,请你帮他将内容填写完整。

    创新类别

    事件

    内容

    影响

    政体变革

    法国大革命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

    ______①______,法国大革命开始。

    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

    发明创造

    汽车的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

    _________②______发明汽车。

    使人类进入“汽车时代”。

    思想解放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以________③_____为思想核心,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

    为_____④_________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 29、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________,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彼得一世的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________的进程。

  • 30、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________年,苏联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建立了________委员会,简称“________”。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新中国是很重要的支持。________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________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孙中山先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杰出代表。他在临终前告诫国人:“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他在四十年革命生涯中为“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做出了哪些历史贡献?试着设计一个表格加以说明。

  • 32、请举出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标志世界近代社会逐步发展,完善和走向成熟的主要历史事件。

  • 33、材料解析

    材料一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二  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颁布或废止法律,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不得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常备军;人民有信教自由……

    材料三  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材料四: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人民有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

    材料五:“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我们”指的是哪个城市国家(即城邦)?其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由此奠定了哪一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

    3)材料三是哪次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的主要内容?它所提出的政治主张与当时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有关?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材料出自什么文件?该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

    5)材料五中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次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6)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下列时代主题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自强,求富

    ③“民主、科学”

    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②③①④ D. ③④①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