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六安九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那个臭名昭著的慕尼黑会议想牺牲一个弱小民族的利益来换取它们所谓的大国的永久和平,结果那个叫希特勒的纳粹分子给它们上了很好的一课。”这里“一个弱小民族”是指 (  )

    A.波兰   B.捷克斯洛伐克

    C.匈牙利   D.中国

     

  • 2、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这样评价:“爱迪生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人,他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是美国的国宝,也是人类的恩人。”下列发明成果中,由爱迪生发明的是

    ①白炽灯泡

    ②电影摄影机  

    ③电影放映机

    ④碱性蓄电池 

    ⑤内燃机

    ⑥电报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②③④⑥ D. ①②④⑤

  •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 

    A.《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B.《开罗宣言》发表

    C.诺曼底登陆 D.雅尔塔会议召开

  • 4、一战前,英美的女权主义者都在为争取选举权而奔走呼号。一战爆发后,英国女权运动领袖爱米琳·潘克赫斯特向政府表示不再因为选举权问题而给政府找麻烦。她号召成千上万的普通妇女为战争而工作。这表明

    A.欧洲妇女运动没有持续性 B.欧洲妇女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C.一战使欧洲妇女运动与社会形势变化相适应 D.一战对欧洲妇女运动没有影响

  • 5、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1928-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年份项目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2

    1

    2

    1

    拖拉机

    4

    2

    1

    2

    1

    电力

    10

    7

    4

    3

    2

    石油

    3

    2

    1

    2

    1

    5

    5

    4

    3

    2

     

     

    ①计划经济取得伟大成就

    ②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

    ③重工业发展速度快

    ④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 6、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杜甫的这一诗句描述的是( )

    A.隋炀帝残暴统治 B.五代十国的政局

    C.藩镇割据的危害 D.安史之乱的影响

  • 7、1933年1月30日晚,一排排冲锋队员,迈着骄横的步伐,通过勃兰登堡凯旋门,游行庆祝纳粹党魁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游行队伍的火炬照亮了柏林的夜空,德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揭开了。“最黑暗的一页”指的是

    A.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C.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D.策划“国会纵火案”

  • 8、第二次鸦片故争后,洋务运动兴起。下列属于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救亡图存 C.民主科学 D.三民主义

  • 9、《马关条约)中反映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丰的内容是

    A.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10、周公日:“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可知我国最早可考历史记载于

    A. 甲骨文

    B. 青铜器

    C. 竹简

    D. 丝帛

  • 11、2018年是一战结束一百周年。一战前,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而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却倒向协约国集团,这反映的实质是

    A.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转移

    B. 意大利反复无常,不讲信誉

    C. 协约国集团一开始就稳操胜券

    D. 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性质的战争

  • 12、1685年,清廷始开海禁。次年,仿明末“牙行”(向政府申请外贸特许经营权的贸易组织),开设“洋货行”,与洋商进行贸易。此后洋货行数目不断变化,但在广州俗称“十三行”。十三行的行商须为洋商提供住所,交易完成后,洋商限期离境。1757年,清廷将广州定为唯一的外贸商埠。清廷实施海禁的根本目的是(     

    A.防范“夷”入侵

    B.维护封建统治

    C.限制工商业发展

    D.保护农耕经济

  • 13、与如图刊物《新青年》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 14、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人均)

     

    国别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电产量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新中国的应对方法是

    A. 实行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 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成“一化三改”

    C.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 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 15、“正是华盛顿这种‘功成不居,崇尚民主’的美德,阻止了旧制度的复活,推动了新制度的诞生,许多做法演变成了日后的规则。”体现他这一美德的是(  )

    A.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   B. 担任大陆军总司令

    C. 参与创立美国民主政治制度   D. 推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 16、以下表格为某同学归纳的关于中国古代某时期商业发展特点的内容。据此可知,该时期是

    时期

    特点

     

    ①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②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控

    ③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A. 秦朝 B. 汉朝 C. 宋朝 D. 清朝

  • 17、“为了解决时局和商讨重大军事战略问题,1822年7月26日,两位领导人在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会谈,从7月26日到7月27日两人先后举行了三次会谈,都是在秘密状态没有第三人在场情况下举行的,会谈内容没有其他人知道,所以这次会谈就成为了历史上的瓜亚基尔迷雾。”材料中的“两位领导人”最有可能是

    A.圣马丁与玻利瓦尔 B.玻利瓦尔与甘地

    C.伊达尔哥与华盛顿 D.章西女王与林肯

  • 18、“经济危机/法西斯独裁/“一战”祸因/国际联盟的无能”。将这几个事件联系起来,比较适合用来解释(   )

    A. “二战”爆发的原因 B. 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原因

    C. “冷战”形成的原因 D. 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原因

  • 19、有着“独立的王国”特点的庄园,客观形成了西欧近代对抗中央王权专制的传统,有助于近代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这表述的是西欧庄园的

    A.成立背景

    B.建立过程

    C.本质特征

    D.积极作用

  • 20、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希特勒入侵苏联,只不过是入侵大不列颠的前奏……苏联面临的危险就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他认为英国应该(  )

    A.与德国讲和,避免希特勒入侵

    B.与不同制度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反对法西斯

    C.提醒美国有被德国入侵的危险

    D.与资本主义国家和人民共同反对法西斯入侵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自______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______,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自______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的西南方向拓展,江西、福建和______地区得到很大开发。

  • 22、原因: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 )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及其缓慢。

  • 23、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以法律形式制约了国王的权利。独立战争后,美国制定了   ,确立起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 24、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______”。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缔结《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______”。华约实际上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______,两极格局形成。

  • 25、请按要求列举相关历史知识

    (1)古代史书说他开通“西域道”(即“丝绸之路”),他是   .

    (2)1952年   完成,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3)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4)被称为“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的是 .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发动   登陆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 26、请你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名称。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是_________

    (2)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的英国物理学家是________-

    (3)既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_

    (4)既是1929年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开始的发生地,又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它是美国的_________

     

  • 27、1895年,________》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________”构想的提出,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 28、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古巴在政治和经济上长期被美国控制。1959年,古巴人民在________等人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古巴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了________发展道路。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具有重要等级经济和战略地位。巴拿马运河开通后,美国在运河沿岸划出运河区,运河区一直由美国控制。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的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1977年,巴拿马与________签订条约,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________

  • 29、领导人物:________

    目的: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措施:1928-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 30、______年,欧盟成立。______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华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古代的辉煌、近代的屈辱和现今的走向复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这一时期开放繁荣的社会景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景象在手工业方面有何表现?

    (2)中国近代史可谓是一部屈辱史。19世纪40年代,首次打开中国国门的是哪一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的进程有什么影响?

    (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想。2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提出的两个“一百年”时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 32、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建国7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正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活跃在世界上。

    (1)“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一口号是哪一事件中提出的?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2)中国共产党是哪一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探索出一条什么样的正确革命道路?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哪些努力?(举一例说明)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事件发生于何时?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有何历史意义?

    (4)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面临严峻的困难局面。为保家卫国,我国政府被迫进行哪一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了什么作用?

    (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建设道路?

  • 33、经济的繁荣,是每个历史时期人们孜孜追求的目标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北宋东京城市商业繁荣,请举例说明。

    (2)经济发展和时代变化息息相关。全国抗战初期,重庆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全国抗战后期,重庆的经济却濒于崩溃。指出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体制改革是促进经济繁荣的重要动力。20世纪80年代,为了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国家对城市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次改革的实施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1)列举工业革命中“动力的革命”和“运输的革命”成就各一例。

    材料二:

    (2)材料二是某班举办“第二次工业革命博览会”的部分科技成就展示图。图一的发明者是谁?为图一图二提供动力的机器是什么?以上新式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保尔•芒图对这样的工业城市充满厌恶:我们的大工业城市丑陋、黝黑,被烟雾包围着。曼彻斯特和附近的一些小城市,到处都弥漫着煤烟,在煤烟的侵蚀下,原来漂亮的红砖建筑物都变成了黑砖,给人一种特别阴暗的印象。

    (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说明了工业革命时期城市出现的什么问题?你认为人类应该怎样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